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形態大改造,《明日之子》能否突破選秀的死循環?

作者|徐 思

編輯|友 子

“如果這個節目選出來的冠軍,最後因為拍戲成功,那麽我們這個節目就是失敗的。”

在《明日之子》第三季先導預告中,龍丹妮拋下了一句頗有分量的話。

2004年的《超級女聲》開始,選秀節目層出不窮,但走出選秀後真正因為音樂被認可的歌手屈指可數。人中之龍丹妮所說的,大多數選秀選手放棄了音樂事業,而轉型成了演員。

如何解決選秀歌手長線發展的困境?這一問題成為《明日之子》第三季變化想要回答的問題。

經歷過第二季的熱度下滑,最近開播的《明日之子》第三季在話題度和口碑上似乎有所回升。

這要歸功於這一季節目肉眼可見的大變化:導師團隊由往年的三人擴容為孫燕姿、華晨宇、宋丹丹、龍丹妮、毛不易、孟美岐六人,話題度和專業度兼具,選秀範圍也有意錯峰競爭,變成女生選秀。

更重要的是節目賽製迎來了重大調整,前兩季的三大賽道、九大廠牌被調整為START(舞台新人)和RESTART(重新出發)兩大賽道,海選環節的分組模式也比往年也更有看點。

經過兩期節目可以看出,《明日之子》第三季節目整體的定位也做了相應調整,不再像前兩季隻拘泥於單一維度,而是希望以成熟藝人的標準全方位培養出能適應娛樂行業的最強廠牌。

事實上,這一目標能否達成,不僅僅關係著節目所說的能否讓選秀歌手突破長線發展困境,也關乎著《明日之子》這類選秀節目本身的生命力。

強化職場感,

《明日之子3》賽製大改造

說起《明日之子》,觀眾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第一季成功推出的毛不易。

2017年開播的《明日之子》第一季,在品牌打造和造星力上無疑是成功的,節目因原創賽製受到矚目,播放量高達42億。

最終脫穎而出的毛不易在節目中演唱的原創歌曲《消愁》紅遍大街小巷,出道後事業也頗為順利:演唱了包括《香蜜沉沉燼如霜》在內多部熱門影視劇的主題曲維持高人氣,數字專輯《平凡的一天》在各大音樂平台熱銷,比肩各路流量。

到了這一季《明日之子》,他直接成為了星推官。

(毛不易在《明日之子》第一季成為“最強廠牌”)

而《明日之子》第四強的周震南,也因不俗的實力在上個月結束的《創造營2019》中C位出道,加入R1SE。

相比之下,依舊是男生選秀、沿用第一季模式的《明日之子2》雖然播放量更勝一籌,超過77億,但節目完全沒能出圈,選手熱度止於節目播出期間。

以《明日之子2》最強廠牌蔡維澤為例,賽後繼續玩樂隊的他在不久前發行了新專輯,雖然口碑不錯,但傳唱度並不高。

從第二季結束後的市場反饋來看,《明日之子》原有的模式已經到達瓶頸期。外部環境也不利好——今年上半年三檔男團選秀同期競爭,導致年輕男選手資源供給嚴重不足。

觀眾的審美疲勞加上資源透支等困境使得《明日之子》第三季必須在定位、賽製等方面做出根本性的調整。於是,《明日之子》第三季轉向了選拔女生選秀。

這實際上是基於近兩年偶像選拔節目整體市場的合理調整。

從賽製來看,《明日之子》前兩季開創了盛世美顏、盛世獨秀、盛世魔音三大賽道,由三位星推官評選選手,美顏注重顏值,魔音注重唱功,獨秀注重創作能力,節目再從三條賽道的選手中選出九大廠牌,最終進行淘汰對決。

原創概念在推出初期確實吸引眼球,但兩季後已漸露疲態。

這一季,《明日之子》在賽製上進行了大膽的改造。

一個明顯的方向是,這一季節目有意識地營造職場氛圍。

從第一期開始,解說詞和花字中為面試等待間中的兩大賽道選手刻意貼上了“初出茅廬的職場小白”和“經驗滿滿的再就業職場前輩”的標簽,並通過字幕設置強化職場議題,出現了很多“職場要則”等tips。這一操作強化了競爭感,在節目前期選手尚未突圍的情況下帶來了不少看點。

而根據選手有無表演經驗,節目將選手歸類為START和RESTART兩個賽道嗎,分別給純素人選手和已經有過公開或半公開從業、曝光經歷的選手,後一類包括包括備受關注的BY2組合、曾被高曉松簽約過的“自習室女生”周子琰等。

(曾經頗有人氣的新加坡組合BY2)

兩個賽道的選拔標準並不相同。對於START賽道的新人,星推官更看中她的潛力和未來;而對於RESTART賽道的“回鍋肉”,節目的選拔標準更為嚴苛,要求看到驚喜的表演以及選手掙脫突破水準、風格的可能性。

事實上,《明日之子3》的整體運作模式也參考了韓國《Produce》系列的導師模式和超女快男的評委模式:星推官不再各自負責單一賽道,而是一起給選手評星級,星級從1到6,一顆星都沒得到的選手將直接離場。

在選手通關形式上,節目組也進行了創新。節目設置了1-6星貫通的星級房,選手將在每扇門前“打卡”確認自己所獲星級,頗有上班族打卡的形式。

從一星房到六星房的進階之路上,每位選手都會途徑低於其所獲星級的星級房。在星級房中等待著或強或弱的對手們來臨,對於選手心理也是一種考驗。

(選手在星級房門口打卡)

導師團隊擴容:

專業和看點都要

另一方面,在星推官陣容上,《明日之子3》也迎來了新的升級:不僅人數更多,評選角度也更加多元化。

從星推官設置上,可以看出節目組試圖營造出多角度審視女性偶像的概念。從先導預告片《星推官集結篇》可以看出,孫燕姿、華晨宇、毛不易、孟美岐、宋丹丹、龍丹妮六人,每個星推官都代表了一種評判角度。

此前很少上在綜藝的孫燕姿成為第三季導師陣容的重要宣傳點,已擔任三季《明日之子》星推官的華晨宇在新生代高職業能力也得到了認可。

其他幾位導師定位則結合了話題度的需要。毛不易出道於《明日之子》,他的回歸也代表了節目的成功。而作為女團偶像新人的孟美岐雖然資歷最淺,但在偶像當中也是以實力著稱。

有意思的是,《明日之子》第三季的六位星推官其中有四位都是歌手,其出道經歷也暗合了歌手在不同時代的狀態——出道最早的孫燕姿是唱片時代歌手;出道6年的華晨宇則來自初代音樂選秀《快樂男聲》;出道2年的毛不易來自是《明日之子》;出道1年的孟美岐則經歷了韓國練習生出道,後通過網綜《創造101》再次出道。

和音樂不沾邊的宋丹丹是普通觀眾對音樂鑒賞力的縮影,擁有多年的舞台經驗的她可以從舞台的表現力等方面對選手進行評定,而已經過了藝人包袱階段的她在前兩期節目裡也貢獻了不少有意思的梗。

節目製作人龍丹妮自不用說。一方面作為主控方掌控節目流程,另一方面她代表藝人經紀層面,從專業和產業的角度幫助選手面對市場,找準定位。

從節目第一期,龍丹妮就從職場架構層面給每位星推官扮演的角色定了調。

在這個大型公司面試團中,六人各司其職,孫燕姿擔任聲樂指導,華晨宇擔任舞台指導,宋丹丹則是人事經理,而毛不易、孟美岐則代表著公司前兩年的“六星員工”。

看完前兩期節目,數娛君觀察出整檔節目的對選手的選撥基調:

1.孫燕姿從選手整體基調風格和表演內容的匹配程度做出判斷;

2.華晨宇更加關注選手的音樂審美和獨特性;

3.毛不易更鑽研於選手的作詞和原創能力;

4.孟美岐格外注重舞台表現的細節和整體感染力;

5.宋丹丹更多從演藝經驗出發,以“媽媽”的身份鼓勵選手;

6.龍丹妮是以市場需求的視角去審視選手潛力。

與前兩季相比,《明日之子3》通過賽製改造構建一個有強競爭意識的職場框架,而後續該框架將如何持續運營將是節目後期的看點。

選秀明星生命力短,

《明日之子》如何突破?

縱觀近年來活躍於市場上、實力被認可的音樂人,其年齡出現了明顯的斷層:唱片時代的周杰倫、孫燕姿、蔡依林等出道近20年,電視台選秀初期的張傑、李宇春、張靚穎等出道超過10年,台播選秀後期的華晨宇、張碧晨等出道超過5年,而網綜選秀出道的毛不易、孟美歧出道不過一兩年。

然而越是往後出道的歌手,越是難以依靠音樂生存。

以《明日之子》前兩季為例,除了毛不易,兩季的九大廠牌選手後續基本都有音樂作品問世,但影響力和傳播聲量遠不及節目播出期間,不少選手只能去參演影視作品,或者參加其他選秀再戰,如《明日之子1》三強選手趙天宇參演電影《古劍奇譚之青雲訣》、《明日之子1》四強選手周震南參加《創造營》出道。

(周震南參加《創造營》C位出道)

然而,與音樂市場低迷現狀相反的是,自2004年“超女”開啟選秀時代以來,市場上面向年輕歌手的選秀節目從未中斷。

以女生選秀為例,在經歷2005年《超級女聲》的巔峰後,女生選秀步入衰退期。《超級女聲》更名為《快樂女聲》後,於2009年、2011年舉辦了兩屆,2016年再次改名《超級女聲》重新出發,但影響力大不如前。

之後,其他衛視和“優愛騰”三大平台都推出多檔女生選秀,比如優酷的《國民美少女》、浙江衛視的《蜜蜂少女隊》、東方衛視的《加油美少女》,騰訊衛視的《最強女團》等等,都未能出圈,直到去年《創造101》才讓女生選秀再次煥發生機。

在以上女生選秀節目中,獲得市場性成功的藝人屈指可數,大多數選秀歌手皆是“出道即巔峰”,在短暫的生命周期中曇花一現,到最後查無此人。

《明日之子3》也提到了這些問題,因製作“超女”系列節目被稱為“選秀教母”的龍丹妮對選秀歌手的長線發展自然有不少看法。

在制定這一季節目主題時,她著重提及:選秀過後,藝人們是否為將來的藝人人生做好準備,也是選秀節目需要注意的課題。

這才帶來了《明日之子》第三季在節目形態上的相應調整。

在本季的《明日之子》,最強廠牌的打造是以藝人的標準全方位培養出能適應娛樂行業的最強廠牌。對於所有選手,節目希望實現從音樂人到藝人的全鏈條培養邏輯。

目前來看,《明日之子》女生季提出了很多音樂選秀市場上的固有矛盾,並試圖通過節目去打造出能夠長期在市場下生存的選手。

在新導師、新賽製、新模式下,《明日之子》能否在今年選秀潮中脫穎而出,真正推出優質藝人,將是節目後期的重要看點,也是這檔節目本身能否延續生命力的重中之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