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荷蘭皇家孚寶:上海是否可以複製鹿特丹港的成功?

【寫在前面】

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谘詢會議第三十次會議於10月28日上午9時在上海世博園世博中心開幕。

本次市長谘詢會的主題是:“新時代、新起點、新作為——新形勢下上海高水準對外開放”。

在當天會議上,上海市市長應勇作主題報告。應勇說,上海將推動國際運輸等領域開放,加快構築更高品質、更加開放的現代產業體系。

參會企業家對上海不斷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國際貿易、航運大都市的目標表示讚賞,並結合所在領域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荷蘭皇家孚寶集團 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艾爾克·霍克斯特認為,中荷兩國都有悠遠的港口發展史,其中上海是“一帶一路”建設下的重要樞紐,而鹿特丹是中國貿易通往歐洲的重要門戶。因此,上海可以借鑒鹿特丹港的成功經驗,進一步提升其在“一帶一路”建設下的中心城市地位。

同時,霍克斯特介紹了鹿特丹港如何找到自身的增長途徑,以及未來保持戰略地位的方式,希望能為上海進一步建設航運和貿易中心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以下為霍克斯特的觀點全文:

1. 簡介

人類的進步部分得益於技術、貿易和網絡的發展。農業、蒸汽機、疫苗和互聯網等技術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國際貿易促進了商品轉移以及知識和想法的交流,從而加深了人類對世界的了解。由於人類具有創建複雜網絡的能力,諸多城市組合成國家,而眾多國家又發展成為經濟區塊,繼而促進了現代金融和貿易的全球化發展。

中國和荷蘭充分展示了技術、貿易和網絡的發展成果。借助絲綢之路,中國將珍貴的商品運往歐洲和中東地區,同時帶去的還有醫學、哲學、天文學和農業領域的創新。如此一來,絲綢之路的沿線城市得以蓬勃發展,中國也因此聞名世界。另一方面,就全球化及創新發展而言,荷蘭也有其自身的獨特故事。在17世紀和18世紀,東印度貿易公司的崛起促進了荷蘭與亞洲之間的貿易往來。之後,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成為銀行業的樞紐城市,股票和股票交易所也應運而生。

如今,技術、貿易和網絡再一次塑造了中國和荷蘭的未來發展。中國頗有遠見地提出了“一帶一路”建設(BRI),並因此承諾對70多個國家的海上和陸地貿易路線進行大規模投資——這勢必會對全球文化、經濟和政治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由於荷蘭鹿特丹港是中國貿易通往歐洲的重要門戶,因此荷蘭也在“一帶一路”建設的涵蓋範圍內。目前,“一帶一路”對荷蘭的投資包括中國遠洋運輸集團(以下簡稱“中遠集團”,Cosco)收購了鹿特丹港Euromax-ECT碼頭35%的股權,並投資建設了成都-鹿特丹的國際鐵路線路。此外,2M航運聯盟在亞洲和歐洲之間推出了航運服務,而鹿特丹港是其第一個停靠港。

根據“一帶一路”建設做出的上述投資將為前幾十年的投資注入新鮮血液,而且其中一些投資涉及孚寶集團。1979年,中遠集團和孚寶公司投資組建了一家名為Cross-Ocean的合資企業(各佔50%的股權)——這是中遠集團在中國境外最早建立的一家合資企業,也是中國與歐洲公司共同建立的首批合資企業之一。基於這一合資經驗,在隨後的幾年中,中遠集團在其它歐洲國家陸續建立了一些合資企業。2005年,中遠集團和孚寶公司成立了第二家合資企業——中遠貨櫃運輸有限公司(Cosco Container Lines)——來代表中遠貨櫃運輸(上海)有限公司(Cosco Container Lines Shanghai).

鑒於這一悠遠的發展史,本文將探討上海應該如何提升其在“一帶一路”建設下的中心城市地位。為此,我們將分析鹿特丹港如何找到自身的增長途徑,以及鹿特丹港的成功經驗在上海港和上海市的可複製程度。我們的研究成果及建議基於以下方面:鹿特丹港及鹿特丹大學城市、港口和交通經濟中心專家提出的意見,以及我們作為世界領先的獨立儲罐公司所積累的專業知識。

2. 鹿特丹港的製勝因素

荷蘭僅有1700萬人口,但卻是全球貿易、天然氣和石油、海運業、創意產業、食品生產和技術等領域的國際巨頭。荷蘭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外國投資者之一,並且是中國商品抵達歐盟5.08億消費者的門戶——歐盟出口佔中國出口的很大一部分。鹿特丹港在上述領域起關鍵紐帶作用,因此是值得上海港研究的新課題。在本章中,我們將探討在過去及現在,有哪些因素鑄就了鹿特丹港的成功以及鹿特丹港如何發展成為全球能源和石化產品貿易的綜合中心。

2.1 鹿特丹港

鹿特丹市位於鹿特河河畔,始建於13世紀。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鹿特丹市的港口都非常之小且難以進入。19世紀,德國魯爾區走上了工業化發展路線,鹿特丹港便充分利用了因此而生的諸如對鐵礦石和石油等商品日益增長的需求。鹿特丹港開始大力擴建港口設施,並挖掘了新沃特韋運河(New Waterway Canal),將鹿特丹港和北海直接連通起來。儘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鹿特丹港遭到了嚴重破壞,但是它能根據新時代的要求重新發展,繼而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海港。

儘管鹿特丹港仍然是歐洲最大的海港以及世界第九大港口,但是已被蓬勃發展的中國港口所趕超。鹿特丹港不僅是乾散貨、液體散貨、貨櫃貨物和零件貨物的集運中心,還是一個重要的能源中心。鹿特丹港在約1億噸原油的吞吐和儲存方面發揮著主導作用,其中大部分原油被運往位於鹿特丹港、比利時和德國的煉油廠。此外,鹿特丹港還是一個石油分銷中心,其深水罐區能夠容納最大的巨型油船(VLCC)和其他超級油輪。

在過去幾年裡,鹿特丹港的發展從工業活動擴大至服務業。當地鼓勵構建一個充滿活力的生態系統,從而讓私營部門、政府部門和知識研究所合力為創新、網絡、效率、產品開發和政策制定貢獻己力。這一舉措改變了單個實體追求個人目標的現狀,並促使所有參與者基於共同利益來進行決策、大力創造和開展建設。這一舉措與更廣泛的荷蘭文化相一致——這種文化重視開放思想、創業精神、自由思考、與外界合作以及相互學習。正是這種思維方式促使鹿特丹港不斷自我發展,並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躋身於全球長官地位。

如今,鹿特丹港以其高效、可靠和致力於安全和可持續發展而聞名於世。作為一個綜合性港口,鹿特丹港將港口開發與工業發展和優質基礎設施建設結合起來:這些基礎設施將煉油廠、獨立儲罐公司、化工公司、貨櫃公司、轉運倉庫及發電廠聯通起來。憑借琳琅滿目的行業及相關的海運和航海服務,鹿特丹港打造了一個頗具吸引力的商業環境。此外,這種合作方式也促使鹿特丹港與鹿特丹市更加緊密地聯繫起來——鹿特丹市成為了鹿特丹港的大股東。這種緊密的關係使得城市功能和港口功能相得益彰,從而產生新的商機。

2.2 鹿特丹港在ARA港口區的發展

荷蘭希望與其他國家展開合作,建立網絡並共同創新。這一偏好也促使鹿特丹港與阿姆斯特丹港及比利時的安特衛普港進行大力合作。

阿姆斯特丹港在石油能源市場上起著主導作用,是一個國際汽油調和及貿易中心。為了提升其戰略地位,阿姆斯特丹港正在推動能源轉型、循環經濟和新技術開發。一旦通海關閘在2022年建成並投入使用,船隻便可隨時進入阿姆斯特丹港。此外,安特衛普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區,面積超過1.2萬公頃。拿破侖·波拿巴(法國皇帝)於1811年下令建造第一個關閘和碼頭。現今,安特衛普港在以下領域佔據重要地位:石油和化學品、乾散貨、滾裝貨、零件貨物、鋼鐵和林業產品。

阿姆斯特丹港、鹿特丹港和安特衛普港共同構成了ARA港口區——這是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液體散貨中心和貿易地,具體包括原油、汽油、柴油、生物燃料、液體化學品和食用油脂等液體散貨。此外,ARA港口區還是一個全球市場——它將全球客戶和服務供應商聚集起來,提供各種海運和航海服務。在北歐,由於ARA港口區地理位置優越、航海可達性良好、具有規模經濟及大量的市場參與者(從客戶到獨立的液體散貨碼頭)、服務高效且可靠性高,公司和貿易商都選擇在ARA港口區進行貿易。此外,ARA港口區還是倫敦洲際交易所(ICE Futures Europe London)的主要定價點。

2.3 未來鹿特丹港如何保持其戰略地位?

縱觀其發展史,鹿特丹港也面臨過困境、競爭以及千變萬化的全球格局。針對這些挑戰以及人類對氣候變化及新技術所帶來機遇的大力關注,鹿特丹港正積極關注以下三個領域以保持其戰略地位。

可持續發展和能源轉型

與中國一樣,荷蘭也面臨著氣候變化和能源供應安全的雙重挑戰。荷蘭政府正在與私營部門和研究機構展開合作,以過渡至更安全、更可持續的能源體系——包括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投資可再生能源和開發創新技術。這些舉措不僅可以降低碳排放並帶來更清潔的空氣,還可以為荷蘭能源解決方案挖掘全球發展商機。

由於當地的許多公司(特別是煉油廠和石化公司)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鹿特丹港熱衷於利用前述舉措。與此同時,這些公司也非常了解能源密集型生產工藝和二氧化碳減排措施。如此一來,鹿特丹港處於一個非常有利的位置,足以創造未來。鹿特丹港與其他合作夥伴展開合作,意圖開發能大力減少甚至消除工業碳排放的技術,以減少空氣汙染和有效利用原材料及殘留物,最終為《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 提供支持。

事實上,鹿特丹港是歐洲第一個實施液化天然氣加注規則和法規的港口,不管是槽車-船加注方案還是船-船加注方案。Gate terminal公司是孚寶公司與荷蘭天然氣基礎設施公司Gasunie共同建立的一家合資企業。該公司大規模進口液化天然氣,再出口到西北歐,並促使天然氣成為海運船舶、渡輪和卡車的清潔燃料。此外,鹿特丹港及其合作夥伴正在率先開發碳捕集與封存技術(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並建立了歐洲首個將塑料和混合廢料轉化為原材料的工廠,以將廢棄物轉化為化學產品。此外,鹿特丹港還參與了若乾項國家倡議,以便在可持續發電過程中生產氫氣。

數字化

自20世紀發明集成電路和採用個人電腦以來,數字化對港口運作和全球商品流轉產生了巨大影響。如今,最前沿的數字化技術包括機器人、人工智能、量子計算、飛速發展的數字設備、物聯網和大數據。

當前,鹿特丹港正與現有公司、初創企業、鹿特丹市以及諸多大學和其他港口進行合作,以大力採用這些技術。Pronto是一個港口呼叫資訊交流平台,能幫助呼叫鹿特丹港的船隻縮減等待時間。Avanti是一家海上航線規劃公司,能夠為客戶提供最有效的運輸路線。區塊鏈(Blockchain)也是鹿特丹港發展計劃上的一個重點項目。目前,鹿特丹港已經與鹿特丹市合力啟動了一個戶外實驗室,以尋找能源轉型和貨物流轉解決方案。鹿特丹港的公司(包括孚寶公司在內)熱衷於走在這些技術發展的最前沿。

創新與協作

組織產生經濟價值的能力部分取決於其創新能力。過去,組織將獨立進行創新,不與周圍環境進行合作。但是,要成功應對當今的複雜挑戰,我們必須進行開放式創新,與整個價值鏈中的所有合作夥伴共享知識和資源。考慮到這一點,鹿特丹港決定成為Port XL計劃的一個推動者。通過與孚寶公司等諸多企業以及安特衛普港和新加坡港進行合作,Port XL計劃加速了相關領域企業的創立,例如自主航運、區塊鏈、網絡安全和風能等領域。這些初創企業可以幫助應對各種海運挑戰,例如擁擠的港口、數據安全、供應鏈效率以及可持續發展。

3. 上海如何憑借“一帶一路”建設提高自身地位?

鹿特丹港是一個高效可靠的港口,也是海運、能源和物流技術的中心地區,特別是在建立了更為廣泛的ARA港口區之後。在上一章中,我們探索了該港口崛起的部分原因,也即鹿特丹港大力倡導合作、建立網絡和促進創新。在此基礎上,我們將探索鹿特丹港的成功經驗在上海的可複製程度,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背景下。

憑借其在中國海岸線、深海港口及內河港口中的優勢位置,以及作為世界最大貿易港口的戰略地位,上海港已經成為一個主要的海上貿易中心。然而,儘管其貿易量有可能呈現進一步增長,但是上海港本身不能給上海帶來任何實質性的變革。由於鹿特丹港與ARA港口區建立了互利關係並借此實現穩步增長,我們建議上海港也成為一個大系統的核心港口——該系統可將上海市及“一帶一路”建設有機聯繫起來。如此一來,上海港便可充分利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Shanghai International Energy Exchange)及上海國際商業中心的資源優勢。

可持續發展和能源轉型

作為最清潔、最靈活和最有效的化石燃料,天然氣是向更可持續能源體系過渡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中國政府和私營部門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並致力於促進天然氣的廣泛使用。目前,上海已成為亞洲天然氣貿易的中心城市,並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立了一家天然氣貿易中心。這一舉措將大力改善中國的天然氣供應安全,實現以市場為導向來定價,並幫助上海保障更清潔的空氣——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使用以液化天然氣或壓縮天然氣為動力來源的車輛取代以化石燃料為動力來源的車輛。

這些舉措的關鍵成功因素包括存儲能力的可用性、合理的氣體網絡、開放式管道體系、再氣化設施以及由獨立運營商運營的液化天然氣罐區。這些因素將提高資產利用率,為天然氣供應商提供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並刺激天然氣價值鏈中相關領域的公平競爭和積極創新。孚寶公司希望與當地天然氣公司合資建設創新的液化天然氣基礎設施,以為當地經濟做出貢獻——而這也正是我們在荷蘭、墨西哥和巴基斯坦所采取的舉措。

開放的商業環境

上海擁有開放氛圍和創業精神,這一點與荷蘭很相似。我們認為,上海可以在此基礎上,促進高水準合作、知識共享、合作關係和相互信任,從而打造一個更具吸引力的商業環境。這些因素可以為能源、可持續發展和數字化等領域尋求解決方案奠定基礎。2013年,上海設立了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朝創建開放商業環境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現在,上海可以考慮推出更多增值服務,例如加注、金融、海關保稅倉儲、放寬沿海貿易政策以及購買保險以降低風險和增加信任度。正如我們從ARA港口區發展史中學到的經驗一樣,如果結合明確的法規和有效的合規機制,這些服務可以提升信任度和透明度,從而提高整個上海港的吸引力。

港口和城市生態系統

鹿特丹港的成功部分取決於以下原因:該港口吸引了天然氣、石油、石化和海運公司的投資,並將這些公司與周圍地區的社會活動和經濟活動組合成了一個繁榮的生態系統。上海可以考慮采取相似的舉措,並整合目前相對平行的兩個發展方向:一是大力擴展航運、經濟、金融和國際貿易活動,二是大力發展上海市的生活功能和基礎設施,例如學校、大學、知識研究所、初創企業和人力資本。這將促使上海市和上海港互惠互利,提升二者對國際企業和國際貿易的吸引力,並加快創新。如此一來,上海市和上海港都將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佔據更為重要的地位。

4. 結束語及建議

上海港已然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海上貿易中心,也是更廣泛的“一帶一路”建設網絡的中心樞紐。鑒於此,上海港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在以下三個領域:

-可持續發展和能源轉型:重心是發展成為天然氣貿易中心,促進液化天然氣基礎設施的建設,提升能源安全,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和更清潔的城市空氣。

-一個開放、創新和高效的商業環境:提升信任度、鼓勵數字化合作、尋求應對空氣汙染和氣候變化等複雜問題的解決方案,並促進國際貿易。

-擴大商業生態系統的規模和範圍:吸引其他行業和服務,並將上海市和上海港整合為一個強大的生態系統。

我們已經見證了這一方法幫助荷蘭(特別是鹿特丹港)成功應對了激烈的競爭和全球化趨勢,並在全球佔據重要地位。我們相信,這一方法也將為更廣泛的上海地區提供支持,提升當地人們的財富和健康水準,並幫助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