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6.2分的《安家》,值得吹嗎?

這幾天總有人問我,孫儷演的新劇《安家》好看嗎?

之前沒寫,是因為我想多看幾集,再來下結論。

今天來了——

這部劇的導演是安建,之前黃軒和楊穎主演的《創業時代》,就是他拍的,3.7分。

現在同期播出的還有黃軒和佟麗婭主演的《完美關係》,也是他拍的,評分也不行,只有4.1分,我也看了幾集 ,這幾天就寫。

這部《安家》的第一編劇是六六,她是國內的知名編劇了。早年跟滕華濤導演一起合作編劇過國產劇《蝸居》《王貴與安娜》等,口碑還算可以。滕華濤導演,大家還記得吧,《上海堡壘》就是他導的。

但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安家》的劇本並不是六六等幾個編劇的原創,而是買了日劇版權翻拍的。

原版劇名叫做《賣房子的女人》,2016年開播,是一部以房屋中介為主題,輕喜劇式的職業劇。

女主角是由日本女神北川景子出演的,氣質出挑,最重要的是利落有氣場。

我們的國產版,女主的選角已經算很理想了,是觀眾緣非常不錯的孫儷。

對於買房這件事,現在的日本人跟中國人的觀念不太一樣。

日本經歷過經濟泡沫,新一代的年輕人對身負債務很恐懼,所以他們大多寧願租房,也不買房。而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要尋求一種安定和歸屬感,租別人的房子,不能帶來這種感覺,所以,中國人寧願省吃儉用,也要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前幾年,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樓市很火爆,房價被炒的很高。那跟樓市相關的房屋中介,自然也是熱門職業了。這其中發生的事情,有趣又值得寫的就更多了。

但問題就在於,這部劇能深入了解把控國內中介的真實工作狀態,去深挖其中的故事,以及提出一點社會思考嗎?

答案是,很難。

之前楊穎那部同樣以中介為題材的《我的真朋友》,就是一個失敗範本。

而我在一口氣看了十幾集這部劇以後,很不巧,也再次得出了相同的結論。

電視開局的故事背景基本和日版是一樣的。

我們的女主房似錦(孫儷 飾 ),看看這角色名起的,仿佛就為賣房而生的。

她空降到一家業績萎靡的店面,主要目的是用自己的能力讓這家店重振輝煌。

在這個位於上海市區,名叫安家天下靜宜店的中介店面,房似錦遇到了男主,也就是原本的店長徐姑姑(羅晉 飾)以及他手下的員工小夥伴們。

故事便由此開始。

之前的大多國產職業劇,基本上是職業劇的外衣下的戀愛劇。而且非常的不專業,不真實,不接地氣,觀眾完全沒有代入感。

客觀來講,相比於之前的國產職業劇,這部劇還是有些進步的。比如劇中花了不少筆墨去體現不同中介品牌之間的門市競爭。

安家天下旁邊的小紅帽和阿拉丁,俗稱野雞中介,為了搞垮安家拐走客人無所不用其極。

抑或是房似錦這個鐵面無私努力派和徐姑姑這個和氣佛系人心派這兩種中介,對於從事房屋交易這一職業的理念分歧。

劇情也從店員王子健、小樓、九八五等人賣房的過程中,體現出了中介工作的辛苦。

為了能給客戶留下好印象,中介甚至要穿著西裝刷馬桶,給客戶打電話經常遭冷臉,遇上遠在國外的房主要日夜顛倒守著手機回信息等。

再者說,房似錦在賣房的時候,給宮蓓蓓打詩與遠方的感情戰,給老嚴夫婦打房子不等人的心理戰,都是常見的招數。

這些劇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真實的中介生活。

日劇 /《賣房子的女人》

但這部劇的優點也僅限於此了,其他的劇情我是越看越摸不到頭腦。

首先在主題內容上,這部劇非中介職場的部分幾乎是完全喧賓奪主。

設想一下,當你想要去向大家展示房屋中介這個職業的時候,看到的最多的應該是什麽?

我想無外乎幾個重要的點:整理自己的房源,客戶的情況,帶客戶看房,帶客戶簽約,是跟中介這個職業所相關的。

但是迄今為止(我追到了第16集),這些點實際上出現在劇中的分量卻不算多,甚至不到一半。

故事中最多的部分,是在展示眾中介們的人生故事以及日常瑣事。

我知道了——

徐姑姑到底是如何假離婚,又被老婆出軌當場捉奸的悲慘婚戀史。

房似錦從出生到大學的學費,都是誰交的。

門口阿姨多久來門市寄養一次狗,每次寄養幾小時。

安家門市每天早上員工們唱的是《成都》《日出東方》,怎麽唱的。

如果一個中介職業劇,我看了十幾集都沒有看到任何可以點題“安家”的戲碼,那我到底在看什麽?

就這,還說自己是正經行業劇。

其次,男女主的人物設定上,也是你超乎想象的普通,普通到想翻白眼那種。

男主的爸爸出軌,男主的媽媽甚至還是在男主生日當天想不開跳樓自殺。

而這樣有心理創傷的男主,長大後又被自己老婆戴了綠帽,簡直是雪上加霜。

女主呢,農村出生家境貧寒,自己一路艱辛求學工作,當代勵志範本。

可偏偏她親生父母還特別沒良心,隻把她成錢罐子,不停壓榨索取她的工資儲蓄,原生家庭條件可謂聞者落淚。

我承認,這慘是真慘,這跟選秀歌手似的設定,是不是也太眼熟了?

男主這種出軌戲碼泛濫成災就不說了,光討論女主原生家庭不幸這個條件,難道是這些年編劇界備受追捧的流行元素嗎?

從《歡樂頌》的樊勝美,到《都挺好》裡的蘇明玉,再到今天的房似錦,什麽時候這種人設變成了萬金油?

反正我是挺失望的哦,再這樣套路下去,人人當編劇估計指日可待。

最搞笑的是,你可能無法相信,編劇還安排了另一狗血到無語的戲碼。

女主本來是接了指令空降來把男主給擠走的,但是倆人雖然工作上的正事還沒演多少,就已經合租到一起,並且因為慘痛過往惺惺相惜了。

更更更讓人想笑的是,就在多年前,女主第一天到上海走投無路的時候,竟然還真是男主出錢出力幫助了她!!!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救命恩人變敵人,最後又揪心演變成彼此摯愛的劇本嗎!

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你們真想不出其他方法,來推進主角之間的關係遞進了嗎?

如果我沒猜錯,相信再過不久,它就會大步邁向國產劇的老路子——

不管什麽類型的作品,最後都變成了言情倫理劇!

最後,我要說一說這部劇最讓我感到別扭的地方。

老套的人設和劇情走向雖然會讓觀感打折,但說開了也不是什麽致命傷。

它最讓我人無法看進去,無法深入同感的重要原因則是——

編劇在下筆時明顯不夠嚴謹,導致劇中有不少橋段都是缺乏合理性的。

比如我最想問:

難道國內真的會有一家房產中介門市,員工態度都像安家靜宜店裡的那樣散漫嗎?

最具有代表性的朱閃閃,工作兩年多沒有開一單,卻依然沒有被按照條例開除,原因是店長覺得她能活躍氣氛,當個吉祥物。

更別說,這安家天下還是個業界大名牌,她工作這家門市還是在國際大都市上海的熱門地區。

這個角色最令我迷惑的是,她業務能力差也就算了,面對上司給發下來的任務,還敢在辦公室裡公然大聲反抗,甚至拉著一堆小夥伴給她撐腰。

這顯然是不符合我國公司企業的常理性的。

還有,當女主勸說海清要買下那套難賣的跑道房時,開頭直接過度侵犯客人隱私,直接扒出人家的真名,還追到人家部門去堵人,就蠻不可思議了。

後來,甚至還靠一己之力,竟然在半個月內把一套毛坯房整成可讓孕婦直接入住的精裝修套房。

這簡直是神跡啊!

這種能力和速度,以及安全性是真實存在的嗎?

讓我開了眼的還有,房似錦作為房產中介,竟然有勇氣要求客戶準時6點到小區看房,遲了還不行,還必須一個人來。

人家海清帶著老公一起來,房似錦竟然就真的不讓人家老公進房子!

更要說的是,男主這個角色身為房屋中介店長也太奇葩了吧。

眾所周知,中介的本質就是銷售,拿多少工資直接跟業績掛鉤。

但是徐姑姑這個店長,不僅對員工銷售業績不上心還對員工非常縱容,門市業績垃圾得不行,自己幾萬幾萬的掏腰包去交保護費,竟然還能神堅挺這麽多年沒被開除,等待女主來拯救。

員工小樓違規在樣板間上廁所導致跑單他不訓,可等到房似錦忠於職業賣了房被闞太打了一巴掌,他反倒有臉嘲笑人家這一巴掌挨得值。

Excuse me???

明明電視前幾集裡,不論是賣包子的老嚴,還是要給小三買房子的闞總上門買房子,徐姑姑向來是擺出一幅:

我是一個非常熱衷於看人家庭環境以及家庭關係如何,再決定做不做中介生意的人。

總之是哪怕有錢不賺,也怕人家的積蓄被兒媳坑了就是怕傷害闞總正宮的感情。

可到了房似錦要幫九八五賣房子,想要徐姑姑幫忙,促使蘇天培媽媽把小孩轉到更好的學校的時候。

徐姑姑竟然義正言辭對她說:你不要介入到別人的家庭。

大哥,啥意思啊?

你可不能這樣說啊,這才演了幾集,前面發生的故事我還沒忘啊!

新刷到這一集的時候,我都給看懵了,怎麽這劇總是會在出其不意的地方讓人無fuck說呢。

想想我竟然撐著看了十幾集,真的很不容易。

怎麽說,我最大的觀後感就是——

別吹了。

國產職業劇要走的路,還長著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