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脘穴——緩解治療胃痛、腹痛、腹脹、嘔逆、反胃、噁心、食物中毒、燒心等

【中脘穴】位於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當臍中上4寸)。即:從心口窩到肚臍眼四寸的地方(也就是心口窩到肚臍眼中央)

【功能作用】聚集及傳導地部水液。

【中脘穴位的作用功效】

1、疏肝養胃、消食導滯、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且去眼袋、美容養顏、延緩衰老的作用;

2、緩解治療胃痛、腹痛、腹脹、嘔逆、納呆、反胃、食不化、治療慢性胃炎、胃潰瘍、黃疸、胃擴張等;

3、緩解治療腸鳴、泄瀉、便秘、便血、脅下堅痛、治療慢性肝炎等;

4、緩解治療喘息不止、噁心、痰多、咳喘、失眠、臟躁、癲癇、屍厥、子宮脫垂、蕁麻疹、食物中毒、治療燒心等。

【作用功效】中脘穴,健脾和胃、補中安神。

【臨床應用】現代常用於治療胃炎、胃痙攣、胃潰瘍、胃下垂、食物中毒、癲癇、精神病、神經衰弱等。

【中脘穴位配伍】

中脘穴配百會穴、足三裡穴、神門穴治失眠、臟躁;

中脘穴配膻中穴、天突穴、豐隆穴治哮喘;

中脘穴配梁丘穴、下巨虛穴治急性胃腸炎;

中脘穴配肝俞穴、太沖穴、三陰交穴、公孫穴治療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中脘穴配上脘穴、梁門穴(電針20分鐘)治膽道蛔蟲症;

中脘穴配陽池穴、胞門穴、子戶穴(針灸並用),治腰痛、痛經、月經不調(子宮不正);

中脘穴配氣海穴、足三裡穴、內關穴、百會穴治胃下垂。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治法原則】寒則補之留針或多灸,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艾灸方法】用艾條溫和灸中脘穴5~10分鐘,一天一次,可以治療頭痛、失眠、驚風。

【拔罐方法】用氣罐留罐中脘穴10~15分鐘,隔天一次,可緩解治療頭痛、黃疸、便秘等。

【刮痧方法】用角刮法刮拭中脘穴,以出痧為度,隔天一次,可以緩解治療腹脹、嘔吐等。

【點揉法】伸出雙手的食指、中指四根手指,四指併攏,點到中脘穴上,用力向下點,力度以自己能夠承受為準,堅持10秒鐘,鬆開,然後再點,再鬆開,直到癥狀減輕。

【掌揉法】用手掌掌心或掌根,放在中脘穴上,按揉。中醫講順時針為補、逆時針為泄,一般是指肚臍周圍,此處不必考慮順逆補泄。

特別提醒:中脘穴孕婦禁止按摩。

中脘穴還有美容的作用,而且還能讓你的臉色看起來很紅潤,改善面色,延緩衰老。

經常按摩中脘穴,可以促消化、促氣血,讓你的臉色看起來很紅潤,延緩女性的衰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