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有多少人因為錯過這件事而遺憾終生?

01

“趁現在氣象暖和,你去學個車唄。”老媽第10086+次在電話裡和我提起這事。

“不想學,又買不了車。”在北京生活,買車不知是哪年的事情了。

“要不你考個公務員,以後回家也有個著落。”

“哎呀,別急,我會考的,再等兩年,再給我兩年時間。”

“又不是要你現在就回來,你先報名唄,先複習著。如果覺得不想乾公務員,考個教師資格證,我跟你說,你表姐工作的這個學校······”

“好的好的,我知道了,我先洗澡去了啊。”

“好吧,在那邊吃好點,別省錢,最近變暖和了,衣服適當減少,還有······”

“行,我知道了,明天聊哈。”

掛斷電話,我打開同事小A的聊天界面:“來一把?”小A秒回:“乾!”

五一前,老媽發微信問我回不回家,說姥爺最近身體不太舒服。

姥爺在礦裡幹了大半輩子,很早就落下了矽肺,近幾年越發嚴重了。我趕回老家才發現,姥爺的情況很差,根本不是老媽口中的“最近不太舒服”,已經是不能下地的程度了。

看完姥爺,我媽開車帶我回家。坐在車上,我心裡憋著一股不知名的怒火:家裡出這麽大的事,為什麽老媽不早點告訴我,都多大了還拿我當小孩兒!

心裡揣著姥爺的事情,再加上跟我媽賭氣,我全程冷著臉扭頭衝著窗外。老媽也沒了往日的嘮叨,趁我不注意偷偷抹把淚,就這樣一路沉默。

這種僵持一直持續到我回北京的前一天,我默默收拾行李,老媽呆坐在一旁不說話。我知道她正在看我,但是我心裡愧疚又生氣,就是不抬頭看她。

愧疚我馬上要遠赴千里之外,即使姥爺病得這麽嚴重,也沒辦法陪在他身邊;氣的是母親的隱瞞,讓我覺得自己很沒用,關鍵時刻一點忙幫不上不說,還要被別人照顧。

第二天,她開車送我去火車站。下車時,我突然瞥見她正手扶車門在用力地按壓太陽穴。

我沒由來的一陣擔心:“怎麽了,媽?”

“沒事,開了兩小時車,有點累了。”她衝我一樂。

那笑容,讓她疲憊,讓我心酸。

我想,我真的要開始學車了。

我想,也許我真的應該考慮一下是否考個公務員或者老師。

媽媽不再是那個什麽事都可以解決的超人,她也會因為面對病重的父親手足無措在車上偷偷掉眼淚,甚至她開始會因為開兩個小時車而感到疲憊。

我在長大,她在變老。

姥爺生病,作為女兒,媽媽常伴左右。

如果將來媽媽生病了呢,誰來每天照顧她?

指望800公里外的我嗎?

02

老話常說,時間會讓一切過去的。

之前的小達認為這句話無比正確,現在他只會覺得這是一個巨大的謊言。

又是一個在沙發上枯坐的夜晚,小達問趴在他腳邊的狗:“奶奶呢?”

它敏捷地站起來,豎起耳朵,在屋裡跑了一圈,又失落地趴回來。

“奶奶去哪了,你知道嗎?”小達執著地問。

它沒法回答他。

小達拿起手機,撥下那串曾經無比厭煩的號碼。

······“您撥打的電話無人接聽。”

“媽,你到底去哪了?”沒有人能回答小達。

兩個月前,小達又一次重重掛了母親的電話。最近,母親的每通電話都在說“趕緊回來結婚吧,老大不小了,還混什麽呢”。這讓小達煩得不行。

在事業上,小達自認為還是有點起色的。三年前,剛來上海時,父母對小達也是諸多支持,一直鼓勵他多多見識外面的世界。

但是最近,不知怎麽了,母親頻繁給小達介紹相親對象,拚命催小達回老家結婚。

小達掛了母親的電話之後,母親又發來微信:“趕緊回來結婚,別再讓我操心!”

事業上的壓力讓小達疲憊不堪,對於母親的催促憤怒不已,為什麽母親不能體諒體諒自己呢?於是,小達索性電話不接,微信也不回了。

“兒子,放假回來陪陪媽吧。”一天半夜,小達收到母親發來的消息,他想母親這是又來騙自己回去相親呢。

第二天,小達正在開會,手機震動,看到來電顯示“老爸”,小達突然心一慌,下意識掛斷了電話。矮身走出會議室,走到樓梯間抽了根煙,但這沒有讓他鎮定下來,反而心跳得愈發快了。他強製自己把這股莫名的心慌壓下去,拿起手機撥了回去。

“你媽不行了,趕緊回來。”

拚了命地往家趕,小達也沒能見到母親最後一面。

半年前,小達母親查出胃癌晚期,深知小達想在上海擁有自己事業的母親既矛盾又糾結,既不想告訴小達自己生病的事情,怕他分心;又擔心自己走了,沒人再能像自己一樣照顧兒子,想幫他找一個知根知底的另一半。

就在這種矛盾與糾結,你不言我不語中,母子倆陰陽相隔,錯過一生。

03

我最近在讀一本在美國很火的書《生命最後的讀書會》,觸動很深。

作者威爾·施瓦爾貝處於風光無限卻也疲憊不堪的職業巔峰期時,母親突然查出癌症晚期,兩難之間,威爾毅然放棄了自己的事業,選擇陪伴母親走完最後的時光。

但是威爾一直困於如何與母親溝通相處,直到他們開始共讀一本書。他們開始定期舉辦隻屬於他們兩個人的讀書會,開始了一段閱讀廣度和人生深度的對話之旅。從熱門驚悚小說到經典暢銷書,從詩歌到懸疑故事,從異想天開到精神層次探討。

幾個月的陪伴,威爾與母親漸漸可以從容面對死亡。直到母親生命的盡頭,威爾與母親依舊在讀書,在分享自己。

母親走後,威爾真正意識到了他都失去了那個他以為永遠不會離開他的人。但是,那一本本與母親一起讀的書,是母子二人彼此陪伴的最好證明。

其實,我們也是這樣,我們可以接受父母老去,卻從來不願面對將會在某一天徹底失去。

如果分離是注定的結局,那只有陪伴才能讓我們不留遺憾。

什麽是陪伴?

陪伴是你累了的時候對媽媽的一句撒嬌,不是過年回家對媽媽大喊“我上班夠累了,多睡會怎麽了”。

陪伴是看到一處風光時拍一張照片發給父母,不是在“百忙”中擠出時間帶父母去旅遊卻因為父母在景點被人騙錢時抱怨他們笨、讓你丟臉。

陪伴是哪怕相隔很遠卻互相惦記的親密溝通,不是每天一個卻說兩句就掛的例行電話。

畢淑敏說:

“每個孩子都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有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惜人們都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我們總是相信未來不遠,卻不知你的一年與父母的一年之間是不能劃等號的。

我們評價自己:沒有傘的孩子,只能拚命向前跑。但是,有沒有想過,也許你回頭看看,那件黑色厚實的雨衣就蓋在你身上呢?

所以,趁能陪伴,請別留遺憾!

《生命最後的讀書會》

如果陪伴父母與追求人生不能兩全

你會怎樣選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