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藥有特殊煎法 煎好的中藥最好這個時間內喝完!

為了藥效好,不少人會選擇自己回家煎藥。但處方中某味中藥後面用括弧寫著的先煎、後下、包煎、烊化或沖服等字樣,會讓很多患者摸不著頭腦。重慶市腫瘤醫院藥學部主任陳開傑告訴記者,一些藥物有特殊的煎煮方法,大家應當牢記。

中藥有特殊煎法

先煎藥。

珍珠母、龍骨等礦物質、貝殼類藥物,有效成分不容易煎出,可煮沸10~15分鐘,再加入其它葯同煎。

後下藥。

具有疏風散熱功效的薄荷、瀉下的大黃、化濕醒脾的豆蔻等藥物,有效成分容易揮發或被破壞,一般葯即將煎至預定量時,投入上述葯同煎5分鐘即可。至於第一煎還是第二煎出鍋前入葯,不同說明中規定不同,煎藥前最好諮詢醫生或藥師。

另煎兌入。

某些情況下,一些貴重葯要單獨煎煮後,再將藥液兌入一起服用,以免有效成分被其他藥渣吸附,造成浪費。常見的有人蔘、西洋參、鹿茸等。

烊化。

常見的一些膠類物質,如阿膠、鹿膠等都需烊化。以阿膠為例,把阿膠打碎,隔著熱水蒸不停攪拌直至其變為液態,根據病情,可遵醫囑單服或者對葯汁服用。或者也可將阿膠隔著水用微波爐加熱並攪拌至液態。

沖服。

一些粉類的物質如川貝粉、三七粉、琥珀粉、芒硝粉等,可以將沖服藥調入煎好葯汁或開水中沖服。

此外,煎藥用水量,也會影響藥效。一般而言,水量以浸過葯面3厘米為宜。但也要看藥物是否吸水,大劑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藥物,比如植物的枝葉花莖等,可適當增加用水量。而植物的根、礦物質、動物甲殼等,不易吸水,可以少加水。中藥一般煎3次,一次煎180毫升左右為好。如果葯汁多了,藥渣裡的有效成分就少了,反之如果葯汁少了,藥渣會把葯的有效成分吸附回去,也就浪費了。當然這裡講的是正常藥方,特殊情況應仔細諮詢醫生。

還需要提醒的是,有的患者覺得醫院或者藥店拿回來的中藥有點臟,要像買回的菜一樣,先清洗再煮。對此,陳開傑表示,一般中藥不需要洗。中藥在加工過程中經過了炮製工序,沖洗會把有效成分剔除。因此,患者回家後只要正確煎煮就可以了。但煎煮前一定要浸泡,可使有效成分易於浸出。比如以花、葉、莖類為主的藥物,浸泡時間一般為15分鐘;以根、種子、根莖、果實類為主的藥物,浸泡時間一般為半小時;需要先煎、後下或者一些粉末狀的藥材則不用浸泡。

煎好的中藥最好當天服

有些人在服用中藥湯劑時,喜歡把藥液分成幾次服,當天喝不完留到次日再服,或煎好後留到次日服。從治病效果與衛生角度來看,這樣做很不好。

中藥含有蛋白質、糖類、澱粉、維生素、氨基酸以及各種酶、微量元素等多種成分。煎煮時這些成分大部分溶解在湯液中。一般服用方法是將兩次(一劑葯按常規煎兩次)藥液混合均勻後,再分數次在一日內服完,以確保藥效前後一致。

如果隔夜服用,或存放過久再服用,藥液中的酶便會因空氣、溫度、時間和細菌汙染等因素的影響而分解減效。不但藥效降低,還會滋生細菌,維生素、氨基酸、糖類、澱粉等有效成分亦會被細菌分泌的酵素所發酵,引起水解,導致藥液發餿變質。服用這種變質葯,不但無治療效果,而且還會產生毒副作用。因此,凡服用自煎的中藥湯劑者,宜當天煎煮當天服完,切忌放置過夜,也不要將藥液放冰箱內長期貯存。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