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民大學教授:美方對華知識產權指責是無的放矢

  美方對華知識產權指責是無的放矢——訪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春田

  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齊志明 王 珂

  近日,美國對華301調查中關於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指責引發關注。美方說法是否站得住腳?中國在知識產權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就此,本報記者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春田。

  指責中國政府乾預美方企業轉讓技術,有失嚴肅

  記者:在此次美國對華301調查中,對中方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指責是否屬實?

  劉春田:整體來說,美國301調查不顧中國實際情況和多年來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努力,頗有些“無的放矢”。

  首先,美方所指技術轉讓問題,是合約問題。兩國企業合作,平等互利,各展所長,各取所需。中國企業資源豐富,美國企業技術優長。合則兩利,分則兩傷。正所謂“強迫不成買賣、捆綁不成夫妻”,這是一個雙方自主商議、決定的過程。

  其次,企業之間問題自有企業解決之道,不是協商、仲裁,就是司法。這是企業間當面鑼對面鼓的事務,專業且複雜,而非政府插手虛張聲勢可以奏效。美國既是市場國家又是法治社會,美國政府應該明白這個基本道理。

  再次,指責中國政府乾預美方企業轉讓技術,事實上帶有“莫須有”性質,有失嚴肅。如若美國政府有證據,中國法律或政府做法真有問題,可以向世界貿易組織投訴。單方對中國采取舉措的做法,違背市場法則,也有悖公認的國際規則。

  在不少領域,美方企業技術確實先進。中方企業希望通過合作,學習和引進先進的技術,進而消化、吸收,通過深度研發獲得更新的技術,從而增強自身競爭力,這既是人之常情,也符合技術進步的法則。中西方均循此理。美國也不是天生先進,也要向其他國家學習。任何國家都有權利再度開發研究,並從中獲得正當權益。

  中國主動完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這是最靠譜的措施

  記者:近年來,中國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劉春田:一個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成效,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該國對這件事的認識和態度。中國矢志通過創新實現現代化,政府和民間都意識到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近年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實現了由被動到主動的“質”的轉變。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主動完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相繼修改了專利法、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並正在加緊著作權法的修改。這是最“靠譜”的措施,也更基礎、更根本和更具持久效力,其目的旨在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中國還實施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顯著提高了全民知識產權意識。2017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超過130萬件,高於美國、歐盟、日本、韓國之和。商標注冊更是大幅攀升。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進行了知識產權司法體制的改革。2014年設立了極具特色的北京、上海、廣州知識產權法院,3年多的實踐成效卓著,引起國際社會關注,受到歐美產業界、司法界、法律界的高度評價。隨後中國在多地相繼設立了單獨的知識產權法庭,審判體系進一步完善。目前,中國擁有知識產權法官近3000人,堪稱世界之最,並正在醞釀設立全國統一的知識產權上訴法院。

  記者:從歷史角度看,美方對外發起的301調查慣於用知識產權為借口,您如何評價這種做法?

  劉春田:知識產權既是財產,也是企業競爭的利器。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企業之間知識產權糾紛層出不窮,越是發達國家越是頻頻發生。這是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的突出表現。高技術領域權利關係錯綜複雜,爭議司空見慣,幾乎成為規律。尤其知名大企業之間,知識產權糾紛更是多發。其中,很難輕易說哪家企業是純粹的被害者,哪家是純粹的侵權人。在法治社會中,這些均由法律途徑解決,企業自有辦法。

  市場經濟下,尊重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律才是正道。面對企業之間的跨國糾紛,美國政府棄正常的法律途徑和國際規則不用,單方面動用其國內法律301條款,以保護美國企業知識產權為名,越俎代庖,用威脅和製裁他國政府這種過時的“超經濟手段”對待市場及經濟活動,可謂貪“捷徑”而履“窘步”,近乎任性。

  貿易糾紛要在雙邊多邊規則框架下談判協商解決

  記者:有觀點認為,針對美方對華301調查,我國應繼續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對此,您怎麽看?

  劉春田:對於美方對華301調查,我們一方面要積極應對不合理的指控,另一方面要繼續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這也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做好自己,才是最好的應對。畢竟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法治建設還在完善中,要不斷地學習和熟悉國際先進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把基礎性工作做得更扎實。

  客觀地說,相對於中美貿易目前的規模,出現一些貿易摩擦和糾紛是正常的,關鍵在於采取什麽樣的方式去解決。貿易糾紛本質是生意上的事,是要在雙邊和多邊規則框架下通過談判、協商解決的。美國現政府高舉保護主義大棒,意圖靠“打”貿易戰的辦法解決“談”的問題,不是良策。若執意如此,是不會有好結果的。重新回到中美兩國合作共贏的正確軌道上來,雙方才有解決問題的基礎。

責任編輯:郭一晨 SF160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