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做了父母,需要有儀式感的愛,孩子更有安全感

1

你有沒有讓孩子明白,我們不僅僅是父母,我們也是夫妻。

很多爸媽覺得孩子小,不會明白夫妻是什麽。

對啊!就是因為孩子小,不明白。

所以更要你示範給孩子看,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看到。

而不是讓孩子一直覺得,媽媽就是她的,爸爸反而是自己的敵人。

 

有一位媽媽跟我交流說,兒子8歲多了,每天晚上還要粘著自己睡覺。

而且一看到爸爸就拳打腳踢,不準爸爸進臥室。

還跟爸爸說,“媽媽是我的,誰也不準跟我搶。”

爸爸每次要等孩子睡著後才能跟媽媽靠近一點。

 

原來她自從有了孩子,就開始跟丈夫分開睡。

剛開始時哺乳期,孩子放在自己身邊。

後來孩子戒奶了,又覺得孩子小,自己帶著。

一直到了上幼稚園,結果發現孩子更離不開自己。

所以晚上又繼續帶著一起睡。

那時候爸爸還能在旁邊睡著。

可孩子大了一點,開始嫌棄爸爸,不準爸爸跟媽媽一起陪他睡。

 

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的排位,常常能看出一個家庭的狀況。

在很多家庭裡是這樣的。

孩子的需求高於一切,一切以孩子為中心。

所以睡覺的時候,媽媽幾乎就被孩子“霸佔”了。

而爸爸呢,往往一個人睡。

 

表面上看,這樣挺好的。

因為分開睡好像能睡的更安穩。

爸爸們也不會被吵鬧的孩子煩擾。

因為孩子晚上上廁所或者喝水,陪孩子起床的往往是媽媽。

所以爸爸顯得可有可無。

睡在臥室裡打鼾,沒得到一個幫助,反而被鼾聲吵得不好睡。

 

分睡,成了很多家庭頭疼的事。

有一位媽媽說,剛開始跟兒子說分開睡。

沒想到5歲的小家夥哭著說,“媽媽,你們兩個人睡,我卻只有一個人睡,我晚上一個人怕,我要你陪我。”

“你都是小小男子漢了,要學會一個人睡了啊!寶貝”

“不行,那爸爸還是大男子漢,為什麽不能一個人睡呢?”

聽到這句話,她就不知道怎麽回答了。

而且兒子還會說很暖的話,“媽媽,你是我最愛的人!”

媽媽聽到這句話,常常瞬間心軟。

2

有了孩子,更要記得好好相愛。

要讓孩子知道我們不僅僅是父母,我們也是夫妻。

 

愛,一定要有儀式感。

不能總是被家庭的瑣事牽絆,一定要努力創造機會。

在過節的時候,可以挑一個溫馨甜蜜的地方進餐。

哪怕帶上這個小燈泡也沒事。

 

記得去年七夕的時候,我們去了一家不錯的自助餐廳吃晚飯。

玫瑰花和紅酒,還有甜蜜的音樂,當然還有很多幸福的戀人手拉手。

小家夥肯定感受到了不一樣感覺。

那天特別聽話,像個小紳士一樣。

 

“你知道今天是什麽節日嗎?”

“不知道呢!是誰的生日嗎?”

“今天是屬於爸爸媽媽的節日,是我們中國的情人節,你將來長大了,也會跟你老婆一起過的。”

“我老婆!哈哈,我還小呢!”

“但是你今天吃的可不少呢。”

小小的吃貨,趁著這節日好好地吃了一頓。

可更大的收獲應該是讓他看到了爸爸媽媽的節日。

 

所以,讓孩子明白除了生日、兒童節,原來,爸爸媽媽也有自己的節日。

這非常重要。

 

我們還喜歡帶著兒子一起去我們相戀的大學遊玩。

走在熟悉的林間道上,在熟悉的食堂、宿舍、圖書館前經過。

在湖邊喂魚,或者在草地上奔跑。

跟他講我們讀書時的故事。

冬天在大雪裡撐著傘在山間賞雪,然後在石板桌上寫下自己的名字。

這樣的時光裡,孩子能感受到我們臉上的笑容和愛意。

 

有了孩子,千萬別忘記給愛加點餐。

婚姻裡,孩子不是維系婚姻的紐帶。

但好的婚姻,卻能給孩子帶來幸福甜蜜的感覺。 

3

而且父母的婚姻狀況,真的會影響孩子擇偶。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很多女孩擇偶時會有這樣的模式。

假如父母關係很好,女兒喜歡找和父親同一類型的男朋友;而父母關係不好,女兒就喜歡找和父親不同類型的男朋友。

在一些家庭裡,媽媽強悍,爸爸軟弱,家庭失衡下長大的孩子,真的不會幸福!

很多女生會一直對自己說:最不想嫁的,就是我爸那樣的男人。

你看他被我媽訓的一聲不吭,哪裡有男子漢氣概。

又愛喝酒打牌,讓我媽操心,挨罵也是活該。

 

那些父母離異而且跟著母親一起長大的女孩,往往對男人不信任甚至懷有敵意。

因為很多夫妻離婚後,把另一半否定地一文不值。

甚至當著孩子的面大罵或者抱怨。

結果孩子也別卷入這不幸之中,站在撫養自己的這一方,去痛恨另一方。

 

千萬不要因為另一半的行為,否定他們是孩子父母的身份。

因為能承認彼此的位置,也承認對方的父母身份,這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身教,也是莫大的祝福。 

4

家庭關係的平衡跟其他的關係不一樣,它不在於外在的衡量,而在於內在的情感。

 

特別是3~6歲的孩子,他們沒有什麽外部評價體系,他們不在乎物質條件怎樣,也不會拿這些來衡量父母的價值。

 

如果有孩子因為父母掙錢而嫌棄父母,或者跟同學比較物質條件。

那也是父母無形中教會他的。

 

我們的一生,都要經歷兩個家庭。

一個是我們出生和成長的家庭,那個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的家,還有一個是我們成年後自己組建的家,第一個家庭叫做原生家庭。

 

那我們這一生受哪個家的影響最深?

其實只要反思一下我們自己,就能感受到。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

在這個家庭裡,我們的行為習慣、價值觀都受其影響形成。

 

如果你給孩子看到的是愛,那他也會接收到愛。

我們有很多的父母,以為不跟孩子講,孩子就不會知道。

其實這是自欺欺人。

一個家庭的氛圍,常常就如同一個氣象系統。

晴天還是雨天?刮風還是起霧?

家裡的每一個人都會感受到。

而孩子尤其敏感。

 

就好像前幾天我們吃晚飯的時候。

我又跟老婆說起了老家的一些事。

最近一兩個月,我們為了這些事爭論了不少。

成為飯後談論的主要話題。

 

之前兒子每次都不插嘴,在一旁吃著。

可這次他看到我們倆又談起。

就說了一句:“為什麽你們總是說這些事?”

當時我們就很詫異。

因為我們以為這些事不是他感興趣的,都是一些大人之間的事。

沒想到他也聽得仔細了,哪怕並不明白。

 

讓我更加感覺到孩子的厲害之處。

而且,他的心裡肯定還藏著很多很多我們這個小家庭的秘密。

有多少是關於我們的,又有多少是甜蜜的呢?

也許在於父母,是不是夠努力,是不是夠相愛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