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皮膚紅腫瘙癢流黃水,吃藥了也反覆發作,醫生:濕疹

現在明顯可以看到濕疹患者變多了,和氣象有一定關係,氣象潮濕、多雨、悶熱,陰晴不定,加劇了皮膚病發作,很多患者都有這樣的癥狀:皮膚紅腫、瘙癢,越抓越癢越紅腫,皮膚甚至都潰爛流黃水了,這是怎回事?

這是濕瘡的癥狀,濕瘡在西醫叫法是濕疹,典型的臨床癥狀:皮膚、舌頭、指甲都會出現問題,像舌頭苔厚、苔黃、苔白、齒痕明顯,指甲有小凹窩、不光澤,等等,很多患者吃了很多葯,吃了停,一停就發作,反反覆復,不堪其擾,有法子治好?

西醫論:濕疹不能根治,和人體免疫有關,只能靠藥物維持。西醫常用的藥物有抗組胺藥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缺點很明顯,停葯了就會發作,產生極大的耐藥性。

中醫論:風、濕、熱邪為主因,急性濕疹多見濕熱之證,慢性濕疹多為虛實夾雜之證。現在的濕疹呈現了複雜多變的趨勢,如果患者用了西藥沒效果,改變治療思路,中醫畢竟博大精深,有望一搏。

備註:中醫(藥方)不是萬能的,不可能對每一個患者都適合,對症下藥,方能治病。

溫熱浸水淫型:主要以祛熱除濕

藥方:龍膽草瀉肝東加減

組成:黃芩10g、黃連6g、山桅10g、生石膏30g、龍膽草10g、柴胡10g、生地12g、當歸10g、車前子10g(包)、澤瀉10g

用法:每天一劑,藥水煎服,約煎成250ml,早晚分2次服。

脾虛濕盛型、血虛風燥型,大家如果要方子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中醫為什麼博大精深呢?因為治療方法多樣,食療(綠豆海帶粥、薏米紅豆煎、冬瓜湯可作輔助治療作用)、穴位注射、體針、電針、耳針、刺血、葯浴等。

這些中醫治療手段綜合運用,強強聯合,對治療濕疹又多了一份把握,所以治療疑難雜症,中醫比西醫更勝一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