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對付那些跟你“作對”的人?

在職場上,被“反對派”的觀點激怒,或者被牽著鼻子走,都可能讓你對形勢產生誤判。如何以正確的姿勢應對分歧,以下,Enjoy:

華章妹說

來源: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

01職場上的兩種競爭

如果你喜歡看美劇中的律政劇,你可能注意到——

在法庭上,原被告雙方(包括律師和檢察官)是不可以直接對話的。

違反這個規定,法官在警告無效後,可以直接判你藐視法庭。

所以下面這種對話是不可能存在的:

“你殺人了。”

“我沒有。”

“你就是殺人了就是就是就是……”

“我就沒有殺人就沒有就沒有就沒有……”

想要表達這樣的意思,他們只能跟陪審團說:

“陪審團的先生女士們,請記住,站在你們面前的被告人殘忍地殺害了一個12歲的可愛的小女孩……”

“陪審團的先生女士們,站在你們面前的被告人,是一個孩子、鄰居、同事眼裡公認的善良熱心的好人……”

或者請法官糾正對方在程序上的錯誤:

“法官大人,被告的證據是非法取得的,請求排除……”

“法官大人,檢察官在用假設誤導陪審團……”

為什麽不允許原被告雙方直接說話呢?

直接的原因是利益對立的雙方,如果直接對話,十有八九會把法庭變成撕逼的地方。

但更重要的是,司法審判的原理,並不是看原告和被告誰能打敗誰;

而是雙方發生意見分歧,找一批中間人(陪審團)去評判,並由法官來主持整個“評判”過程。

對比一下《冰與火之歌》中的比武審判——

歐洲中世紀真實存在過的,這算是現代社會的進步。

如果我們把原被告的關係擴展到所有的競爭關係,我們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的競爭分為兩種:

一種是有客觀唯一標準的競爭,比如田徑、球類運動,中高考、等等。

在這類競爭中,你和對手是直接的對抗,贏的唯一方法就是打敗對手。

另一種競爭則沒有客觀標準,需要第三方的主觀判斷。

比如體操跳水比賽、各種面試,等等,核心並不在於擊敗對手,而是贏得第三者的認可。

職場上的競爭有時是第一種,比如各種考核,但更多是第二種看不見的競爭。

公司內部的競爭和法庭比較相似,沒有客觀標準,也有兩個“裁判”,一個自然是你的領導,另一位是誰呢?後面告訴你答案。

02提案攻防戰

下面一種情況,你很可能遇到過。

在一次會議中,你提出了自己精心準備的方案,希望贏得領導的好評。

就偏偏那個長期跟你作對的家夥,搶先給你挑刺。

更糟糕的是,他的意見還有人讚同。

不行,你感到了極大的威脅,你覺得自己必須在領導表態之前,回擊這個反對你的人,還要試圖說服那些跟著讚同的人。

對於前者,你的策略是大肆批判對方的觀點,甚至刻意貶低對方的能力;

而對於後者,你舉例子、擺事實,苦口婆心地勸告他們,不要被人誤導了。

你很努力,但很可惜,你陷入了一個巨大的錯誤之中。

你就像一個在法庭上和原告爭辯的被告,不但無聊可笑,而且越努力,結果越糟糕。

你要知道,決定你方案命運的力量之一,是在一旁的上司;

你更應該明白,這個方案的命運其實無足輕重,更重要的是你的上司對你的看法。

怎麽爭取領導的支持呢?你要做的,不是爭辯,而是下面三件事:

第一件事:無視挑戰,再一次堅定地重複你的觀點,尤其是你的方案中的核心邏輯。

一般而言,第一遍介紹方案,總有一些地方你說得不夠清楚,或者強調得不夠,或者有人走神了(領導常常會走神)。

對方其實是給了你一個絕佳的“補射”機會,你也別管人家質疑的是什麽,把你覺得最精彩最關鍵的地方再重複一次,趕緊的!

而且,對反對的聲音“視而不見、聽不而聞”,會讓你顯得很沉著冷靜,很有信心,而且非常有力量感。

第二件事:把挑戰化解成補充說明。

我們都知道,從來就沒有完美的商業計劃,創新的一定是有風險的,效果好的通常很貴,需要完美執行的大概率會拖延工期……

任何反對都建立在正確的部分上,從本質上說,都是對你的方案的“部分肯定+部分補充”,你完全可以利用這一點“四兩撥千金”:

對方:“這個技術方案,現場人員根本沒有經驗執行……”

你:“XXX提醒得很有道理,這是一個很有新意的方案,我們會事先加強這方面的培訓。”

對方:“太貴了,預算根本不夠,時間也來不及……”

你:“XXX提醒得很有道理,這是一個很有高度的方案,我們可以在執行中用階段性成果去申請更長的時間和更多的預算。”

這種“化挑戰為補充”的思路,其實有很多套路,本質是在“矮化”對方,把對方的建議當“補丁”。

領導們通常最擅長乾這事兒,大家注意在工作中多多觀察,並在實踐中融會貫通。

覺得這種回應不夠有力的人,請回頭看第一條,任何一個方案被接受,都不會是沒有缺點,而優點足夠有說服力。

第三件事:如果對方指出的是你方案的致命問題,或者是領導特別在意的問題,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及時止損”。

從道理上說,在提出方案之前,你就應該為致命的缺陷想好應對之道。

甚至很多人會故意不把方案說全,等對手指出後,再來個回馬槍。

這樣既回應了對手,又能把方案中最精彩的部分重複一遍,給領導一個“方案有新意,而且思考縝密”的好印象。

所以,一旦你考慮不周,被對手抓住七寸,你就應該“感謝”對手先提出來。

如果對方夠聰明,他應該暗示上司這個問題,讓這個質疑從領導的口中出來,你就真的涼了。

具體怎麽應對呢?

首先還是第一條,重複一下你的核心觀點中與對方的質疑無關的問題,然後在領導沒有表態之前,及時“止損”:

“……此外,感謝XXX提出的意見,讓我覺得有必要修改一下這個方案,我明天再單獨跟您(指領導)匯報。”

及時止損是非常重要的,方案可以重來,但不能給對手擴大進攻的機會,更不能讓上司對你失去信任。

這三步走下來,基本上都能應付。

但你的對手也不是吃素的,他可能會揪住問題不放,把矛頭對準你的能力,或者聰明一點的人,會聯合幾個人一起對你發難。

此時,上面的三步就不夠了,你必須回擊,還記得我們前面說過有兩個“裁判”嗎?

雖然上司在做決定之前,不會輕易表態,但你可以依靠的,還有一個“裁判”。

那就是永不消失的、永遠是多數人的、永遠正確的“吃瓜群眾”。

03說服“吃瓜群眾”

最近的明州案,想必大家的瓜吃的一波接一波的high吧.

表面上看,輿論一會倒向東,一會倒向西,實際上“吃瓜群眾”分成涇渭分明的三派:

民事訴訟案發出後:

Liu女子粉:禽獸啊禽獸……

東粉:沉默

吃瓜群眾:又有瓜吃了?……

剪輯視頻發出後:

Liu女子粉:沉默

東粉:坐實仙人跳……,東子挺住……,幕後有黑手操控……

吃瓜群眾(人數少了一些):又有瓜吃了?……

更多視頻發出後:

Liu女子粉:贏了,對方在說謊……

東粉:贏了,對方在說謊……

吃瓜群眾(人數又少了一些):又有瓜吃了?……

隨著越來越多的證據“流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站隊,民意也越來越撕裂。

前面一節我已經說了,說服那些反對你的人,是徒勞愚蠢的。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反對你的人,在有利於你的證據面前,不會“黑轉粉”,只會沉默;

同樣,支持你的人,在不利於你的證據面前,不會“粉轉黑”,也只會沉默——這是人的天性。

所以,面對質疑的升級,最重要的是兩件事:

第一,不斷拋出證據,給支持你的人以信心,防止他們沉默;

第二,不斷強調自己的理由,去說服“吃瓜群眾”變成你的支持者。

這裡一定要注意一點:要立論,不要駁論,更不要直接反駁對方的觀點(除非對方在惡意造謠)。

大家都寫過議論文,“駁論”對邏輯表達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你先要把對方的觀點複述一遍,再逐一批判。

但實際效果上,常常觀眾聽了前半段,咦,這個觀點很對啊,就跑到對方的立場上,你等於在幫對手宣揚主張。

而立論就不同了,就算觀眾不讚同你,也不會站到你的對立面,頂多是“繼續吃瓜”。

所以,要爭取“吃瓜群眾”的支持,就必須要不停地重複你的論點,拿出第三方數據、專家觀點、成功案例、市調結論等等不同證據。

前面說,說服領導還需要一些迂回的技巧,但說服“吃瓜群眾”一定要直接的承諾、堅定的斷言、簡潔有力的表達——

想想川普的說話方式,從來沒有小學生聽不懂的詞匯。

還要鼓動那些已經支持你的人站出來表態,往往一句話就行了。

很多人懷疑,“吃瓜群眾”無非是幫你說兩句好話,為什麽費這麽大的力氣去請求支持呢?

因為大部分做領導的,都很在意爭議方案的“民意支持度”,以減輕他的決策壓力。

不過,在會議現場,你能爭取到的“吃瓜群眾”的支持是非常有限的,這些功夫都是要平時做的。

如果你平時老是在不停地得罪同事,而對方卻擁有好人緣,那這一節的內容對你無效,唯一能拯救你的,就是你的領導。

所以,平時在職場上做人要給自己留後路,別以為領導支持你,你就立於不敗之地了。

一旦領導發現你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他本尊,你的命運等於控制在他一個人的手裡。

04小結

在律政劇中,經常有這樣的辯護策略:

一方的律師仔細研究該黑人法官之前的判例,發現此法官很反感控辯雙方因為他是個黑人,就故意擴大案件中的種族因素,法官會認為這是對他專業度的汙辱。

於是,律師在法庭辯論中,故意誘導對方律師走上“種族因素擴大化”的辯論策略,再利用法官的反感去贏得陪審團的心。

在職場上,被“反對派”的觀點激怒,或者被牽著鼻子走,都可能讓你對形勢產生誤判,忘了去爭取那些至關重要的力量。

最後總結一下本文提到的 “應對反對意見時,爭取支持力量”的幾個要點:

1. 決定你方案命運的力量,是你的上司和旁觀的第三方,比方案的命運更重要的是你的上司對你的看法。

2. 面對挑戰的第一件事是無視挑戰,再一次堅定地重複你的觀點,尤其是方案中的核心邏輯。

3. 任何挑戰從本質是說,都是對你的方案的一種肯定與補充,你完全可以“化挑戰為補充”

4. 方案有重大漏洞,要及時止損,不給對手擴大進攻的機會,更不能讓上司對你失去信任。

5. 面對質疑的升級,要立論,不要駁論,你要不斷拋出證據,給支持你的人以信心,防止他們沉默;

還要不斷強調自己的理由,去說服“吃瓜群眾”變成你的支持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