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病從鼻入!挖鼻孔增加肺炎風險 鼻毛不要拔

編者按: 「身體健康是革命的本錢」,但是,在繁忙的生活中,大家往往是忙於工作,急於應酬,卻忽略了身體健康這塊風水寶地。其實,平時稍加註意,提早預防,健康就在我們身邊。人民健康網推出《「健」識早知道》專欄,專為你收集整理平時忽略的健康知識,做您的健康智庫,同您一起將健康進行到底!

挖鼻孔增加肺炎風險

人們常說「病從口入」,英國科學家最新發現「病從鼻入」——挖鼻孔也會患上肺炎。

英國利物浦熱帶醫學院研究員維多利亞·康納博士及其研究小組對40名成年參試者進行肺炎細菌在人體皮膚上的傳播過程試驗。參試者被隨機分為4組,每組10人,各組均接受肺炎細菌通過手指傳播的測試。參試者用沾上了肺炎細菌的手指挖鼻孔或者將鼻子湊近聞被肺炎細菌汙染的手指。結果發現,挖鼻孔或揉鼻子時,肺炎細菌傳播數量最多,傳播速度最快。

康納博士表示,肺炎球菌感染是全世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據估計,每年因此死亡的5歲以下兒童就多達130萬。新研究首次證明肺炎細菌可以通過皮膚和鼻腔傳播。歐洲呼吸學會會長托拜厄斯·韋爾特教授建議,為降低肺炎球菌等病菌的傳染概率,必須進一步提升大眾保持雙手衛生的習慣和控制感染的自我意識。人們在與免疫系統功能低下的孩子、老人及癌症等慢性病患者接觸時,一定要注意保持手部衛生,並盡量避免與肺炎高危人群共享食物、飲料和手機等物品。 【詳細】

鼻毛要剪不要拔

鼻黏膜是人體一道極為重要的保護屏障,許多「常駐」在人體表面的細菌,正是因為這道防線才無法進入體內。平時經常拔鼻毛、摳鼻子,易導致鼻腔黏膜受損,使得周遭的細菌「趁虛而入」,造成感染和一系列疼痛癥狀。出現癤腫後不及時醫治,不但會出現膿點和疼痛感,嚴重時細菌進入血液循環,可引起敗血症,有生命危險。鼻子位於「面部三角區」,感染後可能引起顱內感染,導致嚴重後果。

如果鼻毛過長影響美觀,可以用消毒過的小剪刀適當剪短,剪的時候保證光線充足,小心不要傷到鼻子;也可以用專用的鼻毛修剪器。 【詳細】

挖鼻屎對身體有幾大危害

挖鼻屎向來被人們看作一種不雅的舉動,以至於在很多場合,挖鼻屎的人總會遭到嫌棄。但是挖鼻屎可並非只有不雅那麼簡單。

1.影響形象:長期挖鼻孔會讓鼻孔擴大,鼻子變形。

2.鼻黏膜易受傷:鼻黏膜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手指頻繁、用力地摳挖,很容易使其受損或出血。而且有些出血可能是連續性的,要1~2周的時間才能完全恢復。

3.誘發感染:人的指甲縫裡會攜帶細菌,挖鼻屎時很容易把細菌帶入鼻前孔等部位,造成鼻腔感染,誘發鼻前庭炎、癤腫等。此外,不要認為只要不挖破就沒事,挖鼻屎本身對於鼻黏膜就已造成了輕微損傷。不僅降低了鼻腔的防禦功能,長久刺激會引發感染。由於在面部三角區,化膿性感染可能會經面前、眼上、眼下靜脈等進入顱內的海綿竇,引起海綿竇炎症,最終導致「海綿竇血栓形成綜合征」,如不及時治療,死亡率極高。

4.損傷鼻毛:鼻毛是阻擋灰塵和病原體進入人體的最後一道屏障。此外,還要提醒大家千萬不要亂拔鼻毛,否則不僅會降低抵抗力,還易使毛囊發炎。

要想清理鼻屎,可以用棉花棒蘸浸溫水來清洗鼻孔。而對於鼻孔裡的硬塊,可以用生理鹽水對鼻腔進行清洗,使其軟化,再用棉花棒清理;也可以塗紅霉素軟膏等油劑藥物進行濕潤後再清理。 【詳細】

鼻塞不通,先調肺氣

中醫認為,肺開竅於鼻,肺氣上接氣道直通於鼻,構成肺系。肺除主氣外,還司呼吸、助發音、主嗅覺。肺氣充沛,肺鼻協調,則肺系功能正常,對外可發揮抵禦作用,保護人體免受外邪侵襲,且能保持嗅覺敏銳。《黃帝內經》中說:「肺氣通於鼻,肺和(「和」指的是調和、功能健全)則鼻能知香臭矣。」因此,鼻的通氣和嗅覺功能主要依賴肺的作用,人的肺功能好,鼻竅就通暢,嗅覺也靈敏。

在中醫看來,鼻部不適多源於肺部病變引起,肺部病變也可因鼻部疾病引起。當肺的宣發肅降功能失常,或肺氣虛弱,人的免疫功能就會減弱,使鼻竅易感外邪。如肺氣虛者,會因鼻竅失養、鼻功能失健而導致外邪入侵,進而出現鼻塞、鼻癢、打噴嚏、流涕等癥狀。在臨床診療中,也常見到因鼻病遷延不愈,繼而導致肺疾的患者。如感受風寒的鼻塞者,會引發胸悶、咳嗽、咳痰不爽快等;過敏性鼻炎者,易出現咳嗽、氣短、乏力等不適 ;愛流鼻血者,可出現胸悶氣促、時有嗆咳等症。 【詳細】

鼻出血,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多少都曾碰見「流鼻血」的情況,這時總有人關切地告訴正流鼻血的人:「快抬高另一側的胳膊」、「仰頭」、「把衛生紙塞到鼻孔裡」……專家表示,其實這些處理方法都是錯誤的。更關鍵的是,流鼻血有時並非小事兒,而是很多疾病的早期表現之一。

全身性和局部疾病都可導致鼻出血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很常見的一個癥狀,既可以表現為一側鼻腔出血,也可以是兩側鼻腔出血,出血程度也差異較大。」山東大學第二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史麗說道,有些患者是擤鼻涕帶血或後吸鼻涕帶血,有的則會大量出血,甚至可能導致失血性休克。

據史麗介紹,兒童和青少年出血部位多在鼻腔前端,鼻中隔最前端的黏膜下有豐富的毛細血管聚集,成年人和老年人則多見於鼻腔後端,處理起來相對麻煩。「引起鼻出血的原因非常複雜,包括全身性和局部性兩種,很多時候,鼻出血是疾病的一種表現。」史麗說。

其中,全身性疾病包括:高血壓、動脈硬化,老年人更常見,因體內血管脆度增加導致鼻部易出血;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等血液系統疾病;長期使用抗凝藥物,例如支架手術後患者等,凝血機制遭到一定程度破壞;營養不均衡,平時攝入維生素較少;肝腎功能障礙等慢性病。

局部性原因則包括鼻外傷,過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竇炎,鼻中隔偏曲,鼻腔、鼻竇及鼻咽部腫瘤等,「例如鼻咽癌的早期癥狀之一就是患者後吸鼻涕中帶血。」史麗說。 【詳細】

反覆頭痛應該檢查鼻腔

有的患者經常出現頑固性頭痛,做過一些諸如頭顱CT、腦電圖、腦血流圖甚至頭顱核磁共振等檢查,但都沒有查出什麼問題,醫生建議做鼻腔的檢查(鼻部冠狀位CT掃描),這讓患者非常困惑。頭痛為什麼還要檢查鼻腔呢?

因為頭痛的病因非常多,病根並非全部在頭上,一些鼻源性的頭痛也較多見,但容易被忽略。所謂鼻源性頭痛,就是指鼻腔、鼻竇病變引起的頭痛,以鼻竇急性炎症最為多見,約佔全部頭痛發病人數的5%。其他如急慢性鼻炎、慢性鼻竇炎、萎縮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等均可引起頭痛。鼻源性頭痛一般都有鼻塞、流膿涕等鼻病癥狀,多為深部頭痛,呈鈍性或隱痛,無搏動性,白天較重。但也有部分患者無明顯上述鼻病的典型癥狀,容易被忽略。如果發現為鼻源性頭痛,需要到耳鼻喉科就診,予以相應處理治療後,癥狀可消失或得到明顯緩解。一般說來,鼻部疾病導致的頭痛都是可以治好的。 【詳細】

☆推薦閱讀☆

金秋10月吃啥最養生?這五種食物別錯過!

睡前兩小時是養生黃金期! 按三穴皮膚光澤

疝氣也會「歧視」人?一老一少易患疝

男女長壽原因不相同 養生保健各有重點

睡前兩小時是養生黃金期! 按三穴皮膚光澤

健康吃雞有五大要素!這些部位不能隨便吃

國慶節後綜合征怎麼破?這些妙招讓你"滿血復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