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MOL摩爾鏈學院-為什麼區塊鏈應用落地難?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MOL摩爾鏈學院:2018年初區塊鏈概念的火爆,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它、理解它,甚至「擁抱」它。只是沉浸在「狂歡」裡的眾人怎麼也沒有想到之後壞消息接連而至。從一開始的幣價大跌,接連有項目解散跑路,一眾空氣項目接連有序走向歸零,市場恐慌接連不斷,人們不禁開始懷疑區塊鏈是否真的有出路。

mol

2019年人們已從開始的狂熱轉向理智。關於區塊鏈,大家關注的不再只是區塊鏈是什麼,而是區塊鏈能做什麼?

提起區塊鏈的應用,最先想到的便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領域。但是隨著1C0的爆發,數字貨幣的投機性被瘋狂放大,甚至部分淪為詐騙工具。

2008年比特幣誕生,2009年初比特幣開始被投資者認識和交易,自此價格從不到一美分一路上漲,2017年12月17日上漲最高觸及19666美元,摺合近14萬元人民幣,駭人聽聞。

彼時的比特幣市場,讓很多人想起來遠在17世紀30年代初期,荷蘭的一朵鬱金香花根售價最鋼彈6700荷蘭盾,可以買下阿姆斯特丹運河邊的一幢豪宅。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一種投機產品上漲需要很久,下跌可能只是一瞬間,「掙脫」不了「泡沫破滅」的命運歸宿。站在2019年初,一枚比特幣價格僅不到4000美元,距離最高峰已跌去超80%。

被眾人寄予極大期望的區塊鏈為何落地會如此艱難?以下是摩爾鏈MOL創始人錢海濤的分析解讀,希望能幫助大家更清楚的認識區塊鏈。

一、為什麼區塊鏈應用落地困難?

錢海濤認為區塊鏈在應用落地方面遇到的困境可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在非技術方面,它面臨炒作和投機、認知和應用門檻高等問題,在技術方面,它面臨性能無法與互聯網媲美,以及無法與互聯網進行數據互動等問題。

mol

1、投機與空氣項目

之前的「區塊鏈狂熱」現象,僅僅是一些人利用空氣項目和 1C0/IF0/IM0 的熱潮在投機炒作而已,這些人的目的只是圈錢而並非真正地去研究、應用區塊鏈技術。一開始就動機不純又如何做到真正發展區塊鏈,早已為後期眾多項目跑路和解散埋下伏筆。

2、認知門檻偏高

區塊鏈對於普通人而言,存在很高的認知門檻。及時是對於大多數行業內從業者,對區塊鏈的認知也參差不齊。

區塊鏈本身是一門跨學科的邊緣技術,涉及密碼學、分散式網路、電腦軟體、博弈論等多個不相關的學科,且資料匱乏,技術發展又異常迅速,知識更新非常之快,要完全了解和掌握是很困難的,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研究。

3、應用門檻偏高

區塊鏈應用門檻高主要體現在對用戶不友好。大部分應用存在存在一定的操作門檻。

首先,用戶需要具備一定的區塊鏈技術知識,就拿基礎的數字貨幣交易來說,用戶可能就需要知道「私鑰是什麼」、「助記詞是什麼」、「冷錢包和熱錢包」等等,大部分第一次接觸的用戶無法在短時間之內通過自身理解與操作融會貫通。

其次,對於開發者而言,技術門檻也偏高,目前鏈上應用(Dapp)的開發可能需要掌握一門新的語言(如Solidity),但目前此類教程並不多,而且網上缺乏完善的資料。導致開發的Dapp可能不夠友好或者存在諸多漏洞。

4、效率和性能不足

我們通常將交易吞吐量(TPS)看作是區塊鏈的性能指標,它表示在固定時間能處理的交易數。在實際應用中,如果TPS 並發太低,容易造成網路擁堵嚴重,大量交易排隊,從而使得區塊鏈在高並發業務的場景下無法落地,甚至連目前我們要求的簡單支付都是問題。

5、無法與鏈外資訊直接互動

目前智能合約還無法主動與外界數據/資訊進行互動,在智能合約的觸發條件取決於區塊鏈外資訊時,這些資訊需先寫入區塊鏈內,但是目前區塊鏈還無法主動完成這一個操作。

而智能合約在多數場景下,往往需要與外部世界進行數據互動,典型比如去中心化保險、穩定貨幣及借貸平台、預測市場、去中心化旅遊等等。

mol

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摩爾鏈MOL創始人錢海濤認為:針對非技術問題,如炒作圈錢,相信這個寒冬沒有價值的項目終將被識破,並被剔除。而我們也可以看到目前主流交易平台已經開始了清理工作,逐漸下架一些不正規的項目代幣。

針對認知門檻高問題,可能並不是短時間之內可以解決的,或許也可能並不需要解決,就像互聯網發展至今,大家都在使用微信和支付寶支付,但是完全可以不懂第三方平台是如何與銀行進行結算,以及通過什麼技術實現和保障資產安全的。區塊鏈發展壯大之後也會降低普通用戶的使用門檻。

對於應用的技術門檻,一方面很多項目在推進更友好的開發環境和語言,讓普通開發者可以直接上手。另一方面,目前已經很多團隊在做相關的技術課程。隨著越來越多的智能合約開發者參與進來,其社區相關內容的不斷完善,這個門檻也會逐漸被開發者所接受。

而效率和性能問題,這個也是大家最關注的,湧現出了多種解決方案及項目,

想必大家都知道,比特幣的交易確認時間過長,為1個小時,這漫長的等待讓人焦急,如此長的時間增加了交易的不確定性;即便是以太坊,交易確認時間也需要10分鐘左右,相比比特幣而言已經是飛躍似的進步了。但似乎,這一切還不夠,大家還在追求更快的交易方式。

摩爾(MOL)採用顛覆性的有向無環圖(DAG)和無區塊化(Blockless)設計,最快50毫秒確認交易;其高度可擴展並發無局限(unlimited)的性能以及免交易手續費使得摩爾(每秒百萬筆處理速度)天然成為小額支付、閃電支付、高頻支付、遊戲、社群等分散式經濟體貨代流通的首選。

mol

還有狀態通道、Plasma、Turebit 等 Layer 2 方案,像是 Celer Network、Raiden Network 等項目,當然也有很多團隊在研究和開發更好的公鏈,比如ThunderCore、Dfinity、Algorand 等項目。

用摩爾鏈MOL創始人錢海濤的話來說,「區塊鏈要使互聯網成為一個唯才是舉,論功行賞的開放網路。基於原子物理世界是由政府維護秩序的,合理人類已經繁衍生息的基礎設施,房產、汽車等不動產與實體經濟有它自有的規律,不見得也不一定有必要將其數字貨幣化。我們認為任何對技術可用範圍的誇大都是欺騙消費者的行為,因此像比特幣和摩爾都是隻專註於最需要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資產。」

最後分享摩爾鏈MOL創始人錢海濤的一段話:「我堅信,加密貨幣將改變世界,取代股票市場、大多數貨幣,並為從機器對機器的支付、物聯網,到流媒體、預測市場、治理系統、投票系統,乃至潛在的互聯網的一切事物提供動力。話雖如此,加密貨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些領域的大部分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