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吃三七粉好嗎?能預防心腦血管病嗎?

關注我,每天十分鐘,學會一個醫學常識↑

本文作者:潘毅

三七雖好,但先別急著往家裡買,除非你已考慮好這三個問題:家人的體質適合吃三七嗎?適合生三七還是熟三七?隻吃三七就行,還是要搭配其他葯食才能補而不傷?

三七究竟怎麼吃才對?這要從瘀血問題說起……

瘀血質是指體內血液運行不流暢,而產生的有瘀血內阻病證傾向的狀態。

注意,我們說的是「有瘀血內阻病證傾向的狀態」,意味著容易導致瘀血內阻病證,但還未構成瘀血病證。

這就是體質跟病證的區別:兩者一是在程度上有差異,二是體質是病證的背景。

有那樣的病證存在,大部分情況下,就有那樣的體質背景。

比如,以下疾病容易帶有瘀血體質的背景:

心血管及腦血管疾病,各種疼痛,精神疾病,提早老化,老年性癡呆,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各種腫瘤等。

心腦血管病,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發病機制——動脈硬化。而動脈硬化的中醫病機,相當比例是落在瘀血上的。

瘀血體質的成因,多有家族性的心腦血管病史(或者可以表達為,父母的家族性瘀血傾向賦於後代);

或長久不運動勞作,致氣血不流通;或後天跌打損傷,瘀血未完全排乾淨;又或者肝氣鬱結,氣滯導致血瘀;又或者年老陽氣不足,推動血行無力;或者久病入絡。

判斷有無瘀血體質,主要是看有沒有這些表現:

瘀血體質特徵

面色偏晦暗,體表易出現青紫瘀斑,口唇色偏暗或紫,舌偏暗或有瘀斑,皮膚偏暗或易有色素沉著、輕度黃褐色斑塊,易患疼痛,婦女月經色常紫暗,時挾血塊,痛經,脈澀。

瘀血的特徵其實蠻容易掌握,首先外觀有一個顏色偏暗的特徵。

比如正常的女性月經應該是鮮紅的,如果月經顏色紫暗,那就是瘀血;同時,多數人有過跌打損傷的病史,也能看出局部的瘀血是發暗的。

假如整個舌頭偏暗,那麼估計這種屬於瘀血的病症,而不是體質。體質的偏暗,多半是出現瘀斑,或者更小的瘀點。

當然,我們也可以去看發暗的程度,比如舌頭髮暗的程度不算太明顯,恐怕是屬於體質傾向。

看舌象還可以順便看舌下絡脈。假如舌下絡脈,青紫曲張,或者拉長了,或者瘀暗面積比較大,顏色比較深,那麼應該也是瘀了。

假如經常出現局部有疼痛,痛的位置比較固定,而且,痛處比較尖銳,像針刺樣、刀割樣,而且用手按它越按越痛,是偏瘀了。

把脈的時候,指下有不流暢的感覺,這個就是「澀」脈,多半情況下是氣血運行艱澀,往來不流暢所致,這對於判斷瘀血體質也有意義。

瘀血問題的調養,常會用到三七。

三七就是田七,性味甘、微苦,溫。功效是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於瘀血病症和因瘀血而導致的出血(這類出血有個特徵,就是血色紫黑,夾有血塊),還可以用在外傷出血。

有些人可能覺得奇怪,三七既能活血又能止血是怎麼回事?

中藥跟西藥有所不同。西藥往往是單一成分,起的作用很分明;而中藥,一味葯含的成分就很多。

三七之中,既有活血成分,也有止血成分,當它進到人體之中,就跟人體內的生化狀態產生互動。

也就是說,三七類似於供貨商,我有這麼多貨,你就根據你的需要來選擇。你需要止血成分更多,那就止血成分發揮作用更多;你需要活血成分更多,就活血成分發揮作用更多。

某些中藥有雙向功效,原理大抵就這樣。

這裡推薦一道三七蒸雞。

葯膳:三七蒸雞

備料:母雞1隻,三七20g,薑、蔥、料酒、鹽各適量。

做法:帶水上籠蒸2小時左右,吃肉喝湯,佐餐隨量食用。

功效:溫中益氣、補精填髓,主治虛勞瘦弱諸證。

這裡,如果用的是生三七,那麼主要功效就是散瘀、止血、定痛,主治各種瘀血,或瘀血吐血之症。

如果用的是熟三七,那麼主要就是益氣養血、補益強壯的功效了,當然也略有點活血作用。

很多人一聽到三七,第一感覺就是活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很好。但他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這個功效基本上是生三七的,坊間就有一句話叫做「田七,生打,熟補」。所以,熟三七的功效是補益強壯、活血化瘀。

那麼可能有人問,是不是把三七放到水裡面煮熟了叫熟三七?

不是的。熟三七是原本就炮製好的,你拿來熬湯,它就具有補益強壯作用;生三七即便煮熟了,還是不能叫熟三七。

就好像生附子跟熟附子。熟附子是炮製過的。我們現在開方,一般開出來的是熟附子居多。生附子的功效比熟附子猛多了,當然毒性也大,多半是有經驗的醫生用來回陽救逆,治療亡陽的。

假如你開方用的是生附子,那麼即便在湯裡面煮熟了,他還是不能叫熟附子。

而現在,假如你到藥店,開口就說買三七,那麼給你的多半是生三七。有些藥店是有炮製好的熟三七賣的。

另外,現在不少上了年紀的人喜歡把三七打粉用,來預防心腦血管病,對不對呢?

道理上,用活血化瘀的藥物來預防心腦血管病或者是動脈硬化講得過去。但問題是,如果活血化瘀藥用的時間久,它是耗人氣血的。

所以,單一味的三七,最好不要久服。

如果要防止它耗氣血,有什麼彌補方法?

假如是寒底的人,最好是紅參配三七各半,打粉用;熱底的人是西洋參配三七各半,打粉用。

不寒不熱體質的人,紅參跟西洋參合起來佔一半,三七佔一半,再打粉用,這樣用起來會相對穩妥。

「氣行則血行」,所以一般用活血的食物或中成藥的時候,最好加上一些補氣、行氣之品,如人蔘、陳皮之類的。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