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英國會為了一個間諜同俄羅斯鬧翻?

由英國突然爆發出來的這個毒殺“雙面間諜”事件已經過了有一陣子了,可這場紛爭不但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輿論遺忘,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現在,不光是英國,就連整個歐洲乃至西方都被卷了進來。隨著美英法德四國聯合聲明的出爐,這場間諜案已經成為當下歐洲最火熱的政治事件,並且仍然在持續發酵。

這可能是大部分人事先都沒有料到的,甚至這件事本身,都十分有悖政治常理。尤其是在四國聲明中,把這個事件更新到是二戰以來,歐洲首例發現的嚴重事件。使用神經毒劑對英國的攻擊,從而是俄羅斯對英國領土主權的侵犯。這種政治定性,無論從哪方面看,都顯得過於誇張了。

為什麽英國會為了一個間諜同俄羅斯鬧翻?

而這件事之所以會鬧到今天這種地步,英國可以說是功不可沒。正是英國的緊抓不放,拚命熱炒,才有了現在的全球皆知,才有了現在的歐俄怒懟。

英國為什麽要這麽做?是為了給死去的間諜報仇嗎?

這當然是扯淡!

首先,這個案件本身,到現在都是撲所迷離。英國咬定此事乃俄羅斯所為,但它卻沒有抓到凶手,更沒有供詞。英國所謂的證據,不過是這個間諜曾經出賣過俄羅斯的舊怨;以及所謂的蘇聯時代研發的毒劑而已。

憑這個就能斷定此事乃俄羅斯所謂?當然不能!這個間諜確實背叛過俄羅斯,但僅憑二者之間有宿怨,就斷定毒殺乃對方所為,這擱在任何一個正常的法庭,都不可能做出這樣的判決。

何況,這個被毒死的間諜,當年事發後還被俄羅斯逮捕過,如果老毛子真認為此人所為性質惡劣,必須除之以儆效尤,那當年就已經把他弄死了,根本不會拿他來做什麽交換,讓他平平安安的到英國享福。

至於毒劑乃蘇聯秘製,且不說到現在為之這只是英國自說自話,就算果真如此,也不能斷定是俄羅斯下的手——畢竟蘇聯都亡了快30年了,誰保證它研發的毒劑和藥方,現在就只有俄羅斯才有?

總而言之,英國所公布的所為證據,到現在為止,最多只能作為探案過程中的疑點而已,離實錘還十萬八千里!

退一萬步說,就算真是俄羅斯乾的,那又有多大的事兒?殺一個出賣祖國的間諜,這實在是太稀松平常不過了。這種事兒別說俄羅斯,英國難道就沒乾過?不光英俄,美國、法國,這個地球上上的了台面的國家,鋤奸都是再正常不過的行為。那麽多間諜和叛徒慘死在鋤奸特工手裡,最後也都是死了就是死了——畢竟這本來就是這行當的規矩,還從沒聽說過哪個國家為間諜而公開找對手麻煩的。至於為了一個間諜,惹出這麽大一件國際糾紛,那更是聞所未聞!

可明知沒有實錘,明知不合規矩、甚至不合情理,英國卻偏偏就霸王硬上弓,死活抓著這事兒不放,這當然就不能用什麽討公道來解釋了(何況以這間諜曾經對俄羅斯乾過的那些事兒,英國也沒資格討公道)。要解釋英國的這番小題大做,就只能從政治角度入手。

那麽,英國這麽做,有什麽政治目的呢?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這次的俄羅斯大選。

為什麽英國會為了一個間諜同俄羅斯鬧翻?

英國熱炒間諜被殺,與俄羅斯大選幾乎同步。只要不是傻子,都不難看清楚二者之間的關聯。

當然,英國倒不是想借此影響俄羅斯大選的結果——畢竟誰都知道,普京贏定了。英國這麽做,實際上是在為接下來的6年(普京下一屆總統任期)做準備。

自2014年烏克蘭危機,普京吞並克裡米亞以來,歐俄關係就急轉直下,開始了新一輪對峙。本來,歐洲啟動大規模對俄製裁,希望借此逼迫俄羅斯妥協。隻不過,俄羅斯卻始終毫不讓步。

俄羅斯之所以能夠強撐,與普京的強大統治力是分不開的。普京用鐵腕整合體制,將國家大權牢牢把控於己手——這使得西方通過製裁和施壓,讓俄羅斯統治集團內部分裂的企圖落空;同時,普京通過烏克蘭博弈,成功的撩起了民眾對西方的民族主義情緒,把自己打扮成俄羅斯國家民族對抗西方的領袖代表——這意味著西方通過經濟製裁,讓民眾因生活困難而反抗政府的期盼也化為烏有。

四年過去,俄羅斯雖然在製裁和對峙中損失慘重,經濟陷入困境,但普京的支持率卻始終居高不下——民眾不僅沒有因生活困難而反抗政府,反而在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情緒的引領下,一致認定,西方才是造成這一切的罪人。

這就讓歐洲很尷尬了。畢竟歐洲並不是單一主權國家,而是一個主權國家聯盟,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利益,並不是在所有時候都能夠齊心協力。尤其是在與俄羅斯對峙這麽大件事上面,這些歐洲國家基於自身地緣環境、經濟結構的不同,出現差異是很正常的。

當然,鑒於美國在歐洲的太上皇地位,以及歐洲與俄羅斯在根的結構性地緣矛盾,當美國強力推動對俄製裁時,大家還是能夠遵從的。但隨著時間越拖越久,那就未必了。

如果能很快就把老毛子整趴下,那也就罷了;可製裁了四年,俄羅斯還是不倒,自己因為歐俄對峙,付出的資源越來越多,跟俄羅斯的關係也越來越差(這也意味著將來一旦出現變故,自己被俄羅斯報復的可能性越來越大——而老毛子的報復,從來就是不好受的),這樣一來,一些國家——尤其是歐盟的老大德國,跟俄羅斯戰略和解的欲望就越來越強烈。

為什麽英國會為了一個間諜同俄羅斯鬧翻?

而俄羅斯大選,又間接增強了這種和解的欲望。這次俄羅斯大選,事前大家就已經知道了結果——普京鐵定當選。這意味著,接下來六年,俄羅斯政府依然大概率的會跟歐洲繼續扛下去。

四年就已經夠受了,再加六年,那就是整整10年!這麽長時間的對峙,對歐洲同樣是巨大的傷害。某些歐洲國家——比如德國,就會權衡這種對抗再進行六年,對自己來說到底值不值得——而權衡的結果肯定是不值得!這種情況下,德國擺脫美國政策約束的欲望和動力就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大幅增長。

這是美國絕對不允許的。它好不容易借著烏克蘭爭端,把歐洲強綁上了對俄製裁的戰車,現在德國想半途跳車,那怎麽行?所以,他必須干涉。

只是,美國畢竟不是歐洲國家,作為外來的太上皇,他直接干涉歐洲,很容易引發歐洲整體層面的反感——畢竟川普上台後,美歐關係、尤其是美德關係已經大幅降溫。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盡量還是不要再加劇與歐洲和德國之間的矛盾。

美國不想直接介入,但又必須阻止歐洲——尤其是德國跳車。這種情況下,美國就必須找個歐洲代理人出面。

而英國,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是最好的選擇——英美之間的特殊關係自不必說;就話語權而言,英國雖然在世界範圍內是有些不行了,但在歐洲,它的態度還是很有分量的;此外,英國是歐洲主要國家中,與俄羅斯地緣關係最為疏離的一個——這意味著英國受歐俄製裁的負面影響最小,所以也更有動力去幫美國月台。

這就是英國熱炒間諜案的原因所在。一個屁大點的事,就因為它正好爆發在俄羅斯大選前夕,在這個普京即將連任,各國擔憂對抗長期持續,而心生退意的當口,所以被英國拿出來一頓瘋狂熱炒,其目的就是借這件事,表明自己態度的同時,逼歐洲各國也同時表態——到底是跟美國,還是跟俄羅斯。

英國的出頭,對歐洲鴿派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對俄和解就意味著違抗美國旨意——這個後果本來就已經夠嚴重了。這時候英國再跳出來表明立場,那意味著如果真的跟俄羅斯和解,不僅要忤逆全球霸主,還要得罪本區域內的綜合實力第一強國——這意味著歐洲分裂的進一步加劇。當對俄和解的弊端,因英國的表態而驟然增加後,關於這利弊得失該如何權衡,就很明顯了。

所以我們看到,雖然德國一開始扭扭捏捏,但隨著英國對俄羅斯怒懟程度的不斷提升,它最終還是放棄了中立的想法,站在了英美一邊。

而對英國來說,它在這個關口跳出來狂噴俄羅斯,不僅是履行英美特殊同盟關係的義務,同時對自己也大有好處。

從美國那收獲的報答就不說了。哪怕是在歐洲,英國也能從對俄製裁的延續當中獲利不菲。

自脫歐公投後,英國與歐洲的關係就變的很尷尬。想不脫吧,公投都已經投了,沒法反悔。可要是脫吧,脫歐的代價實在太過昂貴,搞得現在梅姨成天頭大。而且脫完後,英國與歐洲的這種剝離,也會對英國的許多長遠利益造成傷害。

那怎麽辦?最好的辦法就是半脫不脫——對英國不利的約束條件,利用脫歐給剝離掉;對英國有利的利益關聯,繼續保持。

為什麽英國會為了一個間諜同俄羅斯鬧翻?

但天下哪有這麽便宜的事?歐盟又不是棒槌,啥好處都讓你英國佔盡。

所以英國必須要想辦法。而維持對俄製裁,甚至進一步加劇歐俄對峙,就是維護英國在歐利益的不錯手段之一。當歐洲無外患,那剝離一個英國,對它的負面影響還相對較小。但歐洲不得不跟俄羅斯這個強大對手長期對峙時,英國作為歐洲綜合國力排名第一的國家,它對歐洲的利用價值就會凸顯。

為了拉攏英國,讓它投入更多資源來對抗俄羅斯,歐盟就有必要在英國脫歐方面做一些讓步。這樣一來,梅姨在與歐洲關於脫歐的一系列談判中,就能獲得更多的籌碼。基於這種邏輯,英國也樂見歐俄對峙長期持續下去,甚至更激化一些。

美國的授意、以及英國自身利益的需要,這內外兩方面因素,共同激發了英國的懟俄意志。儘管拿一個小間諜的死大做文章,這怎麽看都有點誇張。但在俄羅斯大選,各國心態或將生變的節骨眼上,英國一時半會兒找不到其他更好的素材,也只好將就著湊合用了。這才有了我們看到這一場奇葩間諜政治大戲的粉墨登場。

說完了間諜案背後的政治邏輯,那麽這場小題大做的案件,最後又會如何收場呢?當然,間諜案本身,最後肯定是無疾而終——俄羅斯不可能對英國認慫;英國也不會真去為這個死了的間諜跟俄羅斯徹底鬧掰。只要政治目的達到,歐洲懟俄陣營重新穩固,間諜案的利用價值就已經耗盡,英國自然會放棄爆炒,讓它隨著時間流逝慢慢冷切。

當然,這只是英國方面,或者說英美的算盤。就俄羅斯來說,面對英國的這種算計,它有什麽辦法應對嗎?它會不會采取一些手段,最大限度的削弱英國怒炒間諜案,對自己造成的負面影響呢?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會根據形勢發展,持續追蹤解讀。

本文為雲石海外風雲系列1816節。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持續收看全部雲石君原創海外風雲系列文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