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子宮前位與子宮後位,教你如何分清?

備孕媽媽在做孕前超音波檢查的時候,檢查結果上通常會出現「子宮前位」或者「子宮後位」。

除了子宮前位,還有子宮後位,有些還寫著是子宮中位。

除了子宮位置不同,網上還在流傳,子宮後位不容易懷孕,這是真的嗎?

一、子宮位置怎麼看

我們知道,子宮是胚胎寶寶在媽媽身體裡面的房子。

子宮的位置,大致位於盆腔中央,在膀胱與直腸之間,並由兩側對稱性的韌帶和系膜等固定,但是其位置可隨膀胱與直腸的充盈程度或體位而出現變化

所以,有些時候我們能在自媒體文章中看到有備孕媽媽提到,上個月檢查還是「子宮前位」,這個月檢查怎麼就變成「子宮後位」了……

其實,這都是正常的,子宮的位置確實可能會變動。

我們常說的前位和後位,一般是指子宮的相對位置。如果子宮脫離中位,向前偏向膀胱則是前位,向後偏向直腸則是後位

簡單的示意圖,大概就是類似於這樣:

但是,不管是前位、後位還是中位,都是正常的生理位置

二、什麼是傾角&屈角?

有些備孕媽媽可能要問了,為什麼我的檢查結果上面寫的是「子宮前傾前屈」呢?

前傾和前屈說的是「傾角」和「屈角」。

傾角,是指陰道軸線子宮頸軸線的夾角,小於180°為前傾,大於180°為後傾;

屈角,是指子宮體軸線子宮頸軸線的夾角,小於180°為前屈,大於180°為後屈。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紅線和綠線的夾角就是傾角,小於180°就是前傾,大於就是後傾。

藍線和綠線的夾角就是屈角,小於180°就是前屈,大於就是後屈。

一般來說,最常見的子宮位置是輕度前傾和前屈位

當然了,後傾和後屈其實並沒有什麼問題,也只是子宮位置的一種形態。

三、子宮前位後位如何備孕

網路上關於「子宮後位」,最常見的說法就是子宮後位不容易懷孕。

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先需要了解一下另外一個知識點:「陰道穹窿」。

陰道穹窿,可以理解為陰道深處的一個小窪地,上下各有一個,上面的叫做前穹窿,下面的叫做後穹窿

有人把這個窪地稱為小池塘或者乾脆叫作「蓄精池」,因為射入的精子會流進這個「蓄精池」,隨後進入宮頸口,開始後續的征程。

當我們採用女下位時,精液會因為重力作用流入後穹窿;如果我們採用男後位時,精液更多的是流入前穹窿

一般認為,當子宮後位時,宮頸口會微微上翹,朝向陰道前穹窿。如果我們採用常見的女下體位時,宮頸口離後穹窿較遠,所以懷孕會相對困難一些,這也是建議採用男後位或者墊高屁股的原因

相反,如果是子宮前位,宮頸口略向下,朝向陰道下穹窿,採取女下位時更容易浸泡在後穹窿中,有利於精子進入宮頸口,所以說更容易懷孕。

另外,不管是前位還是後位,我們都建議同房後抬腿或者墊高,目的都是盡量避免精液流出,讓更多精子可以留在穹窿處,或者利用重力作用流入宮頸口,提高受孕幾率。

關於子宮後位,還要多說兩句。根據子宮後傾的程度不同,子宮後位分為Ⅰ、Ⅱ、Ⅲ度。

Ⅰ、Ⅱ度後位,屬於輕度後傾,一般不需要治療,正常備孕就好了。Ⅲ度的後傾會嚴重一些,常伴腰部酸脹不適,在經期這種不適感會加重。如果長期過度後傾,可能會引發痛經、月經不調、白帶增多等問題。

其實,子宮後位多與睡眠姿勢有關,流產後及長期仰臥睡眠的婦女,容易造成子宮後位。

想要改善後位的情況,建議平時睡眠採用俯臥或者側臥,也不要憋尿,因為充盈的膀胱也會把子宮擠向後側。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都明白了,其實不管子宮後位還是子宮前位,都是子宮的正常位置,不需要過於擔心。

即便是子宮後位,也並不意味著很難懷孕,按照我們傳授的小技巧,大家都會順利好孕的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