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西遊記》中的龍王們為什麽都“慫”呢?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在古人心中,龍擁有巨大神力,是傳統農業社會的吉祥物和保護神,中國人對龍的崇拜源遠流長,從秦始皇把自己稱為“祖龍”開始,歷代封建統治者都在不斷強化自己與龍的聯繫,即所謂“真龍天子”。

在100回的《西遊記》原著中,龍王是出鏡率頗高的神仙,涉及龍王的章節多達29回,近全書三分之一的篇幅。作者還構建了一個龐大的龍王家族譜系,如海龍王四兄弟、小白龍是西海龍王之子、涇河龍王是西海龍王的妹夫、鼉龍又是涇河龍王的第九子等,龐大的家族譜系在不同回目的故事中相互呼應,增強了全書的整體性。

然而,《西遊記》中提到的龍王似乎都沒有什麽威風。拿四海龍王(東海龍王敖廣、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順和西海龍王敖閏)來說,悟空從東海龍王處拿走大禹治水時使用過的天河鎮底神珍鐵——如意金箍棒,又讓其他三位龍王湊了副披掛給他,龍王們卻敢怒不敢言,只能在其走後找玉皇大帝告狀。

在神話傳說中,龍王掌管興雲降雨之事,但其降雨必須嚴格遵守天庭的命令,稍有差池,罪罰極重。促成取經事件的關鍵人物涇河龍王就是因此而死的,他為了要與算卦先生袁守誠爭一口氣,擅自更改了下雨的時辰、數目,被判了死罪,去求唐太宗救他,唐太宗雖許諾救他,但他還是被魏征在其夢裡斬了。

唐僧的父親陳光蕊某天早上在市場上救了一條會眨眼的金色鯉魚,這條魚就是倒霉的洪江龍王。堂堂龍王變成鯉魚居然被撈到市場上賣了,真是讓人唏噓。還有一個可憐的龍王是烏雞國的井龍王。井龍王要豬八戒馱走烏雞國國王的屍首,豬八戒向其索錢,但井龍王家徒四壁,什麽都拿不出來。

亂石山碧波潭萬聖龍王的女婿九頭蟲偷了祭賽國金光寺寶塔中的舍利子,其女兒萬聖公主又偷了王母娘娘的九葉靈芝草。不料,他們遇上了除暴安良成癖的孫悟空,結果九頭蟲負傷逃走,萬聖公主被悟空騙走了九葉靈芝草,她自身也被豬八戒一鈀“築倒在地”,萬聖龍王被孫悟空打死,萬聖龍王之妻老龍婆則被穿了琵琶骨,鎖在金光寺寶塔中的塔心柱上看守寶貝,金光寺因此還改名為“伏龍寺”。

為什麽民間傳說中地位尊貴的龍在《西遊記》中的命運如此不堪呢?

這是因為,龍與龍王是兩個概念。據說,在中國本土的龍崇拜中,原來並無龍王一說。龍王這個概念是隨著佛教經典從印度傳入中國的。在印度,龍遠遠沒有中國傳統龍的神聖,大鵬金翅鳥在印度的動物崇拜中地位很高,而龍經常是金翅鳥的獵物。金翅鳥每天以龍為食,一天需要一條大龍或五百條小龍。所以,從佛教經典中傳入我國的龍王形象地位不高,也不難理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