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堅定不移邁向更高水準開放

核心閱讀

開放,當代中國人心中深刻的發展記憶。

她是商場裡琳琅滿目的各國商品,她是大街上眼花繚亂的汽車品牌,她也是旅途中異國他鄉的獨特風光。40年間,擴大開放步履鏗鏘、一往無前,讓中國與世界深度交融,也讓中國人的生活面貌一新。

外貿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30兆元,實際利用外資創歷史新高,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亮相上海……2018年,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這個歷史節點上,人們欣喜地發現,中國高水準對外開放正在跑出加速度。

開放是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

開放是一個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部世界近代史,正是一部開放則進、封閉則退的發展史。工業革命以來,英國使人均產出增長1倍用了58年時間,美國花了47年,日本縮短為34年,韓國僅用了11年,其重要原因就是後起國家可以通過開放利用全球文明成果實現快速發展。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不僅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輪高水準對外開放為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給經濟全球化前景增添了亮色。

“實踐證明,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條件下進行。”進入新時代,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必然要求更高水準開放。

——更高水準開放能進一步倒逼改革。

2017年4月1日,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落戶瀘州,片區第一家公司開辦僅用了15分鐘。先行先試、敢闖敢乾,僅僅一年多時間,涉及川南臨港片區的141項試驗任務已推進實施139項,形成創新成果194項,其中22項創新制度全國首創。

從興辦經濟特區到設立自貿區,擴大開放不斷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探路。2013年至今,我國分四批建立了12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自貿區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形成一大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

“正是在擴大開放中不斷要求貿易和投資環境與國際接軌,才使中國有這麽大的吸引力!”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說。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排名顯示,中國從2013年的第九十六位快速上升至2018年的第四十六位。

——更高水準開放能進一步促進發展。

“很難想象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開設一個汽車工廠的全部程式!”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放開外資股比後的首個外商獨資項目,特斯拉上海工廠的進展速度讓公司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印象深刻。

從去年7月簽署項目投資協定,到今年1月汽車工廠正式開工,前後不到半年時間,刷新了一個超級汽車工廠建設的歷史速度,也見證了新時代中國對外開放的加速度。

進入新時代,對外開放越來越成為發展的必需品。

只有更高水準開放,才能找準自身國際分工定位。在全球化環境下,國際資源的配置具有流動性,開放能加速一國資源要素優化配置。

只有更高水準開放,才能滿足消費更新需求。“中國已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擴大開放能更好滿足多樣性、個性化、高品質的消費需求。”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說。

只有更高水準開放,才能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入世界各地的產品和創新成果,能促進本國企業主動參與競爭,加強交流合作,提升供給水準。”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姚枝仲說。

——更高水準開放能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

曾經,擴大開放是我們出口創匯的法寶,今天,擴大開放讓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

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貨物貿易進口國和服務貿易進口國,貨物和服務年進口值均佔全球1/10左右。“當前,我國的對外開放已由‘擴大出口為主’轉變為‘鼓勵出口和增加進口並重’,總體來看,較大幅度地提升進口總量有利於增強中國在世界經濟舞台的話語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認為。

綜觀全球,那些經濟強國往往也是進口大國。趙萍認為,這不是偶然的,裡麵包含著一定的內在邏輯:從產業結構看,經濟強國通過擴大進口可以在全球範圍優化資源配置;從人民福祉看,經濟強國可以購買性價比最高的產品,讓消費者享受物美價廉的消費福利;從貿易地位看,經濟強國往往消費市場巨大,可以利用強大綜合國力和市場需求在國際貿易中掌握更大話語權。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我國的高品質發展之路將越走越寬。

開放,當代中國人心中深刻的發展記憶。

她是商場裡琳琅滿目的各國商品,她是大街上眼花繚亂的汽車品牌,她也是旅途中異國他鄉的獨特風光。40年間,擴大開放步履鏗鏘、一往無前,讓中國與世界深度交融,也讓中國人的生活面貌一新。

外貿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30兆元,實際利用外資創歷史新高,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亮相上海……2018年,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這個歷史節點上,人們欣喜地發現,中國高水準對外開放正在跑出加速度。

開放是創造美好生活的現實需要

1月21日,海口日月廣場最新營業的離島免稅店裡,來自哈爾濱的遊客王凡淞正興致勃勃地挑選商品。“以前購買免稅商品只能去機場,時間緊、種類少。”王凡淞說,如今市內也有了免稅店,韓國化妝品、瑞士手錶、美國食品等各種商品應有盡有。

從走出國門“賣全球”到擴大進口“買全球”,中國主動擴大開放,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對經濟發展的新要求,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質優價廉,擴大開放提升生活品質。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一款心髒起搏器Micra引起人們圍觀,它只有膠囊大小,植入時患者無需開胸。“你看我現在這氣色哪像個病人?”在上海接受植入手術的莊老伯笑著說。

大幅下調部分化妝品、智能馬桶蓋、嬰兒尿布尿褲等消費品進口關稅,取消包括抗癌藥在內的28項藥品進口關稅……隨著開放大門越開越大,老百姓生活中質優價廉的商品也越來越多,中國消費者正經歷從“用得上”向“用得好”“用得起”的轉變。

——互學互鑒,擴大開放帶來文化交融。

近年來,國外一些精美的卡通片走進中國兒童的視野,中國孩子正與世界同步享受高品質的動漫產品。

“擴大開放打開了中國人的眼界,文化素養與品味也不斷提升。”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許穎說。

——共享繁榮,擴大開放造福各國人民。

全世界每賣出3輛車,就有1輛是中國人購買;中國城鎮家庭戶均消費生鮮客單價達15美元,年度購買頻次121次;中國已成為亞洲最大壽險市場,2017年全球新增保費中近八成源自中國市場……擴大開放,順應了中國人民要發展、要創新、要美好生活的歷史要求。

從瓜達爾港新機場到雅萬高鐵,從阿根廷聖克魯斯孔拉水電站到文萊淡布隆跨海大橋,中國工人揮灑汗水,在世界各地留下“中國印記”……擴大開放,也契合了世界各國人民要發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時代潮流。

堅定不移走好新時代開放之路

對外開放是一條通向富強的路,也注定是一條風雨兼程的路。今天,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波折,風險挑戰加劇。中國該怎麽辦?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當一些國家急於關門的時候,中國敞開大門,堅定不移邁向更高水準開放。

回首過去,開放中的風險挑戰需要正視,但並不可怕。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初,輿論普遍認為“狼來了”,擔心中國的弱勢產業難以承受外來競爭的衝擊。然而事實證明,中國入世吸引外資企業加快對國內市場的投資布局,形成“鯰魚效應”,推動了中國產業“與狼共舞”、加速成長。經過入世十幾年的磨礪,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面對未來,對繼續擴大開放也應當同樣擁有信心。

時下,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我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推動更高水準的對外開放。

——擴大開放的本領更強。我國已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能力今非昔比。

“近年來,中國資訊產業取得長足進步,實現了從跟跑、伴跑到局部領跑的跨越,更有實力到世界舞台上與一流企業一爭高下。”浪潮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孫丕恕說。

——擴大開放的心態更穩。從製造業到服務業,我國擴大開放的領域越來越廣,心態卻更加從容。

金融業常被視為開放的深水區。2017年以來,我國陸續宣布一系列金融開放舉措。“國內金融企業同外資金融機構同台競技,將有助於提升我們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陽光保險集團董事長張維功說。

——擴大開放的環境更優。對標國際先進水準,我國不斷優化開放的外部環境。

2018年12月25日,隨著《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8年版)》正式公布,我國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進入全面實施新階段,清單外所有市場主體“非禁即入”。“這表明我國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具備了與世界接軌的機制。”趙萍說。

當今世界,開放融通的潮流滾滾向前,經濟全球化不可逆轉。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我國現代化建設將不斷取得新成就。對外開放,這條認準的路,我們會堅定不移走下去!

《 人民日報 》( 2019年01月24日 02 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