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通用電氣遲暮:百年工業巨頭被踢出道指 湮滅還是重生

  GE遲暮:百年工業巨頭被踢出道指

  王鵬屹,董曙光

  工業巨頭通用電氣(GE)曾一度躋身美國最強藍籌股之列,如今卻難敵時代更迭的浪潮。

  6月26日,通用電氣被剔除出自己堅守了百餘年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標普道瓊斯公司宣布,取而代之的是藥品零售企業WBA(沃爾格林),該變更已於同日美股交易開始之前生效。“美國經濟已經發生了變化,消費、金融、醫療保健和科技公司如今更加顯赫,工業公司的重要性相對更低。”道指董事總經理兼指數委員會主席畢哲文(David M.Blitzer)在公司聲明中表示。

  GE中國相關負責人吳一丹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道瓊斯平均工業指數的公告並不會改變我們對實現既有目標的承諾。”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GE的出局,道指初創時12隻元老成份股悉數落幕,而WBA的登場,意味著傳統工業企業已逐漸失去昔日的光彩,取而代之的將是新經濟企業。另一方面,也體現了醫藥保健領域在美國經濟和股市的地位抬升,美國經濟結構逐漸發生著變化。

  “巨星”隕落

  作為世界級的跨國工業巨頭,GE的歷史可追溯到托馬斯·愛迪生時代。GE在創立後的多年中,以各種方式吞並了國內外許多企業,獲取了諸多企業的股份。早在1906年,GE就已開始發展同中國的貿易,是當時在中國最活躍、最具影響力的外國公司之一。

  在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洗禮後,這家公司迎來快速發展期。公開資訊顯示,在2001年,GE市值曾一度達到巔峰時刻,是除微軟之外的第二大市值股票。

  然而,近幾年來,GE的日子並不好過。

  2017年,道瓊斯指數上漲25%,GE股價卻下跌了45%。據GE財報顯示,2017年公司全年營收為1221億美元,同比下降1%;利潤為66億美元,大幅下滑57%,其中工業板塊利潤下滑29億美元;每股淨虧損為0.72美元。僅2017年GE的市值就蒸發了1000億美元。

  去年,接替傑夫·伊梅爾特(Jeffrey R. Immelt)擔任新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的約翰·弗蘭納裡(John Flannery)在5月份表示,公司的問題目前沒有“快速解決方案”。截至6月29日,GE公司市值約1182.25億美元。

  記者注意到,GE的股價近年下跌超過25%,截止到6月29日股價收於13.83美元,較2000年8月份每股60美元的高點下跌77%。此外,GE在30家成份股中所佔權重僅有0.36%。這也意味著,股價下跌是GE被剔出道指的一個關鍵因素。

  GE曾被巴菲特讚譽為“美國商界的象徵”,面對如今的衰落,業界似乎並沒有感覺到意外。保德信金融公司的首席市場策略師Quincy Krosby稱,“該公司在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曾是道瓊斯指數的主宰者,但今非昔比。”

  自1981年,傑克·韋爾奇接任CEO便實施了多元化經營戰略,不斷擴大的業務範圍帶來了巨大的金融服務需求,相比傳統的製造業,金融業務短期發展速度快,回報率高,但也錯失了眾多具有潛力的業務,傑克·韋爾奇卸任之時,GE早已不是一家純粹的工業公司,而更像是一家金融公司,來自金融板塊的利潤超過了總利潤的50%。

  2001年,伊梅爾特接任後便大力推動變革和轉型,逐步剝離眾多金融服務業務,包括GE信用卡和零售金融,致力將GE打造為工業企業。不過時運不佳的他剛接任4天,美國就發生了“9·11”事件。GE的股價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內狂跌了50%。之後的金融危機更是令公司一蹶不振。此後GE 的股價再沒有達到過傑克·韋爾奇卸任時的最高點。而作為公司主營業務的電力和油氣,在近年來飽受市場激烈的競爭,讓本已處於困境的GE 雪上加霜。

  6月14日,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惠譽將GE和通用資本下調至“A”,展望為負面。

  據業內人士分析,GE陷入如今的局面也與公司近年來大規模收購、擴張、出售有著直接關係。2015年,GE收購阿爾斯通電力電網部門。 2017年7月,GE收購了世界第三大油服公司貝克休斯。然而收購後的公司表現的並不盡如人意,貢獻利潤微薄。今年5月,GE又將旗下運輸業務部門與鐵路設備製造商西屋製動公司合並。目前集團複雜多元化的業務使GE備受拖累,現金流極度短缺導致公司日常工作難以保持樂觀運營,出售資產和削減股息成為GE近期自救的主要方法。

  湮滅還是重生?

  6月26日,就在被正式剔除道指同一天,GE發布公告稱,醫療保健業務將成為獨立公司,計劃套現20%的股份,剩下80%股份分發給現有股東,並且放棄對石油服務公司貝克休斯的持股。

  GE首席執行官約翰·弗蘭納裡表示,重組後的公司將大力發展航空、發電和可再生能源三大板塊。消息一出,GE美股盤前漲至4%,當日收盤漲7.76%。

  近幾年來,GE電力部門的營收佔比雖多,但利潤卻遠低於航空、醫療等業務。據2017年報顯示,GE全年總營收1221億美元,電力部門年收入360億美元,利潤大幅下跌45%,訂單總額也下跌15%。而醫療營收191億美元,訂單總額上漲8%,利潤增長9%。同時2017年醫療營收超越油氣業務(172億美元),成為繼電力(360億美元)、航空(274億美元)後的第三大業務板塊。

  作為全球第三大醫療科技公司的通用醫療其業務範圍包括,醫學成像(包括造影劑)、患者監護和診斷、生物製藥技術和細胞治療技術等。目前產品和服務覆蓋140個國家,GE醫療的獨立將在未來的12~18個月內逐步完成。

  另外,GE 航天業務將被歸為未來的發展重點。據了解,目前GE是世界上最大的噴氣發動機制造商,在市場上依然具有強大的主導地位。共有65000台通用噴氣機、7000台發電機和35000台風力渦輪機的全球市場份額。去年該公司的航天業務收入為274億美元,佔公司總收入的22%以上,營收主要來源於發動機銷售和維修業務。

  上述一系列的出售和剝離動作,似乎為處於谷底的GE指明了方向。約翰·弗蘭納裡在面對媒體採訪表示:“在我踏入公司的第一天起,就在想如何才能改變目前的現狀。如果讓我重新去設計,現狀不會是這樣。現在來看的話,通用電氣呈現的不僅僅是一個醫療業務方面的變化,這也代表著公司核心業務的重新洗牌。

  GE中國相關負責人吳一丹也向本報記者表示,公司始終著眼於推進改善GE業績的相關計劃,致力於使GE成為一家實力更強勁、業務更精簡的公司。道瓊斯平均工業指數的公告並不會改變我們對實現既有目標的承諾。

  需要指出的是,GE公司在受到債務挑戰和低迷需求困擾之際,頒布了削減200億美元資產以重組業務和削減成本的計劃。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上述200億美元資產剝離計劃“基本完成”,重組後的通用電氣將是一家“更簡單、更強大”的公司。同時這也是約翰·弗蘭納裡試圖讓GE走出低迷市場的舉措。

  新舊經濟更迭的挑戰

  據BBC報導,通用電氣代表的行業在今日美國經濟中跟醫藥保健行業的力量對比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些當年的巨頭歷經盛衰,有些通過並購、改組,改換門庭。它們陸續退出道指成分籃,也折射了它們代表的行業在美國經濟中的地位變遷。

  另有媒體指出,道指近百年的變化反映了美國新經濟的發展壯大與傳統工業的衰弱,材料與能源行業在道指成份股的佔比嚴重壓縮,到2018年分別只剩一家;工業不斷式微,由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23.33%的佔比降至13.33%;另外,金融佔比大幅擴增,由起初的3.33%擴充到16.67%;醫療保健在近些年後來居上,2018年佔比達到13.33%;資訊技術業佔比也不斷擴大。

  道瓊斯指數委員會主席大衛·布利策表示,類似通用電氣這樣的工業企業已不再是經濟的代表,銀行、醫療、科技和消費品企業現在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

  從近年來的全球變化中也不難看出,2008年全球前十大市值排名4家為石油企業,3家金融企業,2家通訊企業,僅有1家為科技公司。十年後的2018年,全球市值前十位中,科技互聯網公司佔據了7席。

  而就在10年前,曾作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商埃克森美孚公司,以及位居第二位的GE,如今都已跌出榜單前十。在2007年中國十大市值公司的行業屬性中,金融行業,共有6家,能源行業佔3家,科技行業僅有1家。而到了2017年,金融類企業霸佔大半江山,能源企業僅剩1家,有3家科技企業入列。

  在業內人士看來,百年企業GE的沒落實則凸顯了世界經濟的趨勢變更,新經濟雖然給傳統產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關鍵在於傳統企業如何在新經濟大潮中揚長避短,只有那些迎合產業發展潮流的,才能立足於新經濟的浪潮。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