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國再阻擊中國半導體崛起 半導體全球化進程受遏製

  美國再阻擊中國半導體崛起 半導體全球化進程受遏製

  美國時間4月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依“301調查結果”公布擬加征關稅的中國商品建議清單,涉及從中國進口的約500億美元商品、商品清單目錄涵蓋1300多個海關編碼。

  1300多個編碼中,半導體相關商品編碼超過15個,其中包括了LED、多種半導體器件、檢測儀器,用於製造半導體的氣相沉積設備以及設備零組件等。由於國內半導體市場長期難以自給自足、大量依賴進口,現階段這一加征關稅的對象或許並非以中國本土企業為主,而是更多面向了在中國落地的國際半導體巨頭。

  一年前,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發布了《持續鞏固美國半導體產業長官地位》的報告,報告中提出“中國半導體的崛起已經威脅到美國”,並提出了針對中國產業政策的限制建議。顯然,此時的加稅清單,則是美國鞏固其半導體產業長官地位的一步棋。

  中美半導體高度依存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製造基地,中國同時也是最大的半導體市場。

  根據工信部數據,2017年,中國生產了19億部手機、8800萬台平板電腦,生產彩色電視1.7億台、電腦3億台,與此同時,全球大部分伺服器、通信設備也均在中國生產。2017年,中國電子信息製造業企業應收總計約14兆元。

  但是,中國電子信息製造業利潤約7000億元,利潤率只有5.16%,比工業平均利潤率6.46%低了1.3個百分點。主要原因在於,最核心的集成電路產業幾乎完全依賴進口。2013年-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分別為2313億美元、2176億美元、2307億美元、2271億美元、2601億美元。其中,2017年,集成電路進口已經佔中國進口總額的14.1%。

  2016年,中國半導體市場需求達到14204.1億元,佔全球市場的63%。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於燮康在首屆“中荷半導體產業合作論壇”上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現狀進行介紹時公布的數據顯示, 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市場需求佔全球市場的62.9%。

  全球半導體企業都極度依賴中國市場,而最主要的“玩家”則是在全球半導體產業處於長官地位的美國企業。根據美國半導體協會(SIA)、國際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WSTS)數據,2017年,全球半導體總銷售額4122億美元,其中美國半導體企業銷售額高達1890億美元,在全球佔比高達46%。而在中國市場,美國企業的市場佔有率達到51%。

  大部分美國半導體企業的主要營收地均為中國。記者統計了Intel、美光、高通、博通、德州儀器、賽靈思、應用材料、泛林等21家美國上市半導體公司的近期財報,2017財年,上述21家企業總營收2231億美元(含部分專利等非半導體收入),其中中國市場收入828億美元,中國市場收入佔比超過37%,其中,Skyworks(思佳訊)公司2017年中國營收佔比高達82.65%。

  根據財報統計,2010財年-2017財年,上述企業總計中國市場營收佔比從25%提升至37%,中美半導體產業的相互依存愈發緊密。

  2014年之後,中國半導體產業進入蛻變期。《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剛要》、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中國製造2025等一系列國家政策、戰略頒布,集成電路產業開始呈現高速增長。

  而這一態勢吸引了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國際巨頭與中國地方政府、企業、資本開始深入合作,這其中包括Intel、AMD、高通、格羅方德、德州儀器等巨頭的投資建廠、成立合資公司、建設研發中心等舉措,全球半導體產業開始加速向中國轉移。

  抑製半導體全球化

  然而,出於半導體的重要性,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忌憚由來已久。為了確保在半導體等核心技術上的絕對優勢,美國政府在國內、國際建立了全面的管制體系,在國內以商務部的《出口管理條例》、《商業管制目錄(CCL)》為主,而在國際上則主導包括美國在內的40個國家簽署了著名的《瓦森納協定》。

  在這一管制體系中,CPU、記憶體、傳感器、量子電腦等高端芯片及關鍵產品,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材料均為出口管制產品,此類產品、技術在出口前均需要先申請政府許可。

  而在中國半導體產業進入新的發展期之後,美國政府又開始以CFIUS安全審查等方式連續數十次否決中國企業通過資本合作形式獲取半導體技術授權,同時又授權對中國開展“301”調查,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限制政策正愈演愈烈。在此期間,美國商務部於2015年禁止Intel向中國4家超級電腦中心出售至強CPU芯片,其後又對中興通訊實施貿易製裁,後者不得不接受12億美元罰款並接受整改。

  而除了限制中國本土半導體產業之外,美國政府也在抑製美國半導體企業的全球化行為。過去的幾十年中,全球半導體產業先後從美國向日本、韓國,以及中國轉移,這一過程中,美國本土的芯片製造業務份額從1980年的42%降低至2015年的13%。

  為了吸引半導體制造業務回歸,美國政府對於在境外生產但在美國銷售的企業產品徵收35%的重稅,這種高壓政策遏製了美國企業的全球化布局,Intel在2017年初宣布將投資70億美元在美國建設7nm生產線,而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廠台積電也即將考慮在美國建廠。

  不過,需要指出,作為全球化競爭的半導體產業,玩家並非只有中美企業,歐洲、日韓企業也均是重要玩家。2018年3月28日,韓國三星在中國西安舉行存儲芯片二期項目開工儀式,本次投資額70億美元,此前的一期投資額為100億美元。與此同時,中國與歐洲半導體行業的合作也日漸增多,中國半導體協會與荷蘭半導體協會在2018年3月12日還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

  美國半導體行業40%的收入來自中國市場,而中國所需半導體半數來自美國。半導體產業被推到了中美貿易摩擦的最前沿,深入分析中美半導體決策對中國,乃至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影響,迫在眉睫。

責任編輯:陳楚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