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第15屆武術世錦賽在滬落幕,“上海標準”成辦賽範本

記者 | 羅盈盈

從中國選手湯露在套路女子南拳比賽中摘得首金開始,第15屆世界武術錦標賽在五天賽程裡,陸續決出了26項套路比賽和18項散打比賽的獎牌歸屬。

10月23日晚上,這場武林盛宴在上海閔行體育館舉行閉幕式,部分冠軍運動員代表再度登場,宣告賽事圓滿落幕。

自從1991年首屆武術世錦賽以來,中國此前已經5次舉辦該賽事,是舉辦次數最多的國家。但中國上一次承辦武術世錦賽是在2007年。這是武術世錦賽時隔12年再次回到中國,首次落戶上海。

上海作為本屆世錦賽的主辦城市,在技術水準、賽事組織、安全保障和媒體宣傳等各個方面都創下新的典範,展現出“上海服務”和“上海文化”的品牌建設與發展。

國際武聯執行副主席吳廷貴對此作出高度評價,“本屆世錦賽完成了很多過往從沒做到的事,賽事組委會所有的投入、努力,每一個過程、細節,都比以往各屆更好。”

圖片來源:上海體育

作為一項奧運候選項目,武術運動的發展迅速。本屆世錦賽參與人數創歷史之最,來自102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餘名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官員和嘉賓相聚上海。

“參賽隊之多出乎意料,”吳廷貴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過往歷屆武術世錦賽從最多8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參與 ,上升至102個國家和地區,“這是對武術運動普及推廣工作的肯定,也是本屆武術世錦賽強大吸引力和影響力的最佳佐證。”

在這次比賽中獲得金牌的有13支隊伍,獲得獎牌的有30余支隊伍,不少隊伍取得進步,湧現一大批有潛力的年輕運動員,多元化趨勢顯現。

過往,在國際武術大賽佔有較大優勢的中國隊,本次大賽的領先優勢正在減弱——散打項目,伊朗隊獲得的金牌數超過中國,位居第一,中國隊在套路比賽中也不再出現大包大攬的情況。

據了解,作為賽事主場館,閔行體育館提前一年開始進行改造升級。散打、套路兩大項,分別在兩座相鄰的場館獨立舉行,這樣的做法史無前例。

除了按照慣例設置主館和訓練館,閔行體育館還設置了18處戶外功能帳篷,這些帳篷承載著運動員熱身、放鬆、存放器械以及檢錄等功能。

賽事組委會在醫療保障等方面進行了細致安排,開辟醫療綠色通道,在定點醫院提供專門的醫療空間和服務。據了解,整個賽事期間,醫療保障部接診患者近90人,送至定點醫院8人,快速有效的反應得到參賽隊好評。

“武術世錦賽是全球最高級別的武術賽事,上海堅持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準,向世界呈現一屆精彩、卓越的武術盛會,”上海市體育局局長徐彬說道。

本屆武術世錦賽,歷史上首次對外公開征集吉祥物,首次設立創意集體項目,首次將散打的金牌日提前到第二個比賽日。

除此之外,本屆世錦賽首次引入市場化運作機制開發賽事的商業權益,組委會委託盛力世家公司負責賽事的商業權益開發工作,通過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等渠道向全社會推介武術賽事,招募的讚助及合作部門達7家。

本屆賽事的獎牌創意取自於上海的特色建築,以上海石庫門和外灘為造型,“金”與“漢白玉”材質組合,將上海文化與武術世錦賽精神結合在一起,獎牌背面則是國際武術聯合會會徽。

賽事獎牌。圖片來源:上海體育

國際武術聯合會秘書長張秋平表示,上海世錦賽形成許多辦賽模式和經驗,這些“上海標準”將成為一個可以被傳遞下去的優良範本,形成文字資料之後,提供給未來的世錦賽辦賽方。

“上海辦賽事有很多的經驗,很好的模式。國際武聯目前在成長之中,上海的很多方法能夠融入進來,未來成為辦賽的一些借鑒,”吳廷貴表達同樣的觀點。

另外,在開賽前舉行的國際武術聯合會代表大會上,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苟仲文“接棒”於再清,當選為新一任國際武聯主席,他表示,將在全世界推廣好、普及好、發展好武術運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