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數你懂 | 華為一騎絕塵 帶領國產手機挑戰蘋果三星

隨著華為2018年年報的公布,國內主要手機品牌在2018年的成績單都已揭曉。

華為2018年的消費者業務(手機)營收佔比達到了48.4%, 體現了它從“通信設備業務“到“手機終端業務”的重心轉移。這一結果也體現在了國內手機出貨量的排名上:2018年,華為佔據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榜單榜首。

2018年除了華為獨佔鼇頭,OPPO、vivo、小米等國產手機也在迎頭趕上,並且把國產手機的風潮複刻到了國際市場。五年間,出貨量榜單排名更迭,國內外的手機市場格局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華為是當之無愧的手機頭部製造商,2018年華為僅在國內的出貨量就破了億,還佔據了國內26.4%的市場份額,遙遙領先排名第二的OPPO。蘋果手機固然擁有大批的擁躉和明星級別的話題熱度,但是在具體的出貨量面前也只能敗下陣來:在下沉空間廣闊的國內市場,“價格”依然是消費者們考慮到的一個實際因素。

五年前,小米還佔據著國內市場出貨量的頭把交椅,這一局面在2016年被華為打破,而曾經的出貨量冠軍小米則陷入了產能的瓶頸,一直在五千萬上下徘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迅速崛起的OPPO和vivo,到2018年,他們已經分獲國內第二第三的銷量排名。

蘋果則是唯一能抗衡國產品牌的國際品牌;國際出貨量排名第一的三星在國內市場顯然遇冷,近五年來從未打入過前五的榜單。

敗走中國市場的三星,重心放在了印度市場上,龐大的印度市場幫三星佔據了手機國際出貨量的榜首。中國軍團顯然在國際上也很能打:華為、小米和OPPO在全球銷量前五位的榜單裡佔據了三席,其中華為和蘋果的出貨量已經非常接近。

近五年以來,全球手機出貨量榜單就像一組局勢反轉的接力賽,2015年還榜上無名的OPPO在隨後的三年裡實現了國際出貨量的飛躍:由1000萬部的出貨量猛增過億;三星和蘋果等大牌雖然還盤踞前二,但是出貨量出現了停滯。

雖說“手機”都是這些公司的王牌產品,但是手機業務在這些公司裡面的比重也是各不相同。三星大部分業務營收來自記憶體和顯示業務,華為也還在鞏固通信設備等硬體業務。

相比之下,蘋果和小米更顯示出了它們在手機和消費者業務方面的傾向。雷軍曾經坦言,希望小米能逐漸擺脫純手機制造商的標簽,向著”高科技公司“的目標進發,從小米的手機營收佔比來看,離這個目標還尚有一段距離。

回顧近三年各大手機旗艦機的起步價,不難發現手機價格整體上漲的趨勢,2018年蘋果發布的系列新品更是創下了旗艦機入門機型的價格新紀錄。

手機價格上漲的背後是材料成本增加、通貨膨脹、行銷導致溢價等原因,同時新設計和技術元素的增加也實實在地增加了研發成本。隨著5G通信和可折疊螢幕等新設計的面世,新一代的電子產品也即將迭代而來,你的錢包準備好了嗎?

策劃 | 騰訊科技 馬炯慧

編輯 | 數可視 薑柳

設計 | 數可視 何笠 郭浩波

欄目簡介:

“數你懂”系騰訊科技聯合數可視推出的全新欄目,旨在透過專業的數據可視化表現形式,幫助用戶快速、高效地解讀科技熱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