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補貼政策來的太晚 2018農民改種大豆意願不強

  引言

  今年以來,東北地區糧豆輪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4月底有關部門又緊急下發通知,要求東北地區今年大豆生產者補貼的標準要高於玉米,且鼓勵向優勢區集中。

  在此背景下,今年東北產區種植結構將出現哪些變化?各方對後期玉米和大豆價格走勢如何判斷?帶著這些問題,期貨日報記者5月20日至26日跟隨大商所農產品春季考察團深入黑龍江省東北部的玉米、大豆主產區進行調研。

  1大豆種植面積不及預期

  5月末的東北地區,氣象已經開始變熱。車輛穿行在黑土地上,窗外是大片大片的農田。在考察進入第三天的時候,當地出現了大規模降溫,並連續迎來了三場“及時雨”。

  在此次考察之前,市場已經炒作氣象因素,帶動玉米期價上漲。但經過實地考察,記者發現乾旱氣象對黑龍江東部地區的影響並不大。“除了哈爾濱周邊和部分崗地外,玉米出苗都較為正常。不過,這可能跟東線處於三江平原腹地有關,各地河流分布較多,水源相對豐富。而且在我們考察第二天之後,氣溫下降,各地迎來降雨。考慮到今年考察較往年提前一周左右,預計氣象對黑龍江東部地區新作影響相對有限。”華泰期貨分析師范紅軍表示。

  農作物的種植收益對產區農民的種植意向有很大影響,大部分農民會參考前一年農作物的種植收益來決定新作的種植面積。2017年秋季黑龍江大豆、玉米上市後價格走勢明顯分化。大豆價格平開低走,市場成交低迷;玉米價格平開高走,而且市場交投活躍。儘管農民拿到的大豆種植補貼高於玉米,但最後玉米的種植收益仍高於大豆。

  據雙鴨山市集賢縣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集賢縣玉米種植面積120萬畝,大豆11萬畝,今年休耕5萬畝左右。2017年該縣玉米種植面積為116萬畝,大豆16萬畝。從數據可以看出,今年集賢縣大豆面積減少,玉米種植有所增加。種植面積變化主要還是因為去年玉米的收益高於大豆。“只有能拿到輪作補貼的農民才會改種大豆,其余的農民沒有改種的情況。”該負責人表示。

  位於三江平原富硒土壤帶核心區域的寶清縣,除去農場部分,全縣總耕地面積300萬畝。據當地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該縣大豆種植面積為125萬畝,玉米為93萬畝。今年大豆種植面積將維持在100多萬畝。由於去年大豆的價格較低,玉米價格較前年高,今年預計玉米的種植面積會有所增加。

  事實上,為了應對中美貿易摩擦可能帶來的影響,有關部門在4月底緊急下發通知,要求各地調增大豆種植面積,黑龍江大豆補貼在200元/畝以上,玉米補貼在100元/畝以上,並提供輪作補貼150元/畝。但在考察中記者了解到,上述措施並未使農民大量改種大豆。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通知下發時大部分農民已經完成播種,未播種地區農民也已經提前購置了種子、化肥等生產資料,改種成本較高。二是不考慮輪作補貼的話,即使大豆補貼標準高於玉米,經地方政府和農民測算,今年玉米種植收益很可能仍高於大豆。而且輪作補貼本身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說需要連片,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輪作補貼政策作用的發揮。

  “由於大豆的補貼政策下發時間稍晚,錯過了春播時節,寶清縣今年的大豆種植面積沒有增加。如果相關通知能早20天下發,情況可能就有所不同了。”寶清縣當地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

  家住蘿北縣江濱農場的於磊,家中經營著10公頃的農田,去年種了1公頃的大豆,其余9公頃都種的水稻,今年種了2公頃的玉米,8公頃的水稻。“去年大豆種植效益不好,還趕上雹災,賣了1.7元/斤,不算上國家補貼每畝地的收益只有1000元。水稻的收益好,每畝能有6000—7000元,所以即使種植水稻的成本較高,我也還是願意種水稻。雖然今年大豆的補貼高了,但是通知下來晚,已經種上玉米了,無法改種,附近的情況差不多都這樣。”於磊告訴記者。

  在考察過程中,期貨日報記者詳細了解了黑龍江產區主要農作物的種植收益情況。由於大豆的單產低於玉米,且去年大豆市場較為低迷,玉米則交投活躍,價格也穩步提升,玉米收益明顯優於大豆。與大豆和玉米相比,水稻的收益最高且相對穩定,雖然水稻托底收購價有所下調,但總體收益仍是最高的。

  2農民種植成本有所上升

  根據集賢縣相關負責人提供的種植成本數據,2017年當地大豆和玉米的地租都是300元/畝,折合4500元/坰。大豆種子、農藥、化肥、人工機械等種植成本220元/畝,成本合計520元/畝,按當年大豆價格和單產計算,種植大豆虧損159元/畝,加上245元/畝補貼的話,淨利潤86元/畝。玉米種子、農藥、化肥、人工機械等種植成本300元/畝,成本合計600元/畝,按當年玉米行情和單產計算,種植利潤54元/畝,加上205元/畝的補貼,淨利潤259元/畝,遠高於大豆的種植收益。

  今年有關部門調整大豆、玉米種植補貼,大豆補貼在200元/畝以上,玉米補貼在100元/畝以下。去年大豆補貼是173元/畝,玉米補貼是133元/畝。儘管如此,若按照上一年的情況推算,玉米的收益是226元/畝,還是遠高於大豆113元/畝的收益。如果加上150元/畝的大豆輪種補貼,大豆種植收益才基本能與玉米持平。這就使得今年農民還是偏向於種植玉米。另據集賢縣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於去年玉米種植收益大幅增長,今年地租上漲到了8000元/坰,這對農民的影響非常大,如果今年價格稍有下降,就很容易虧錢。

  據了解,地租的成本是隨著農作物的收益而變化的。在考察過程中,記者了解到,今年種植成本各分項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漲幅最大的是地租,部分地區甚至出現100%以上的漲幅,多數地區漲幅在50%以上。

  “地租的費用是隨著糧食價格而波動的。今年我們當地的包地費用上漲了60%—70%,由去年的2000元/公頃升至今年的3000—5000元/公頃,但仍然低於2015年和2016年的水準。”佳木斯市吉慶豆業總經理呂守仁表示。

  “今年玉米的種植成本偏高,2017年成本在9980元/公頃,有1020元/公頃的直補和2000元/公頃的生產者補貼,補貼共計3020元/公頃。2018年,成本方面種子和化肥共增加了600元/公頃,包地費與去年持平,在4800元/公頃,有1020元/公頃的直補和1700元/公頃的生產者補貼。因此,今年玉米的種植成本較去年增加了近900元/公頃。”寶泉嶺山林糧食加工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向東說。

  寶清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2017年當地糧食價格比較穩定,所以今年地租較去年變化不大,旱田的地租成本平均在5500元/公頃。“但是農資成本有所增加,種子、農藥、化肥、人工機械等成本在3400—3500 元/公頃,較去年增加20%,補貼對農資費用的影響比較大,農資費用隨著補貼的增加而增加。”該負責人表示。

  “去年大豆種植收益低於玉米,大豆種植面積下降是市場化的結果,國家頒布補貼政策意在調增大豆種植面積。但基於去年的情況,即產量增加之後,需求卻未出現匹配性增長,大豆出現賣糧難的情況。今年改種大豆面積不及預期,在某種意義上說,可以避免出現去年的情況。”范紅軍表示,在種植成本抬升之後,與之對應的是新糧開秤價的上漲預期,官方機構雖未直接公布預估數據,但從其對新作種植收益估算表可以看出,預計玉米價格0.8元/斤,大豆1.8元/斤,均高於目前市場收購價。農民也有這種預期,種植大豆的農民基於種植收益考慮,對大豆售價的期望值更高。

  3供給側改革帶來市場新變化

  2016年起,東北地區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補貼”的新機制。近兩年來,農業供給側改革逐步深化,玉米市場正處於臨儲去庫存階段,給東北玉米產業格局帶來不少變化。

  范紅軍認為,目前玉米正處於臨儲庫存去化階段,國內玉米呈現二元供應結構,社會供應不足。與此同時,臨儲庫存需要去化,價格上漲相對受限。後期臨儲庫存去化完成之後,國內玉米價格波動幅度或加大。

  對於玉米深加工企業來說,第一個變化就是由原來的臨儲存糧轉為貿易商存糧;第二個變化是當地消化轉換比例提高,外流量趨於下滑。深加工企業的機遇在於玉米原料成本下降刺激深加工產品需求,改善行業利潤,帶動行業產能擴張;但是挑戰在後面,後期庫存去化完成之後,玉米原料成本抬升,而產能擴張之後行業產能整體過剩,行業利潤水準可能進入“寒冬期”。

  在考察中,某企業反映由於臨儲玉米拍賣帶來集中出庫,當地物流緊張,運輸費用有明顯上漲。其中,玉米汽運到北方港口費用從過去的160元/噸上漲到230元/噸,大豆從190元/噸上漲到250元/噸,當前火車運費在210元/噸左右。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在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過程中,部分大豆深加工企業由於原料供應、下遊需求、技術等方面受限,加工產能不能完全釋放,經營陷入困境。部分企業也在積極探索轉型,從加工轉向貿易。

  東北某大豆加工企業表示,黑龍江大豆產量仍有不足,如果黑龍江大豆產量低於800萬噸,壓榨企業就有停機風險。因此,該企業傾向於參與期貨,以盡量避免停機。

  集賢縣農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地歷史上大豆種植面積最高在100萬畝以上,原有4個大豆壓榨企業,年壓榨產能65萬噸。但是由於大豆種植效益差,農民逐年減少大豆種植面積,大豆壓榨企業原料短缺,目前只有1個壓榨企業在11—12月份需求旺季開工。

  “客觀方面,非轉基因食品的標準化程度不高,國內市場沒有給非轉基因食品一定的溢價,國內非轉基因大豆種植成本較高,監管不嚴導致國外非轉基因大豆進入國內,對以黑龍江大豆為原料的產品形成較大的衝擊。主觀方面,期貨市場雖然可以幫助產業鎖定利潤,但是由於對期貨市場認識不足以及投機心理作祟,個別企業往往會留有較大的風險敞口,最後導致盤面虧損較大。”永安期貨分析師楚振建表示。

  對於後期玉米、大豆的價格走勢,范紅軍認為,要分兩個方面看。“通過調研了解到,大豆、玉米種植成本整體上升,其中地租成本上漲明顯,化肥價格亦有小幅上漲。但供需方面並不支持價格大幅上漲,其中大豆主要是供需不匹配問題,今年種植面積變化會導致供應小幅下降,但總體供需形勢仍不樂觀;玉米在不考慮拋儲的情況下,供應缺口會有所擴大,但臨儲玉米拋儲或隨之增加,這會限制玉米期、現貨價格上漲幅度。”他說

  在楚振建看來,國產大豆未來價格走勢需要從國內和國外兩方面來看。國內方面,雖然補貼力度加大,但是因為政策頒布稍晚,農民改種力度不大。另外,由於上一年水稻和玉米的種植收益都遠好於大豆,今年黑龍江地區的大豆種植面積很可能低於2017年。現在豆一盤面價格較去年並沒有太大的漲幅,因此,從國內來看,豆一後期上漲概率較大。

  國外方面,全球大豆平衡表近5年來第一次去庫存,在全球平衡表偏緊的情況下,今年7月份美豆主產區氣象情況變得尤為重要。盤面價格對於氣象的敏感性將增強,波動率將上升,現在美豆絕對價格較低,向上的太空遠大於向下的太空。巨集觀方面,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發酵,如果我國對進口大豆加征關稅,國內大豆將會受益,價格料有較大漲幅;如果中美貿易摩擦和解,我國會加大美國農產品的進口力度,9—12月份美豆銷售會較好,美豆價格上漲,國內大豆跟漲。

  4期市服務“三農”能力不斷增強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市場化改革不斷推進。2014年,國家取消了大豆和棉花的臨儲政策,2016年取消了玉米臨儲政策。隨著農業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化,國內糧食種植結構調整,如何保護農民利益、助力企業穩定經營是當前各方面臨的主要問題。

  通過連續一周的走訪調研,期貨日報記者發現,黑龍江東北部的農民、合作社市場意識還相對薄弱,今年要種什麽農作物完全取決於上一年農作物的收益情況,對於市場價格風險更是束手無策。事實上,已連續3年寫入中央一號檔案的“保險+期貨”模式就可以為糧食價格“上保險”,讓農民種糧有所保障,化解農業生產者和經營者面臨的糧食價格下跌風險,提升農民的種糧信心,進而擴大種植規模。

  2015年以來,大商所已連續3年開展“保險+期貨”試點。2017年,大商所支持25家期貨公司與8家保險公司合作,在黑龍江等7省區40個縣市開展32個試點,為188個合作社和農場共計8萬多農戶提供服務,覆蓋種植面積206萬畝,最終實現理賠4105萬元。 “保險+期貨”可以充分利用市場機制,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深度整合保險、期貨等金融資源,有效管理農產品價格風險。

  據了解,在“保險+期貨”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大商所今年將支持期貨公司開展“農民收入保障計劃”試點,充分發揮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功能,利用交易所平台,集合多類型金融機構優勢,為農民和大型糧食企業提供一個高效、便捷、易參與、可持續的綜合性風險管理工具。

  “通過多年來在農業工作中的探索實踐,我們深刻認識到,我國農業的發展離不開風險管理,必須運用期貨、期權等現代化金融工具,以市場化手段幫助農民在銷售過程中提前鎖定利潤、保證農民收益,幫助涉農企業降低採購成本,穩定、持續經營。大商所的‘農民收入保障計劃’、場外期權、基差貿易試點等產業服務創新,將為此提供綜合、有效的解決方案。”南華期貨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多年來,在大商所的支持下,南華期貨立足我國糧食主產區,每年堅持開展“期貨知識下鄉”、春秋兩季產區考察、免費提供服務“三農”熱線等基礎工作,並運用場外衍生品等創新工具開展了“利用場外期權為農民保價增收”“保險+期貨”等創新金融支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責任編輯:戴明 SF006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