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學會這幾點,永遠不留疤

疤痕是個惱人的問題,輕則破壞皮膚外觀,造成美容問題,若發生疤痕攣縮,

可能妨礙關節或顏面五官活動的靈活性,影響身體功能。疤痕的形成,是皮膚傷口癒合的結果。

皮膚由表層至深層,可分為表皮、真皮、皮下脂肪,此三層構造中,真皮層具有許多膠原蛋(collagen),

傷口癒合過程中,纖維母細胞會進行膠原蛋白的新生與破壞,此重組的平衡與疤痕形成有關。

若僅有表皮或表淺的真皮層受傷,通常可完全復原,但若真皮層以下受到傷害,就會形成疤痕。

正常皮膚示意圖疤痕的分類依照皮膚病理學與外觀型態,疤痕可分為:

1、增生性疤痕

此類疤痕多發生於燒傷的創面癒合後。

在3度燒傷創面植皮後在皮片四周縫合處也常見網狀增殖性疤痕。

另外,最常見的是任何切口經縫合後的切口疤痕也屬於這一種。

增生瘢痕表現為突出表面,外形不規則,高低不平,潮紅充血,質實韌。

這種疤痕高出皮膚表面,早期局部增厚變硬,毛細血管充血呈現紅色或暗紅色。

2、疤痕疙瘩

疤痕疙瘩實質上是皮膚上的一種結締組織瘤,

是以具有持續性強大增生力為特點的瘢痕,常表現為向四周健全皮膚呈蟹足樣浸潤的形象,

病變隆出皮面,高低不平,形狀不規則,質硬韌,多感奇癢難忍。

3、淺表性疤痕

這是指在皮膚淺表層的一種疤痕,多由於皮膚輕度擦傷或淺表燒傷(真皮淺層)所引起,

其外表稍異於正常皮膚,表面粗糙或有色素變化,一般無功能障礙,

隨著時間的推移,疤痕將逐漸不明顯。

4、凹陷性疤痕

當疤痕組織在體表造成凹陷畸形時,稱之為凹陷疤痕。

常見於天花、水痘或痤瘡後遺留的疤痕,也可見於外傷及皮膚感染患者。

簡單的凹陷性疤痕僅是線狀疤痕及其區域的低陷,

廣泛的凹陷性疤痕則可合併有皮下組織、肌肉或骨骼組織缺損。

疤痕的處理原則──預防重於治療皮膚在受傷之後,會進行修復的動作,

表面的傷口大約在 1 至 2 周內癒合,但實際上,

整個創傷部位,需要半年至 1 年的修復時間才會完成重建。

個人體質與受傷部位也會影響疤痕的程度,通常臉上的傷口較不會有明顯的疤痕,

但是前胸部位等皮膚張力較大之處,就比較容易產生顯著的疤痕。

一旦受傷深度達到真皮層,就可能會形成疤痕,

因此「預防重於治療」是疤痕處理的最高原則。

1、 若已經有創口,則預防感染、適當的縫合與傷口護理,可避免形成明顯的疤痕。

2、 在剛受傷時,應以大量清水或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

除去創口的異物,並減少附著的菌量,

然後以「優碘」消毒(避免已過時的「碘酒」、「雙氧水」、「紅藥水」等消毒方式),並

塗抹抗生素軟膏。

3、較深的傷口可請醫師協助縫合,以促進傷口癒合,防止不規則疤痕的形成,

但視受傷部位,須於一定的期間內拆除縫線,

否則「蜈蚣狀」縫線疤痕會較明顯。

4、拆線前,每日換藥觀察傷口,並塗敷適當的抗生素藥膏,可避免傷口感染;

拆線後,可使用「美容膠布」,協助傷口兩側皮膚靠攏,

減少患部皮膚的張力,以降低疤痕形成的程度

5、拆線後,可使用抗疤痕藥物,有效的減少疤痕的形成,同時儘早的進行疤痕治療。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