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米又惹上侵權官司 專利風險成其IPO最大的隱患

小米剛結束一波三折的IPO公開認購後,又遭遇了新的危機。

7月2日,據可靠消息顯示,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受理了袁弓夷訴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合稱小米公司)侵犯3GPP標準必要專利一案。此次涉及侵權的手機有小米5X、小米Max2、小米Note3等12款小米系列手機。袁弓夷請求法院判定被告停止侵權並索賠5000萬經濟損失及相應合理支出。

這已經不是小米第一次因為專利侵權吃官司了,不過此次在上市的敏感階段冒出這樣的負面消息,對前幾日超10萬的小米投資者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艱難推進IPO的小米數次遭遇專利危機

在此次袁弓夷的訴訟中,涉案專利為我國第ZL00800381.5號專利,名稱為“公用分組信道”,原專利權人為設立在美國新澤西州的金橋技術有限公司,後於2016年12月8日涉案專利轉讓至本案原告袁弓夷。

該專利可應用於WCDMA、TD-SCMDA、HSPA和LTE技術,涉及多項3GPP標準。袁弓夷認為,小米公司在對涉案的12款手機產品進行設計研發、測試、出廠檢測等過程中,必然實施涉案專利的技術方案。據此,原告請求法院判令小米停止侵權並賠償經濟損失5000萬元。

而狀告小米專利侵權的案例此前比比皆是。

5月3日小米剛遞交招股書,5月4日酷派就針對小米侵犯其多項發明專利提起侵權訴訟和行政處理請求,酷派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請裁定小米停止侵犯專利權的行為,而當時涉案的小米系列手機包括紅米Note 4X、小米6、小米Max2、小米Note3和小米5X型號,酷派請求這些手機立即停止生產、銷售。

當然,酷派在今年年初的時候,也曾發布公告稱,小米侵犯其附屬公司宇龍電腦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專利權,當時也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並於2018年1月26日收到共計六件案件的《受理案件通知書》。

宇龍通信方面稱,數款小米手機在實現設備的基礎通信、顯示和互動功能上使用的有關接口、應用、圖示配置和雙SIM卡以及雙卡雙待技術方面的3項專利均為宇龍通信所有。

在小米遞交招股書的第二日,酷派再次提出專利侵權,時機雖然微妙,但小米專利侵權的卻是不爭的事實。

而6月初有消息稱,宇龍起訴小米案第一次聽證會預計於9月份進行。而酷派還打算向印度法庭起訴小米專利侵權問題。

而小米此前在印度市場受到專利侵權問題重創,當時索尼愛立信起訴小米在印度銷售及推廣的若乾款型號手機及其他手機配件包含其於印度注冊的通訊領域8項專利,導致小米某款手機在印度市場禁售。

而2018年2月6日,3年前皇家KPN公司起訴小米專利侵權案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開庭審理,皇家KPN公司將索賠金額從930萬元提高至1860萬元。

2015年12月,一家名為BlueSpike的NPE在美國對小米提起訴訟,原告指出小米通過Tomtop銷售的智能通信設備涉嫌侵犯其在美國擁有的專利權。而跨境電商平台Tomtop.com是由國內一家名叫深圳通拓科技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的。

不重視科研是小米專利侵權成災的內因

事實上,作為科技產品,一款智能手機上涵蓋通信、材料、設計等諸多方面的數十萬項專利,而每一項專利都是無數科研人員的智力勞動成果。有專家統計過,手機中的專利費將佔手機售價的1/4左右。有手機廠商表示,一部售價400美元的手機,專利費就超120美元。

在印度市場,索尼就是狀告小米使用其2G和3G技術標準關鍵專利,卻不支付相關費用。而目前該糾紛仍未解決。

一個簡單的道理是,科研投入越多不一定手機越黑科技滿滿,但是不投入一定不會有科技感強大的手機。而投入方面,小米顯然太過於吝嗇。

從小米招股書可以看到,近3年研發佔全年營收的比例為2.3%、3.1%、2.7%。而蘋果研發投入是5%,華為2017年研發費用896.9億元,佔全年收入14.9%,而且華為每年堅持將不低於營收10%的的資金投入研發。

小米定義自己是高科技企業,但是研發投入卻如此低,這一指標恰恰是投資人評判企業是否有成長性和持續創新能力的關鍵。

科研投入不足,小米手機“一面科技,一面藝術”的廣告語看起來像一個笑話。

專利問題或是小米上市進程中極大隱憂

除了自研專利投入不足,小米向其他廠商支付的專利費用遠遠不夠,成為其頻頻面臨起訴的直接原因。

2017年小米手機部分收入806億元,而招股書顯示其向外支付的知識產權費用僅34億元,佔比4.2%。

而據測算,小米單台手機的專利費率佔比應為8%-10%。每台小米手機4%-6%專利費差額,就成為其知識產權面臨訴訟的關鍵點。目前除了印度市場與索尼專利糾紛還懸而未決,小米在國內被酷派等企業起訴侵權涉案金額就高達數億元。

在手機市場的三巨頭,蘋果、三星、華為,都非常注重知識產權,並且也遵守市場遊戲規則,市場遍布世界各地,卻很少看到他們在專利方面有糾紛。

事實上,在小米此前的IPO申請書中,就提到了“日後可能受到的專利侵權訴訟”,不過當時只是輕描淡寫地帶過。沒曾想從遞交招股書開始,專利問題就接二連三地爆發。

小米在招股書中可以淡化了侵權風險。在招股書中小米隻簡單說了三件專利侵權案例:一是2014年印度市場愛立信民事訴訟其侵犯專利,二是2018年初酷派狀告小米侵害三項發明專利,三是杭州聯安訴小米“mika米家”商標侵權糾紛。

其實這些侵權訴訟對小米影響巨大。比如與愛立信的訴訟直接導致當年小米進軍海外市場受阻,尤其是當時高速發展的印度市場業務直接停擺。

而酷派從2018年年初起訴小米侵權以來,已經多次發聲,小米在國內的專利糾紛或許會隨著其上市的進展不斷發酵,還有一些企業在暗中觀察,伺機而動。說不定哪天小米就將再遭遇一次專利訴訟。

寫在後面:

這些年,小米想靠低端手機進一步擴寬海外市場,但是其專利卻正成為最大的掣肘。雖然其也試圖通過收購博通和英特爾的部分專利,從微軟購買1500項專利等動作來降低風險,但是6000多項專利對於海外布局仍遠遠不夠。

眼下,小米IPO已經進入關鍵的衝刺階段,而自詡“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的小米,顯然更應該把科研投入和專利策略放到更重要的戰略地位上。有業內人士已經給出預判:專利是小米機會與風險並存的最大變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