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敏觀察:坎城電影節,守舊還是迎新?

  新浪娛樂訊 50年前的5月9日,來到坎城準備參加電影節的人們面對影展取消的突變。電影人支持在巴黎和全法火熱進行中的工人學生運動。戈達爾痛斥瘋狂的人潮,米洛斯·福爾曼對自己影片放映被取消表達不滿……對於不久前剛剛離世的福爾曼,坎城金棕櫚成為永久的遺憾,而新浪潮的老將戈達爾,則以主競賽影片的形式,再度重返。歷史總是某種形式的重複:如今的法國在坎城舉辦期間,再次深陷各種大罷工,學生、工人到聲援的普通群眾,他們反對政府的改革措施。

  1、中國電影年輕力量的希望

  毫無疑問,在華語電影近些年失意坎城之後,今年終於迎來了華語作品和電影人的大豐收。賈樟柯作為品質保證《江湖兒女》進入主競賽,年輕新秀畢贛導演的第二部劇情長片《地球上最後的夜晚》入圍一種關注,中國影片中少見的美學創意和一個近60分鐘的3D長鏡頭,給坎城帶來驚喜,成為關注熱點。第六代的川籍導演章明《冥王星的地址》入圍導演雙周,中國台灣演員張震,繼去年范冰冰擔任主競賽單元評委後,今年受邀加盟凱特·布蘭切特擔任評審主席的9人團隊……在這所有令人歡呼的名單之外,尤其令人振奮卻被大多數人忽視的,是今年坎城短片競賽單元和電影基石單元也都出現了中國新一代導演的身影並成績可嘉:電影基石單元申迪的學生作品《動物凶猛》斬獲二等獎榮譽,短片競賽單元魏書均《延邊少年》獲得特別提名獎鼓勵。他們是中國電影未來的希望所在,讓我們在第五代第六代聲名確立的名導名家之外,看到鮮猛的新生力量,雖然實力還有待確認和鞏固,但已經大跨步走在和國際接軌的大道上。

  2、大師名導讓位新人:破局還是危機?

  很多年前,採訪時任影展主席雅各布,後者說,作為世界電影節的領頭羊,坎城並不能躺在成績上沾沾自喜,不進則退,只有不斷保持進步和前進,才能始終遙遙領先,維持老大哥的地位。今天的坎城電影節組委會一直在強調,70周年慶典結束,2018年將是一個新十年的開始。然而如何開始?在一個電影市場高速發展演變、電影技術不斷推陳出新的時代,哪怕是一直高舉世界電影先鋒大旗的坎城,也開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機。也正是如此,一直以穩健著稱的坎城影展,今年有了前所未有的各種改變。從影展組織排片,到關鍵的選片方向,都在各種漩渦中很不平靜。

  首先是3月下旬,一則獨家刊登在《法國電影Film Français》上的電影節總監弗雷茂的專訪,在業界掀起軒然大波。沒有任何先兆,採訪文章中弗雷茂突然宣布,今年將取消已經延續了20多年的媒體提前觀影場,要讓官方世界首映典禮成為真正的首場放映。然而,這對媒體的坎城報導,從場地、人次到時間安排上,都構成巨大挑戰,質疑、不滿、觀望……媒體各種聲音反響巨大。國際費比西影評人協會還專門正式致函電影節組委會,希望得到更多解釋。

  改變不僅僅是組織排片程式上。尤其令人們意外的還有今年的官方選片名單。阿薩亞斯、多蘭、奧迪亞、索朗蒂諾……那些此前被人們以嫡系身份預測將再次現身坎城的名導名家竟然紛紛缺席。經過70年的發展,坎城電影節如果固守這些如雷貫耳的大師名字,一年又一年保持不變,斷代和陳舊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來自內部的最大威脅。面對電影世界的巨變,坎城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適應新的發展,注入新鮮活力的年輕血液。也正是出於這一緣由,我們看到今年的官方入圍名單上,主競賽和一種關注單元出現了眾多從未聽說過名字的新人新作。

  跳出舒適區,所有的改變都要承擔風險和付出代價。在選擇這些人們並不熟知的名字的另一面,是好萊塢作品和大牌明星相比往年大幅減少,來自英美媒體的批評聲音不斷。其實,早在四月宣布入圍名單的新聞發布會上,電影節總監弗雷茂就表示無奈,因為無論坎城怎麽做,總是會有媒體處於報導需求做出各種抨擊:大導明星主導,會被指責保守,而選擇新人新作,則會被指責缺少明星和人氣。

  截止現在,坎城電影節幾乎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可以將世界頂級大牌明星、作者電影同時匯集到一起的影展。今年第一次,在明星和作者電影間建立的平衡似乎被打破,雖然有坎城早已樹立的威望和名氣,但是媒體總是很實際很世俗,沒有足夠響亮的頂級明星天天捧場,據說今年的參與人數明顯減少。美國媒體甚至宣稱坎城電影節開始出現危機。 事實上,面對世界電影格局的改變,坎城的優勢和優越感在一點點消失。今年,從來不屑於和其他電影節比較的坎城,在弗雷茂特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第一次承認威尼斯在奧斯卡策略上更加佔據有利時機。

  好在,坎城電影節大幕剛剛落下,今年的整體選片品質在許多人眼裡,是近年來品質最好的一屆。坎城的破局之舉,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不過,至少我們看到它的意願。這一仗,在選擇保守還是創新之間,坎城並未敗下陣來。

  3、 網飛之爭,以及如何面對現代影像發展

  然而,這遠遠不夠。去年網飛Netflix投資的《玉子》等兩部影片入圍主競賽單元,帶來巨大爭議後,各路電影人紛紛表態站隊。弗雷茂在後來接受採訪時透露,這場糾紛影響巨大甚至差點讓他丟了飯碗。今年雙方分歧不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愈演越烈。坎城組委會宣布,不能在法國院線上映的影片,不能入圍主競賽。這樣,原本備受期待的阿方索·庫隆新片《Roma》因條件不符被排斥在主競賽選片之外。這一次,網飛Netflix 面對法國的獨特法規顯得惱火和強硬,宣布全面撤出報名參加作品,坎城原本期待放映奧爾遜·威爾斯orson welles 的影片《風的另一面》,因為網飛買下版權,最終遺憾地於今年坎城失之交臂。這場爭論,在表面的技術和不同國家法規爭議之外,更多的是電影壟斷大集團之間的經濟利益角逐。而夾在這中間的坎城影展,某種程度上成為無辜的炮灰。

  不過,對傳統電影的支持,坎城卻始終立場堅定。在弗雷茂的影展理念裡,大銀幕上觀看,才是坎城電影節充滿使命感的發展方向。今年恰逢庫布裡克《2001,太空漫遊》首映50周年紀念,當坎城放映大廳裡人們激動地等待70毫米膠片放映,紀念歷史的同時,坎城維護傳統電影的象徵意義更是明顯。也正是如此,坎城電影節是三大影展中,至今唯一一個拒絕將電視系列選入官方日程的影展。

  71屆坎城的一大新舉,還是第一次面對年輕人常開了懷抱。影展最後三天,通過郵件表達對電影熱愛申請參加的青年們,將有機會受邀來到坎城,觀看所有的電影節影片。這是影展主席皮埃爾·萊斯庫爾和總監弗雷茂給年輕人的機會,也是發出的一個放下身段走向群眾的信號,此前的坎城一直被法國大眾詬病娛樂圈的自娛自樂,遠離普通人世界。

  時代巨變,電影拍攝工具和放映載體都發生演變,坎城是維護電影傳統,還是接納新的電影發展趨勢和形式?面對未來的電影節參加者,無論是電影專業人還是普通參加者,又會以怎樣的決策來保持和時代腳步一致?在守舊和迎新之間,坎城是否經得起考驗?十字路口,坎城還會面臨很多選擇,我們拭目以待。(劉敏)

(責編:kita)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