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半闕詞,一方院,構建屬於自己的生活美學

書畫 | 收藏 | 人文 | 心賞 | 茶道 | 香道 | 養生

涼風,曠野遠樹

晴空白雲碧霄

初秋的光景,在身邊的意象中

一天天朗闊,行經大街小巷

時序空悠悠懸於四旁

便覺光陰蕭瑟

己亥年

七月二十

編輯: 雲上文化

打開音頻

聆聽雲上的聲音

行經大街小巷,時序空悠悠懸於四旁,便覺光陰蕭瑟。

環顧間私想,若有一方庭院納之則必得秋之詩意——秋聲秋色秋思,秋居秋懷秋意,閑臥庭院,軒戶敞開,賞風月之無涯,得天地之興懷,不亦快哉。

庭院丨秋聲

黃花深巷,紅葉低窗,淒涼一片秋聲。豆雨聲來,中間夾帶風聲。疏疏二十五點,麗譙門、不鎖更聲。故人遠,問誰搖玉佩,簷底鈴聲?

彩角聲吹月墮,漸連營馬動,四起笳聲。閃爍鄰燈,燈前尚有砧聲。知他訴愁到曉,碎噥噥、多少蛩聲!訴未了,把一半、分與雁聲。

——宋 蔣捷《聲聲慢·秋聲》

立秋方到,秋聲先起。

深巷的庭院中,秋菊燦黃,一片紅葉掩映軒窗,從清晨到日暮,窗外的雨聲、風聲、更聲、鈴聲、角聲、笳聲、砧聲、蛩聲、雁聲,一聲接一聲,進入庭院裡,進入一段層次分明的時節裡。

秋聲一起,生愁思。

竹山先生徹夜未眠,臥在榻上遍聽秋聲。天將曉,老友遠,索性披衣而起,研墨揮毫,做一首詞,把滿腹淒愁,分一半與鴻雁,讓它越過院牆,傳到遙遠的天邊去。

庭院丨秋色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 宋 范仲淹 《蘇幕遮·懷舊》(上闕)

除卻三春,秋時的顏色大約最豐富。

悠悠白雲,飄在碧空裡,紛紛黃葉,落在大地上。無邊秋色,一直伸進江水中,變成清波上彌漫的翠煙。群山映著斜陽,天際遙接遠水,更有無數草木,逍遙於斜陽之外,如同看不見的內心風景。

庭院碧苔紅葉遍,金菊開時,已近重陽宴。日日露荷凋綠扇,粉塘煙水澄如練。

——宋 晏幾道《蝶戀花·庭院碧苔紅葉遍》(上闕)

范仲淹的秋色在天地間渾然壯闊時,晏幾道的庭院內,遍地青苔上,落滿了微微卷著邊的紅葉,風吹過,嘩啦啦,一齊湧向一圃開得正盛的金菊。秋風吹開金菊,卻也吹謝了荷花,在一日日漸涼的秋風裡,一塘煙水粉青如練,浮著幾片萎凋的荷葉……

輕輕幾筆,秋天庭院的景色,便別有一種風韻。

庭院丨秋居

碧水驚秋,黃雲凝暮,敗葉零亂空階。洞房人靜,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陽近也,幾處處,砧杵聲催。西窗下,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

——宋 秦觀 《滿庭芳·碧水驚秋》(上闕)

日暮的庭院中,敗葉在空階上被風吹亂一地,入夜時候,如水月光漫過院子,流進空蕩蕩的房間裡。居住在屋子裡的人,伸手撫摸著輕柔的月光,耳邊是若有若無的風吹竹葉之聲,在孤單的夜裡,他竟誤以為那是故友的腳步聲。

也許,只有故友的腳步,才能打破秋日庭院的孤單。

涼意思,到南樓。小簾鉤。半窗燈暈,幾葉芭蕉,客夢床頭。

——宋 吳文英 《訴衷情·秋情》(下闋)

客居異鄉,秋天就來得格外的早,也格外的冷清,陽光沒了那麽溫暖,空氣中也總氤氳著潮氣。更有那庭院中遍地草木,在秋日裡一個個枯萎凋零,客居者也變得悲傷起來,陡然間生出千萬種孤獨之情難解。對著一豆青燈,看身影落在窗紙上,唯有在雨打芭蕉的夢中,輕身飛過庭院,飛回故鄉。

庭院丨秋懷

天悠悠。水悠悠。月印金樞曉未收。笛聲人倚樓。

—— 宋 黃升 《長相思·秋懷》(上闕)

笛聲幽幽穿過庭院,被滿是秋懷的倚樓人聽見,舉目望,清月當空,天也悠悠,水也悠悠,只見庭院外江岸邊,荻花在秋風中飛舞,像是在準備一場遠行。

背庭緣恐花羞墜。心事遙山裡。小簾愁卷月籠明。一寸秋懷禁得、幾蛩聲。

——宋 吳文英 《虞美人·秋感》(上闕)

庭院,最適合收納秋之懷。

不去賞花,是因為害怕庭院中的花過早地凋謝。大約只有心懷詩意的人,才會有這樣多情的心緒,只是卷起窗上的小簾,滿懷心緒,遙對遠山,明潔的月光,讓濃愁變作輕憂,但窗下幾聲秋蟲的鳴叫,卻又添了一段新愁。

秋懷如庭院中的小徑,曲曲折折又疊疊。

庭院深深,曾在無數季節裡,落於詩詞間,但最美的那半闕,總會留給秋天。

於是,詩詞的意境,連同庭院的建築之美,在秋天融為一體,共同構成中國文人的精神世界,也構建了中國人的生活美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