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端午節“申遺”十周年,韓國真的搶了我們的端午節嗎

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今年是端午節申遺成功的第十個年頭,而今年的端午節也是申遺成功後的第九個,觸景生情,讓人難免想起當年那鬧得沸沸揚揚的“韓國搶注中國端午節”事件以及“端午節申遺成功”的來龍去脈。

2005年11月25日,韓國的“江陵端午祭”被世界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一石激起千層浪,網絡上炸開了鍋……,雖然官方後來進行了辟謠,但直到今天還有人相信,韓國搶了我們的端午節。

圖1 江陵端午祭,是韓國江陵地區農民在端午節氣時間裡特有的一種巫俗祭祀活動,並不是特指一種節日

雖然韓國出於文化的自卑和極力擺脫中國文化的影響,經常在民間出現將中國傳統文化據為己有的聲音,比如“孔子是韓國的”、“高句麗是韓國古朝代高麗的前身,故遼東自古以來便是韓國領土”等等。但客觀地說,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角度看,韓國並沒有“搶注中國端午節”,因為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和中國的端午節不是一回事,也幾乎沒有任何關係,更不會影響中國的端午節申遺。

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名稱與含義不同。

“江陵端午祭”首先就帶有“江陵”這個地名,“江陵”是韓國的江原道下轄的一個市郡,在行政區劃級別上相當於中國的地級市,不過面積甚至還不如中國的一個縣區大。“江陵端午祭”可以說是江陵市的特色風俗,很多外地的韓國人甚至都不知道江陵有這麽個習俗,而我國的端午節雖然在具體習俗上有許多地域差異,但節日本身絕對是屬於全國範圍的。此外,由於媒體翻譯的問題,“江陵端午祭”曾經一度被國內讀成“江陵端午節”,一字之差千年之殤啊。“節”與“祭”並不能完全劃等號,至少教科文組織將二者作了區別。

圖2 江陵端午祭活動中的官奴假面劇

第二,活動內容不同。

中國端午節的活動雖然在具體地方會有所差異,但吃粽子、飲雄黃酒、賽龍舟、紀念屈原(或伍子胥)等等幾乎是標配;而韓國“江陵端午祭”的活動內容不僅與端午節完全不同,還更加的豐富多樣。官奴假面舞、蕩秋千、投壺、角力、農樂大賽、農謠等等,至於祭祀活動更是數不勝數,不過他們不祭祀屈原或者伍子胥,他們有釀造神酒祭、大關嶺山神祭、大關嶺國師城隍祭、邱山城隍祭、鶴山城隍祭、奉安祭、迎神祭、迎神出巡、朝奠祭、端午巫祭、送神祭等等,種類繁多,看的人眼花繚亂。

第三,時間不同。

雖然兩者在中國的端午節(中國農歷五月初五)左右會有時間的交叉重疊,但中國端午節大多只在當天有活動,即使是比較重視和熱鬧的地區,節日活動前後也不會超過一周。但它可以從三月底開始一直折騰到五月初,而且經常是晝夜不息。

圖3 端午節的重要節日活動當然是為紀念屈原的“龍舟競(jìng)渡”

中國端午節申遺成功。面對沸沸揚揚的“韓國搶注端午節”事件,曾有專家出面辟謠:“申遺”不是注冊商標,“申遺”是把文化的代表作品提出來,讓全世界都能知道和分享,這與商標注冊是兩碼事,不是說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以後中國人再過端午節就要交費了,況且二者還並不是一回事。果不其然,2009年9月,中國端午節正式“申遺”成功。

然而,所謂“中韓端午之爭”之所以鬧得沸沸揚揚,經久不止,僅僅是因為媒體和大眾的誤讀和愛國情懷的高漲嗎?顯然不是,事件持續發酵的根本原因是撕開了我國以傳統節日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嚴重不足,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瀕臨滅絕的遮羞布。

圖4 “仲夏端午,烹鶩角黍。俗以菰葉裹黍米……”這是晉朝太守周處寫的《風土記》。鶩是鴨子,黍是粽子,烹鶩角黍,就是煮鴨子裹粽子。

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的2005年,中國正處於經濟高速發展黃金時期,於年底超越法國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然而,文化的發展卻遠遠跟不上經濟發展的節奏,比較典型的證據,就是傳統節日被忽視。二十多年不斷深入的對外開放,雖然為中國經濟的騰飛注入了活力,卻也出現了西方文化入侵的極端現象,很多年輕人熱衷於過洋節,只知道感恩節、萬聖節、聖誕節,卻對寒食節、重陽節、中秋節等等知之甚少,更有甚者,崇洋媚外、數典忘本,對於祖國傳統文化大加詆毀。國內竟然還沒有建立起完備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制,傳統節日作為一個重要遺產甚至都沒有被列入保護名單之中。

反觀韓國,僅僅是一個特定地方上的“江陵端午祭”就早在1967年就被列入本國的“重要無形文化遺產”中編號第13號,並通過近40年的保護、傳承和創新,最終申遺成功。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江陵端午祭”與中國端午節並不一致,但韓國受中華文化影響極深,本國也有過端午節的傳統,而“江陵端午祭”最早也與端午節脫不開關係,是逐步演化、創新得來,形成帶有自己本國特色的風俗。因此,不僅韓國人重視傳統節日的態度需要我們肯定,其善於創新融合的精神更是值得我們學習。

圖5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古人把艾草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空中,剪成虎形稱為“艾虎”,以避邪驅瘴。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2005年的“韓國搶注端午節”事件堪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歷程中的一個分水嶺,因為事件發生的第二年即2006年,我國就公布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端午節赫然在列,之後又分別在2008年、2011年、2014年批準公布了第二、三、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清明節和端午節又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端午節正式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與此同時,教育部門也在中小學逐步推進傳統文化教育,力爭提高下一代的傳統文化修養,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對外開放的大門越來越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雖然逐步加大,但取得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尤其是網絡文化的快速蔓延,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瀕臨滅絕的狀況不僅沒有解決,反而愈加嚴重。例如,列入2006年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大腔戲、呼麥等進入2019年,會唱的人數已不足百人,近乎失傳。傳統節日的保護形勢也不容樂觀,近些年,傳統節日成了商家搞促銷活動的噱頭,真正富有內涵的節日習俗創新幾乎沒有,甚至還有被“新興現代節日”,如“光棍節”、“女生節”等擠去生存空間的危險。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之路,任重而道遠啊!

文:博陵清河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