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微軟興訟富士康:你至少應該知道這些

並不完全認同郭台銘反擊微軟索要安卓專利費的言論。ODM廠家出來的設備是完整產品,若品牌廠家未與微軟簽過協議,富士康們肯定有一定責任,畢竟你是實現的平台。

微軟當年收購諾基亞,埋伏下部分安卓核心專利的鉗製能力。2015年,據說這塊有60億美元之巨。或有誇張。但它之前借此過鉗製三星。

微軟的意圖到底是什麽呢?

一、針對華為?

之前有案例。就是爭訟不已的高通與蘋果。因蘋果是核心客戶,高通起初不好徹底撕破。首輪集中興訟,也是曲折指向4家ODM企業,其中就包括富士康。2017年,誇克在總部採訪過高通創始人與法務負責人,他們表態委婉,既想要媒體理解立場,又不想對蘋果直白施壓。那天,誇克率先發了快訊,結果官方PR“建議”刪除。

跟高通一樣,微軟目的肯定不是針對富士康,它不過敲山震虎。至於後者是否是郭台銘口中的華為,可能性應該比較大。

郭台銘的意思是,微軟想要專利費,又不敢直接起訴華為,怕後者訴訟反擊,同時會忌憚大陸用戶抵製自身,所以只能拿代工廠開刀。

一天前,一條比較微妙的信息似乎暗示過今日話題:外號“余大嘴”華為終端掌門人余承東,在MWC上談折疊手機即5G的MateX,有德媒提問,說如果美國公司拒絕華為採用OS,將如何應對,余說,公司期望與安卓、windows長期合作,但若迫不得已,只能實施B計劃,公司有獨立的內部作業系統。

2012年,任正非確實表達過這一憂慮。2016年,我也當面問過余承東,他說,公司有能力研發OS,但不會這麽做。

考慮到一段時間以來華為多名高管與發言管道持續不斷多視角發聲,余承東的言論,似乎給人一種主動“敲邊鼓”的印象。大概它跟微軟已經齟齬多時了。

華為終端出貨迅猛,官方已經渲染出超越三星的目標。而且,華為終端品類正快速擴充。除了手機、平板、PC,還有更多嵌入式設備。而且,華為也在賣力渲染IOT的未來,之前跟高通、愛立信PK連接數量預測。

涉及到微軟的安卓專利部分,它當然有理由在華為進一步爆發前介入,形成穩定的收費機制。

看財務面。一個半月前,微軟發了上季財報,局部指標未達預期,它也有要錢的動力。

何況華為有自己獨立的作業系統,微軟們不可能沒有忌憚。

郭台銘暗示微軟擔心的華為“反製”,到底是個什麽邏輯?

應該不是擔心收費不可持續,華為不可能只因不想付專利費而完全棄用安卓。後者更多主導權在谷歌經營的龐大的開源生態。微軟只是具有一定的鉗製能力而已。

除了華為獨立的OS,微軟應該擔心華為未來在5G領域的反擊吧。

你知道,華為5G專利,全球最多,微軟自身硬體設備以及諸多基於windows的第三方終端,恐怕無法繞過一個正在融合的趨勢——5G化的PC時代。這是PC真正在線並建立一種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的關鍵,已被視為一大商機。MWC上,我們從聯想集團那裡也感受到一種期待。

如果微軟直白興訟華為,會有這種尷尬:

1、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纏鬥或抑製出貨);2、後者以獨立OS平衡,或許實際不會奏效,畢竟一家採用,後續研發成本高企,系統應用有限,缺乏生態規模,用戶體驗恐怕差異性也較大,但可以創造一些緩衝;

3、假如華為在5G領域反製微軟,那麽,基於windows的5G新終端,將很難繞過專利鉗製。

華為確實有一種均勢平衡的能力。

不過,若這種局面出現,肯定是最壞的結果了。不清楚華為與微軟之間的糾葛細節,但雙方之間未來應該會尋找到和平相處的策略。

在安卓專利範疇裡,它們談不上什麽“交叉授權”的概念。微軟佔據輿論主導。基於上述業務層面的競合,或許會有複雜的利益置換,以達成某種平衡。但是,眼前來說,輿論中,華為可能會顯得被動。

郭台銘針對微軟發難,雖然看上去有理,但他把微軟與華為的矛盾公開披露,也等於是在擺脫壓力,皮球其實沒有回到微軟,後者反而達到了目的,那就是變相施壓華為。

接下來,華為如果沒有新的回應,或者只是強調自己有獨立的OS,那只會留下負面的印象。

孟晚舟一案正處於最複雜的節點,微軟可能有利用華為被動時刻的用意,試圖獲得利益。如果不成,也等於矮化了華為的形象。

而我們判斷,微軟之後,不排斥會有新的力量斜刺裡殺出,阻擊華為。比如蘋果們、三星們、思科們,以及垃圾專利企業等。

如果那樣,川普當局以國家安全為由製造的政經邏輯,就直接落到產業面了,它自然又露骨。

事實上,過去多年,每當全球其他區域冒出新銳的力量,美國科技巨頭都會直接打擊,或借助行政力量阻擊。HTC就是一個典型的犧牲品,雖然當年它有自身的短板。

而微軟、IBM、高通、英特爾、思科們也都曾對中國不斷崛起的科技業尤其是芯片業表達過憂慮,並向美國當局提交過反製的報告。其中三家,在所謂軟體源代碼話題上,甚至針對中國政府興過訟。

不過,華為與微軟這個話題,難說沒有華為的責任。畢竟,微軟擁有安卓專利權。我們不掌握細節,但過去幾年,多家安卓手機企業繳納過。

當然,中國企業中,也有不用繳納的。據我所知,好像只有一家,就是聯想集團。因為,聯想手中同樣擁有安卓專利,與微軟有交叉授權協議。此外,聯想集團可是微軟在PC業最為關鍵的合作夥伴。微軟反而需要優柔平衡聯想更多。

二、中觀視角:微軟恐怕有更深意圖

但我認為,若隻停留平衡華為的地步,那就小看了微軟。我個人認為,它的中觀與空管意圖恐怕更深。

最為引人矚目的,或許是通過這一手段,刺激谷歌,並與後者建立新的平衡。

建立新的平衡?這是什麽道理?

接著看就應該明白。你知道,今年12月,微軟將放棄win10 mobile的更新。等於說,未來手機移動端系統不再更新了。前代當然可以用,但體驗就不會提升了。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微軟會放棄移動端業務。它要乾嗎呢?我想,若你了解過去4年它的雲計算業務的化,你應該對它跨平台、跨系統的雲化套件有印象。它已經基本完成了轉型,變身全球第二大雲計算巨頭,僅此於亞馬遜。

就是說,微軟的產品與服務,已經不是完全固守windows世界,它已滲透安卓市場。這與納德拉幾年前擔任CEO時的變革理念吻合。他倡導同理心與包容性。

而微軟的這種變化,其實也是對自身的一種重構與顛覆。你知道,19年前,它遭遇過反壟斷,因為作業系統捆綁銷售太多自家軟體與服務,損害第三方利益,影響消費者選擇與定價權。當年,分拆微軟的聲音一度高企。儘管躲過一劫,但微軟後來確實也在試圖塑造不同的商業模式。

應該說,雲計算、物聯網、AI的服務模式,給了它機會,能夠讓它的軟體服務、雲計算服務,超越自身windows約束,服務更廣的世界,安卓只是其借力的土壤之一。如此,即便windows無法從PC業獲得更多利益,它的軟體服務、雲計算業務反而會進一步壯大。

如此,微軟對於安卓的態度,就絕不會是遊擊戰,獲得一點專利費而已了。它一定有更長遠的圖謀。雖然谷歌理念下,安卓是一個開放的生態,但是,微軟的這種服務模式,卻變相將安卓的開放生態反過來重構,將它OTT掉,成了一種全新的生意模式。

但是,在這個過程裡,它又必須與安卓開放體系建立榮辱與共的關係。這涉及它與谷歌的種種競合,這會考驗微軟的文化取向。

這裡面,既反映了微軟自身的矛盾,也有安卓體系開源性與商業效能之間的矛盾。華為們之前表達超越的動向裡,不僅僅是防止鉗製,也有超越安卓藩籬、提升品質體驗的用意。之前,三星在公布自己獨立的作業系統時,也表達過類似的想法。畢竟,安卓體系下,無論你怎麽二次開發,它的大部分風貌仍還是雷同的,智能手機產業高度同質化,很大程度上不是終端形態,恰恰是作業系統的體驗。

夠了。雖然無法寫透,有我無法掌控的部分,但我覺得,我已經觸到問題的本質了。微軟的舉動,看似製造了一些話題,但它背後有太多複雜的產業變遷。雖然有些人悲情,有些人覺得無聊,但我個人心懷樂觀。因為它會促成新的變化。有些東西必須超越地域、國家層面來看它才好。

誇克,最小的粒子,微末的洞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