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領紅包破產:群裡10個人9個托 微信詐騙比想象瘋狂

  微信詐騙比你想象瘋狂!領紅包破產群裡10個人9個托 

  來源:國是直通車

  “千萬現金紅包全網送!”“點點手指頭轉發就可以拿走現金大獎!”“某某企業十周年,老闆任性送錢了!”……各種誇張標題的“微信紅包”在微信群中流行開來。

  從微信安全中心近日公布的違規案例中可以看到,這種紅包與普通紅包不同,打開後並非是現金紅包,而是一個網頁鏈接。網頁顯示要收紅包首先需要在多個微信群中分享該紅包鏈接,為了顯示紅包的“真實性”,網頁下方還往往附帶著“某某網友已成功提現××元”的字樣。

  實際上這種外鏈紅包多為行銷廣告,目的就是為了誘導用戶轉發紅包自帶的網頁鏈接,用戶可直接選擇舉報。但也有騙子待你分享後依然不會放過你,還會繼續誘導用戶參加“優惠充值活動”,其結果往往充值是假,騙錢是真,而且在這過程中,一旦用戶填寫了手機號碼等資訊,還可能因此暴露個人隱私。

國是直通車  侯雨彤 製圖國是直通車  侯雨彤 製圖

  一樣的陷阱 不一樣的“餡餅”

  圍繞外鏈微信紅包,騙子的手法層出不窮。近日就有網友反映,自己花了幾百塊買回一塊不會走、還掉色的手錶,其起因還是因為“微信紅包”。

  據這名網友反映,其在微信群中點開與上述描述相同的含有外鏈的微信紅包後,顯示自己有三次抽獎的機會,抽獎後發現自己“幸運地”中了一款價值千元的名牌手錶,但是需要支付幾百塊的獎品包裝費以及運費。支付後,收到的卻不是名牌手錶,而只是一塊不值錢的壞表。

  “所有人只能而且肯定會抽到價值千元的名牌手錶,這都是後台程式設定好的。”溫州市反詐中心林內樂警官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採訪時表示,這裡才是詐騙的開始。“獎品包裝費、運費、物品保價費、保證金等一系列你看似都合理的額外收費,其實都是網站盈利的重點,而最後用戶也肯定會收到手錶,但是這種手錶一般人都能看得出來屬於街邊20元店內的小商品,這時候用戶才會大呼上當,其實這也是騙子規避詐騙,轉而導向商業糾紛的一種手段。”

  林內樂進一步指出,這種點開後無法直接領取現金,而是跳轉成網頁鏈接,誘導用戶轉發的紅包危害極大:

  首先,誘導轉發,用戶無形中為騙子做了“廣告”。騙子借助微信群及朋友圈的力量,通過轉發成幾何倍數地在微信用戶中流轉,無差別擴大受害者範圍;

  其次,此類行為還會讓不法分子收集到微信用戶的真實資訊。林內樂解釋說:“現在通訊網絡存在詐騙黑產業鏈,這種資訊會被賣給成千上萬實施通訊網絡詐騙的犯罪份子,繼而用戶會頻繁接到各式各樣的詐騙電話、簡訊及鏈接,造成用戶的再度受害。”

  最後,此類中獎騙局也為立案增加難度。此類行為通過真實發貨,只是貨不對口,規避法律的打擊,一般受害者也會因損失小而選擇不報警,為基層派出所辦案造成困難。

  不僅收紅包有風險 發紅包的也要小心!

  發30返60、發500返1000,在群裡發紅包還能獲得雙倍返還,這樣的“好事”要小心其中暗藏陷阱。

  惠東警訊日前披露的一起案件中就透露,市民李先生被拉進一個紅包群,群主稱群成員發紅包就可獲得雙倍返利,隨後群成員也陸續在群中曬出自己返利成功的截圖。李先生隨即心動,也給對方發了20元和40元的紅包,獲得返利120元。

  嘗到甜頭的李先生隨後拉好友一起參加,但是群主以名額已滿為由,讓其參加發300返1500的活動。之後又以數額有誤、好處費、解凍費等為由共騙取2250元。

  對此,林內樂說:“此類返利的行為最近在QQ群,微信群非常流行,一些詐騙分子通過建立所謂的紅包群,其實群裡面10個人9個托。另外詐騙分子還會通過偽造一系列的轉账記錄來增強真實性,誘導受害人步步踏入陷阱,在受害者發了大額紅包後,對方會直接拉黑,或者以系統卡頓未收到為由讓受害人繼續轉账或者發紅包造成更多的損失。”

  林內樂提醒道:“此類詐騙屬於典型的貪小便宜類的詐騙,天上掉餡餅這類的事情其實只要你做到不輕信不轉账不理會,就會沒有市場。如果真的上當受騙了,要及時撥打110報警。”

  發現被騙 及時報警 0元案件也一樣會受理!

  值得注意的是,遭遇以上兩種紅包詐騙手法的當事人,如果受騙金額較少,通常會認為不值得報警處理,或認為即便報警也不會被受理。然而實際上,哪怕涉案金額是0元的案件,警察機構也是受理的。

  警察部特邀刑偵專家、寧波市反詐中心夏琳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採訪時表示:“警察機構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堅持零容忍,對詐騙不成功的案件也是受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獲取詐騙案件線索,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開展及時、有效地打擊。”

  而對於類似詐騙資訊存在疑慮的,夏琳指出,市民可以向當地警察機構或反詐騙中心谘詢具體情況,以免上當受騙。

  夏琳提醒市民,一旦發現自己被詐騙,應當立即向所在地警察機構報案,及時將被詐騙時間、被詐騙金額、轉账時間、與詐騙分子聯繫方式、詐騙分子使用的账號(例如:銀行账號、微信账號、支付寶账號等)提供給警察機構,便於警察機構有效開展相關調查和追贓工作。

  “切勿盲目在網上尋找維權管道,以免再次被騙。”夏琳說。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謝海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