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錢道,商道,聰明道

你會做人,才能讓人相信你會做事;

如何做人,才是一生最大的學問。

——生意人按

讓跟你交往的人覺得放心,舒服,這才是最有智慧的做人之道。

讓人對你放心,是對一個人最高的評價,這意味著這個人厚道,靠譜。

曾國藩出身農家,最終卻成為“千古第一完人”。

他進入仕途後十年七遷,連升十級,被封為一等毅勇侯,成為整個清朝以一介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並在晚清惡劣、劇變的政治環境中全身而退,去世之時獲得清廷國葬的最高優待,還讓子子孫孫都能獲福。

毛主席說:“予於近人,獨服曾文正公。”

縱觀曾國藩一生經歷,他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輝煌成就,這與他做人做事之道有緊密關係,曾國藩深諳為人之道,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對方感覺舒服,放心,這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並不容易。

話不多,我放心

揭露別人的短處與誇耀自己的長處,本質都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優勢,惡意貶低別人。這種行為是心胸狹隘的體現,在人際中最易遭人記恨。

所以,說話需要給自己留有余地,不要把自己置於進不可攻,退不可收的境地,一個劍拔弩張、喋喋不休的人,往往是淺薄俗氣、缺乏涵養而不受歡迎的人。

曾國藩曾言:“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群聚守口,獨居守心”“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禁大言以務實”。精辟的、有價值的見解才能受人歡迎,泛泛空談則招人生厭。

曾國藩的“戒多言”源於一件小事,當時他剛進入翰林院不久,正春風得意,一次在給父親過生日時,對前來祝壽的好友鄭小珊誇誇其談,有些得意忘形,結果引起鄭小珊反感,拂袖而去。

事後曾國藩後悔萬分,他在日記裡反思自己有三大錯。

一是平常就自以為是;

二是嘴上說話沒把門的,想到哪兒說到哪兒;

三是明明說話得罪了人,還跟人強辯,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

總結這三點,曾國藩說自己作為一個標準的儒家知識分子,連《禮記》裡說的“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反於身”的道理都參不透,連語言這一關都過不了,還能成什麽大事呢?

“立身以不妄語為本”,俗話說,“禍從口出”,立身之事,最忌的就是輕浮和自滿,從而說出一些不恰當的話,或者為了自我誇耀而撒謊吹牛。

因為這樣一來可能會給自己招致災禍,二來也會失去別人對自己的信任和尊重,誰還會放心任用你?

所以,喜歡逞一時口舌之快的人,最終都難成大事。

聰明的人,懂得讓功

聰明的人,不佔便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