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幣圈寒冬,區塊鏈從業者眾生相

熊市效應愈顯,關於區塊鏈從業者出走的文章不絕於耳,朋友圈對此一片哀嚎,為本就不景氣的區塊鏈行業增添更多詭異氣氛。然而,據鏈捕手(ID:iqklbs)了解,「出走現象」只是區塊鏈從業者生存百態中的一隅,更多人以不同的理由繼續在這個行業打拚著,他們像普通工作者一樣,隨著行業的跌宕而沉浮。

近期,鏈捕手採訪到多位區塊鏈從業者,他們的崗位不同、入場時間不同、選擇繼續留下的原因更是不同,在與區塊鏈相互追趕的過程中,他們各自上演了一場關於信仰、欲望、金錢的時代奇遇。

來源:鏈捕手

01

入場

金錢和信仰是最強有力的動因。

——單·布朗

「我們是宗教布道者,而你更像非常職業的職場白領,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Alan直截了當地對入職一個月,很努力卻一直不在狀態的同事說。

Alan是一家區塊鏈項目的合夥人,主要負責項目運營,2018年初,放棄了一份上市企業的高薪工作,轉行區塊鏈,從此告別了打工者的角色,過上了「一周見四次凌晨四點半中關村」的創業生活。

「當我讀完中本聰的論文時,突然之間靈魂觸動,等我真正理解,才明白這種感覺好像是發現了世界未來趨勢的一個新引擎。」自詡天性追逐自由、有分布式思想的Alan回憶最初決定All-In區塊鏈時說道。

根據Coindesk的整理,截止到2018年初,近幾年世界範圍內ICO共募集近60億美元,2018年Q1便超越這個數字,募集約63億美元。

然而在底層平台欠缺、性能不完善、兼容性不足等問題的大背景下,其中大部分項目淪為了割韭菜的工具,實際落地者寥寥無幾。

這給已經就緒,準備大刀闊斧乾一場的Alan當頭一棒,用他自己的話來形容,就好比上了五月花號,漂洋過海來到美洲大陸,野心勃勃、自信滿滿地說這麽大的地方,建個迪士尼吧,結果第一天晚上就發現居然連個廁所都沒有。

此情此景,Alan團隊不得不重新考量,立足於區塊鏈現狀,做公鏈成為當時唯一選擇,同時從長遠利益來看,底層技術決定上層建築。

然而,公鏈項目的緩慢進展遠超出他們的意料,熬許多個通宵可能就是為了解決一個外界看來可以忽略不計的Bug,一行代碼當中的一個數字就需要改兩周。

相比之下,ICO風波卻讓股權投資在區塊鏈領域逐漸被邊緣化,據Coindesk報告顯示,2018年Q1通過VC募集的資金僅為8.85億美元,隻佔到了ICO募集資金的約13%。

導致這種現象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基金LP的構成決定了可以投的賽道與方向;二是區塊鏈項目Token無法記账的問題;三是政策監管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

但挑戰中往往孕育新機會,隨著互聯網紅利加速褪去,產業格局日益穩固,區塊鏈市場的爆發讓很多傳統投資人看到了轉機,另起爐灶者芸芸。Eric便是其中一位,他感知區塊鏈會是讓自己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

「14年9月份是創投最活躍的階段,16年之後逐漸衰落,作為這波入場的人,想要達到像11年進場的那波投資人一樣的成就,需要通過更多的案例、花費至少三倍以上的時間,才有可能出來,而且只是有可能。所以時代其實非常重要,我在進行選擇的時候,也會考慮整個時代的變化。」

Eric在股權投資機構中開始了區塊鏈投資的嘗試,後來礙於機構限制,在17年9月份離開,出來成立了自己的Token Fund,開始活躍在幣圈。

與Alan的感受不同,區塊鏈帶給Eric最大的衝擊是變化太快。去年11-12月份是最瘋狂的時候,大概一個人30天能投二三十個項目,一個項目基本上一兩周就能上交易所,然後翻個三五倍,而且還不鎖倉,非常容易退出且回報高。

「剛進場那會,一個月翻了30倍,財富直接從幾十萬變成上千萬,瞬間就感覺很多賺錢的想法控制不住地湧上來,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覺得應該布局自己的生態。」

除此之外,Eric最受震撼的還是潛藏在區塊鏈市場之下的人性,他認為大多數進場的人其實都在過度高估區塊鏈市場,漲的時候想象還會更高擔心錯過,跌的時候又會對其嗤之以鼻,這是人性自然流露的一種正常現象。本質上來講,區塊鏈形成的泡沫正源於此。

當然,泡沫的爆發有利有弊,利處就是它會吸引更多資本進入,加速行業落地。弊端則是一擁而入,整個市場魚龍混雜,為市場埋下了結構性的隱患。這就意味著泡沫過後,市場需要一定時間去消化。

02

熊市

凡事總是盛極而衰,重要的是認清趨勢轉變,要點在於找出轉折點。

——喬治·索羅斯

眾人口中的熊市,實則就是市場留下的結構性隱患,它的表現在於區塊鏈進入了技術發展青黃不接的階段,其本質性的問題是:幣圈鏈圈兩條腿走路,幣圈太快了,鏈圈跟不上。

對此Alan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認為熊市是幣圈的邏輯,對於鏈圈來說,今年冬天是否寒冷,並不會影響明年春天的到來。他甚至覺得多數人所認為的熊市當道,反而能喚醒人們對於技術的敬畏。

這點在與身邊人交流時最讓他有感觸,過去碰到主動「關心」的,更多的是輕蔑地撇給他一句「熊市到了」,現在雖然同樣以輕蔑的態度,但內容卻變成了「你們什麽時候落地」。

Alan將其定義為一種進步:「如果以前大家對幣的認知是9,鏈的認知是1的話,那麽現在人們對於鏈的認知至少已經上升到了2.5。」

對於自己的堅守,Alan認為這是一件一開始極其枯燥,可到某個關鍵節點就會自動產生的事情,就好比砸巨大的吊球,用大錘砸一下紋絲不動,但是用小球堅持敲40分鐘卻出現晃動,並在一錘一錘的敲打下越蕩越高,直至慣性令其很難停下來。

除了打造產品外,Alan的其他精力都集中在建立生態聯盟上,他認為相比較熊市,更可怕的其實是整個社會對於區塊鏈信心的擊潰。

他希望團隊對外擇優建立共識生態,幫助更多的人站在技術的維度重新認知區塊鏈;對內專注鑽研產品,保證品質的前提下,逐步擴大影響力,等到牛市來了,再順勢起飛。由此看來,韜光養晦未嘗不是應對熊市的上上簽。

今年三月份入場的Felix,對於區塊鏈的理解也是從共識出發,但卻與Alan有著本質的不同,「區塊鏈項目值錢與否,不在於項目本身或者它下面的技術如何,而在於共識,共識來源於哪裡?來源於別人的認可度。」

打造認可度便是Felix的工作之一,他認為幣圈和演藝圈一樣,都是粉絲經濟,比如說項目發布公告,蹭什麽熱點、怎麽蹭、用什麽語氣、嚴肅一點還是詼諧一點;再比如朋友圈發什麽,這些都需要項目方提前寫下來,經由他們同意後再發。

Felix還透露,市場上「區塊鏈××之父」、「區塊鏈××布道者」等形象都是包裝出來的。為了引起技術宅們的同理心,塑造一個理工男、不善言辭、專注技術的形象,他們甚至會對項目方CEO對外接受採訪時的形象提出要求——下身穿牛仔褲,上身穿短袖或者T恤。

進場區塊鏈之前,Felix曾因為文字夢做過網站編輯、記者,之後想掙錢去了一家創投機構,再後來創立了一家網站公司,賠進幾十萬。年初邂逅區塊鏈,偶然賺到一些錢,緩解了被同齡人拋棄的焦慮感,隨後便All-In區塊鏈,專做行業的「送水服務」。

他將自己定義為區塊鏈的流量供應商,這裡的流量泛指所有:交易所缺人就幫忙找人,項目沒社群就幫忙做社群,遇到投資人維權就幫項目方做投資人關係維護。

只要能賺錢便來者不拒,簡單直接的工作要求也讓其目標變得更為露骨:掙錢,掙錢就是理想。於是,抱著賺快錢的心態,Felix開始了做市之旅,然而劍未出鞘便被封喉。

「一個項目代幣破發了五分之一,給了我們200個BTC,本來計劃用一周拉到發行價,然後再拉個兩三倍,結果剛到發行價就被野莊盯上了,他們試探了一下,發現我們沒錢,就直接割了。」

本來能賺七八百萬,結果隻賺了兩百萬,Felix個人投資的錢也全賠了進去。通過這件事Felix發現,做市是有資本的人玩的,像他這種根本賺不到錢。

因此,門檻較低的社群運營成了Felix入場之後一直在做的事,「很多群一開始很活躍,被割完了就不活躍了。」不過割完之後,應對維權者也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主要工作就是安撫。

「把他拉進我建的500人的維權群裡,其中400人都是我小號,你吐槽,底下200個人勸你,遭遇都比你慘,那你還罵嗎?你跳樓,底下200個人勸你別跳,挨個說不值得,那你還跳嗎?就很簡單,可這不是誰都能乾的。」

不過社群運營也未能挨過漫漫熊市,經濟學出身的Felix,聯想到經濟大蕭條下的「保險套定理」,倒得出了一個定律:在熊市,大家都沒事乾的情況下,能做的唯有消費。

他還算了一筆账,假如有一兩千萬的存款,按市場情況來說,全投進去,混了一年不全賠也得扔進一半,這和直接消費五百萬沒什麽區別。因此當社群進行不去去,Felix便開始搞海天盛筵的Party。

「來區塊鏈之前,我不知道女孩子們現在這麽缺錢,曾經我以為都是逼良為娼的。」當談到進入區塊鏈之後,哪些事情超出其預期,Felix瞳孔放大,伴著一抹邪笑脫口而出。

同在一片熊市下呼吸的Eric,秉持熊市做事的原則,正悄無聲息地搭建著自己的產業生態,今年6月份開始布局的交易所,已經在8月上線成功。

從產業面來講,流動性好是區塊鏈市場最大的特色,Token流通的場所成為了區塊鏈行業的一大核心,因此交易所處於產業鏈的頂端,並且佔據極大話語權。

即使是在熊市建立,主營業務賺不了錢,但憑借其行業位置,也可以找到其他盈利模式,Eric並未捨棄的投資便可與其裡應外合,達到利益最大化。

03

得到

一切都將成為過去,將一切成為過去的時候你得到了什麽?

——所羅門王

「我們更喜歡最上遊、最核心的產業,因為越是上遊,賺錢的可能性越高。」因此,除了布局交易所,去年11月份Eric便開始投資礦機,這也是他認為的區塊鏈行業的另一核心——Token的生產者,從比特幣的產業鏈出發,礦機就是它的生產者。

關於自己在區塊鏈的定位,Eric認為是在塑造自己話語權的過程。他覺得區塊鏈值得奮鬥,因為它的階級還沒有固化,而他能做的就是在固化之前,佔據某一環節的話語權地位。

「這個行業最吸引我的,其實是一種掌控能力以及調動各個東西的快感,我想用這些東西滿足我的自尊。」

他認為現階段享有最高話語權的只有兩位,一位是「礦機之父」吳忌寒,另一位則是將交易所做到頂端的趙長鵬。因此Eric如此布局,不僅是為了現在賺錢,更是為了獲得足夠的影響力,掌握話語權。這是他的終極目標。

未來Eric會將重心放到交易所上,他認為自己會為這個行業提供流動性的支持,讓價值交換效率變得更高。

「不過如果熊市過了兩年還沒起來,那也只能破產了,一切還是順應市場的變化而變化。」Eric將目光稍作轉移,思考片刻後,音調調低,補充說道。

而抱著賺錢心態入場的Felix,卻未曾預料到這次熊市持續時間如此之長。雖然一直未賺到錢,但是幣圈高底薪、高學歷背景的同事,讓他體會到了賺錢之外的舒適感,而這份舒適感也讓他堅信自己會等到賺錢的那天。

接下來,Felix會繼續投入到接項目、聊天、做方案的無限循環中,也會嘗試未曾開展過的海天盛筵。

在摸不清發展路徑的行情下,久經摔打的Felix也感知到了自己在價值觀方面的變化:之前無論創業,還是打工,被灌輸的雞湯都在說應該享受過程,努力過了就不要遺憾,可是區塊鏈行業的直接與真實讓他覺得,結果比過程更重要,不管怎麽做,做成了最重要。

對於Alan而言,區塊鏈對他最大的改變,就是看到任何一個東西都會用區塊鏈的商業邏輯去思考。

比如排隊買咖啡的間隙,Alan就會想到咖啡店的會員體系、積分系統天然適合區塊鏈,只是技術沒有做到。這種情況也會鞭策他——什麽時候我們能夠提供一個解決方案。

曾經被合作方形容為「習慣將眼前利益最大化」的Alan,在區塊鏈思想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也學會了將信仰前置,放長線,釣大魚,從長遠角度出發考慮事情。

除此之外,生活上的變化同樣明顯,Alan一直有為太太訂鮮花的習慣。太太會把新到的花插起來,時間長了,鮮花、乾花交匯,屋子裡香味縈繞。

放在以前他是感受不到的,但現在每周六回到家,卻能至少抽出幾分鐘繞著屋子看一看、聞一聞,細細感受。

當問Alan這時候他在想什麽時,他回答說:「很寧靜,什麽都沒想,因為區塊鏈世界太嘈雜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