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於我自己

錢理群老師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從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魯迅、周作人研究與現代知識分子精神史研究。本文選自魯迅的散文詩《影的告別》,以及錢理群老師的解讀。

“影”極為獨特,它既不屬於黑暗,也不屬於光明。魯迅筆下的“影”,將離開主人,將彷徨於無地,沉沒於黑暗。錢理群老師寫道,在這生命黑洞裡,有一種更內在的、本質的光明,一個充盈著黑暗的光明。

《影的告別》

文 | 魯迅

人睡到不知道時候的時候,就會有影來告別,說出那些話——

有我所不樂意的在天堂裡,我不願去;有我所不樂意的在地獄裡,我不願去;有我所不樂意的在你們將來的黃金世界裡,我不願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樂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隨你了,我不願住。

我不願意!

嗚呼嗚呼,我不願意,我不如彷徨於無地。

我不過一個影,要別你而沉沒在黑暗裡了。然而黑暗又會吞並我,然而光明又會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願彷徨於明暗之間,我不如在黑暗裡沉沒。

然而我終於彷徨於明暗之間,我不知道是黃昏還是黎明。我姑且舉灰黑的手裝作喝乾一杯酒,我將在不知道時候的時候獨自遠行。

嗚呼嗚呼,倘是黃昏,黑夜自然會來沉沒我,否則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現是黎明。

朋友,時候近了。

我將向黑暗裡彷徨於無地。

你還想我的贈品。我能獻你甚麽呢?無已,則仍是黑暗和虛空而已。但是,我願意只是黑暗,或者會消失於你的白天;我願意只是虛空,決不佔你的心地。

我願意這樣,朋友——

我獨自遠行,不但沒有你,並且再沒有別的影在黑暗裡。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於我自己。

首先這個題目給我們帶來奇異之感,每個人都有影子,但你想過你的影子有一天要和你告別嗎?你的影子和你告別又是一個什麽情景呢?他以什麽理由、什麽姿態來和你告呢?這就提出了一個人的形和人的影的關係問題。其實形影關係是一個古老的哲學命題,在魯迅這裡就有了一個獨特的創造,影和形的關係是什麽?影和形象徵著什麽?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解讀。這裡談談我的理解。

我認為魯迅筆下的“形”有兩個特點:一是群體的存在,二是按照社會規範的常規、常態去生活的。這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形”的存在狀態。

而“影”相反,也有兩個特點:一是個體的存在,二是現行社會規範的反叛者,是異端。這樣一個個體的、現行規範的反叛者必然要向按照常規常理生活的群體的“形”要告別。什麽時候告別?“人睡到不知道時候的時候,就會有影來告別”,這句話給人以做夢的感覺:確實,夢到最深處,就不知道時間,影就出來向你告別了。

說出那些話──

有我所不樂意的天堂裡,我不願去;有我所不樂意的在地獄裡,我不願去;有我所不樂意的在你們將來的黃金世界裡,我不願去。

然後你就是我所不樂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隨你了,我不願住。

我不願意!

嗚乎嗚乎,我不願意,我不如彷徨於無地。

這短短的五個小節裡,用了十一個“我不願意”。

“我”,這是一個強大的主體;“不”,這是一個無條件的、無討論余地的拒絕。首先震撼我們的是“我不”,這樣一個強大的獨立的主體,無條件地拒絕什麽?首先宣布“不樂意的在天堂裡和地獄裡”,這個“天堂”和“地獄”是人們所生活的現實世界,在有的人眼裡是天堂,在有的人眼裡是地獄,而不管是地獄天堂,我都不願意,要拒絕的首先就是這個現實世界。

然後又進一步拒絕“你們將來的黃金世界裡”,對人們所許諾的、未來的美好黃金世界“我也不願意”。最後,連你生活在既定的秩序裡、既定的原則裡的規範群體,我也拒絕。所以這個“拒絕”是徹底,對已有的一切的拒絕,對既定的一切的拒絕。從根本上這是對“有”的拒絕。

魯迅

“嗚乎嗚乎,我不願意,我不如彷徨於無地”。這裡又提出了兩個概念。一是“無地”,“無”是對“有”的否定。一是“彷徨”,表達的是生命的一種流動不決的狀態,是一種流動的生命,和前面講的“我不願住”中的“住”是不一樣的。這裡有兩對對立詞,“無”與“有”,“彷徨”與“住”。

我拒絕“有”而選擇“無”,拒絕“住”而選擇“彷徨”。我的生命將永遠存在於“無”當中,處於流動不居的狀態。

那麽,我是誰?“我不過一個影”,一個從群體中分立出來的、從肉體狀況中分離出來的精神個體的存在,我“要別你而沉沒在黑暗裡了”。

我(影)將遭遇什麽?

“然而黑暗又會吞並我,然而光明又會使我消失”。這裡用了兩個“然而”,寫盡了影的命運:我是反抗黑暗者,因此黑暗會吞並我;而且我的意義就在於和黑暗反抗,一旦黑暗消失、光明真正到來時,我也就消失了。

所以“影”既不屬於黑暗,也不屬於光明。

那還有什麽選擇?或許可以“彷徨於明暗之間”?但我不願意,這樣的折中、妥協的生活,是我不想、不能選擇的,我要追求生命的徹底的狀態:“我不如在黑暗裡沉沒”。

拒絕了一切之後,最終選擇了“在黑暗裡沉沒”。

那麽,什麽時候走進黑暗?“然而我終於彷徨於明暗之間,我不知道是黃昏還是黎明”。搞不清楚我的處境是什麽,是黃昏還是黎明?“我姑且舉灰黑的手裝作喝乾一杯酒,我將在不知道時候的時候獨自遠行”。這裡描繪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自我形象:“舉灰黑的手裝作喝乾一杯酒”。這也是我留在這個現實世界的最後一個形象。然後毅然決然地在“不知道時候的時候獨自遠行”。

但又有了問題:選擇什麽時候獨自遠行?“嗚乎嗚乎,倘若黃昏,黑夜自然會來沉沒我,否則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現是黎明”。這又回到前面的困惑,黃昏後面是黑暗,將把我吞沒;黎明之後是白天,也會把我消:連什麽時候走、怎麽遠行也都感到困惑。

不管怎樣,“朋友,時候近了”,總得有一個選擇,總得走,“我將向黑暗裡彷徨於無地”。

臨行之前,又有個問題:要不要留點什麽東西?“你還想我的贈品。我能獻你甚麽呢?無已,則仍然是黑暗和虛空而已。但是,我願意只是黑暗,或者會消失於你的白天;我願意只是虛空,絕不佔你的心地”。這裡連續出現了兩個“願意”,和前面說的“我不願意”形成對比,我願意什麽?“願意只是黑暗”、“願意只是虛空”、“絕不佔你的心地”。

從文章開頭到這裡經歷了一個過程,開始拒絕已有的一切,最後選擇黑暗。

選擇黑暗的結果又如何呢?“我願意這樣,朋友——我獨自遠行,不但沒有你,並且再沒有別的影在黑暗裡。”在獲得真正的孤獨的自己以後,就發生了轉換:悲觀到極端,完全被黑暗沉沒,我就獲得了黑暗,“那世界全屬於我自己”。也就是說,我獨自承擔了黑暗的一切,黑暗的孤獨、空虛等等,我就獲得了一個更加廣大的、完全屬於我的世界:這才是生命中的“大有”,這才是生命的完成。從拒絕“有”進入“無”,然後由“無”進入更大的“有”:這樣的生命的黑暗體驗,是人生難以達到的、可遇不可求的。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黑暗體驗:獨自一個人,到高山上去,你會有極度的黑暗感;沉睡了,也會有被黑暗淹沒的感覺。這樣完全屬於自己的黑暗體驗,是生命的大沉溺,既不可言說,又是如此的安詳而充盈,如此的從容而自尊,如此的自信而尊嚴。你落入了生命的黑洞裡。但這是把所有的光明都吸納進來的黑洞,存在著一種內在的、本質的光明,一個充盈著黑暗的光明。

魯迅說過,他是愛夜的人,又說愛夜的人要有愛夜的眼睛和愛夜的耳朵。不是所有人都有愛夜的眼睛,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愛夜的耳朵。有了愛夜的眼睛和耳朵,就會感受生命黑洞裡無限光明和無限廣闊,而且這個世界僅僅屬於自己。這是怎樣的生命境界!

《影的告別》裡就講了三個東西:一是你拒絕什麽:“我不願意”;一是你選擇、承擔了什麽:“我願意”;最後,你又獲得了什麽:“那世界全屬於我自己”。這都是基本的生命命題。而最終做出怎樣選擇,承受什麽命運,又是我們(包括本文讀者)自己的事。

文字|內容選自《細讀魯迅》錢理群 著,北京出版社

圖片|來源於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