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窗幽記》: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文 | 紀開芹

十點讀書邀約作者

極喜歡“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這句話。這是陳繼儒《小窗幽記》裡的句子。

上句意思是說關門閉戶,與外界嘈雜隔開,就像隱居深山,清淨自得。當然了,這裡的深山未必就是荒野山嶺,而在於強調內心的古樸安適。

下句說讀書才能遠離喧囂,守得一方淨土。佛教認為,淨土即是清淨的地方,就是佛、菩薩居住的清淨世界,沒有塵世的汙染。

人生有諸多煩惱,求無上佛境而利益眾生,就需要前往淨土之中,精進修持成佛。

南朝·宋謝靈運《淨土詠》:“淨土一何妙,來者皆菁英。”這也在於強調靈魂乾淨透徹。

這些其實都是關於修身養性方面的。深山固然寂寥,讀書固然孤獨,如果修得一顆澄明之心,即使門戶大開,俗世之人也不能把你熏染。

小時候喜歡搖頭晃腦背誦“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多好啊!與有趣的,感動的,熱烈的,美妙的人和事對話,哪裡還去管周圍的嘈嘈切切錯雜談呢!

書一打開,就仿佛進入另外一個桃源世界。大門一關,一切紛爭都與我無關了。

年歲稍長,更明白了這個道理。其實顏如玉不來,黃金屋不來,你的修養和氣質卻提升了。

讀不讀書,區別在於:囿於一室,一盞孤燈,一卷文字,一縷月色,一杯香茗,你感受到的是寂寞還是寧靜?

林清玄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人專門去山上捉貓頭鷹到集市上賣。他每天散步都會看到那個人。後來改變散步路線,一年多以後再次經過那裡,再度看到賣鷹者,居然大吃一驚。

那賣鷹者的長相與一年前時候見到的完全不同了。他的長相幾乎變得和他賣的貓頭鷹一樣,坐在那裡就像是一隻大的貓頭鷹,只是有著人形罷了。

然後林清玄就在那思考啊思考,得出的結論是:做了很久屠夫的人,臉上的每道橫肉,都長得和他殺的動物一樣。

而魚市場的魚販子,不管怎麽洗澡,毛孔裡都會流出魚的腥味。在銀行櫃台數鈔票很久的人,臉上的表情就像一張鈔票,冷漠而勢利。

在小機構當主管作威作福的人,日子久了,臉變得像一張公文,格式十分僵化,內容逢迎拍馬……

可見,心心念念的東西一直盤踞在心裡,就會表現在臉上。那麽,我們心心念念著讀書這件事兒,讀書就可以改變心境,改變心境則改變容顏。

讀書讓我們平靜衝和,由此又讓我們從容不迫。自然之景在讀書人眼中顯得美好純粹,而在不讀書人眼中則平淡無奇。

身體容貌受之於父母,我們無法改變,但可以通過讀書讓自己的靈魂變得高貴。因為讀書,我們身上也一定散發出人性溫潤的光輝。

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從容典雅的人生才最美呀!如林清玄觀察到的那些人,因為心底汙濁,臉上就寫滿了邪惡。讀書,是讓我們抵達淨土的唯一途徑。

極喜歡《小窗幽記》裡的處世哲學。這些樸素的人生經驗給了我一顆素雅之心。也極喜歡陳繼儒淡泊而睿智的生活方式。

像竹林七賢,像陶淵明。把風雨飄搖的光陰過得風流倜儻,波瀾不驚。什麽是人生最美的追求?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安牘之勞形。

這是大多文人所追求的意境。也或許僅僅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樣的閑適與安然。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小日子藏有大智慧,好的光陰裡也藏有書香水墨。

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一定會在閑暇之餘讀書寫字,垂釣運動,把時間進行合理安排;

一定是“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守得住孤獨,耐得住寂寞;一定是把光陰當做綢緞,將它撫平,做熨帖舒適的外衣披在身上。

人生不一定要轟轟烈烈,但一定要充盈飽滿。

能夠讓你的生命豐盈的,重要一點就是讀書。

平凡生活中哪裡有那麽多驚天動地的大事。把日子一天天過了,過得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就不辜負時光。

讀書,免去一些是是非非,在自己的小天地裡思接千載神遊八荒。沒有說話,仿佛已說了千言萬言。

如靖節先生,當他“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時候,誰又能說他不懂得自然之妙?

當他“好讀書,不求甚解”的時候,誰又能說他不理解讀書之樂?這就是生動平凡的生活,沒有大起大落,卻有著庸常瑣碎之真實。

把自己活成自己的神。閉門,在闃寂深山中特立獨行,讀書,在世外淨土中獨善其身。

社會越來越喧囂,人心越來越浮躁。而在茫茫塵世中,最美的生活不過是萬籟皆藏於心。柴米油鹽筆墨紙硯在不同時間段陪伴我們,都當珍惜。

唯有認真,才能活出樣子。唯有淡泊,才能活得從容。

讀書,無論時間和地點,也無論是在失意時還是得意時。

它應該是生活的常態,和一日三餐一樣,和體內流淌的血液一樣。所以說,生命有一種活法叫: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