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水滸傳》中的“義”與真實含義大相徑庭,演盡江湖涼薄

字數:2089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

《水滸傳》是一本描寫江湖的小說,提到最多的核心價值就是“義”(宋江還綴上了個“忠”字)。

許多梁山好漢們都口口聲聲說到“義”,或者做出過所謂“義舉”,比如書中章節目錄上直接寫著“義”字的就有十一處,涉及“聚義”、“義釋”等。他們的“義”到底都是些什麽?

一、三次“義釋”背後的真相

《水滸傳》裡曾出現過三次“義釋”:朱仝義釋宋公明、錦毛虎義釋宋江、宋公明義釋雙槍將。我們分別來看這些“以釋”背後到底說明了說明?

宋江犯下人命案後,知縣派朱仝、雷橫兩個都頭去宋家村追捕宋江。知縣也是在壓力之下迫不得已做出此舉,其實是有心向著宋江。

朱仝平時和宋江最要好,縣衙裡人盡皆知,知縣派他去追捕,用意更明顯。

朱仝果然沒有辜負好哥們兒,找到宋江後讓他趕緊跑路,這邊的事情由他負責打理。宋江得以逍遙法外,可憐的唐牛兒來頂包,被流配了。

朱仝做這些事情只想的是怎樣為宋江好,置法度於不顧,更對無辜者沒有絲毫憐憫,他所崇尚的“義”只是為自己的朋友好。

後來好友雷橫犯事後,他也不惜自己犯下瀆職罪,“義釋”了朋友。只是雷橫和宋江這兩個朋友更像是農夫救下的“蛇”,反倒合夥賺他上梁山落草,讓他失去了清白做人的資格。這就是朱仝為自己的“義”所食的苦果。

而當土匪頭子錦毛虎燕順聽說抓住的人是宋江後,立馬態度大變,納頭便拜,還說了一番肉麻拍馬屁的話,宋江不但沒有被做成心肝醒酒湯,還得到土匪們的十分禮遇,這都是宋江平時在江湖上積攢的名望到關鍵時刻發揮的重要作用。

就因為眼前這個人行貨是燕順的偶像,所以“義釋”。換作其它沒有乾系的人就不可能了,否則土匪們喝西北風去啊!

這就是燕順頭腦裡的“義”,只是憑自己感覺喜好。

再看“孝義黑三郎”宋江義釋雙槍將董平。

這是事先為董平挖的陷阱,抓了董平後,宋江想學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之風。不過董平根本用不著“七擒”,一次就中招。

宋江假惺惺“慌忙下馬,自來解其繩索,便脫護甲錦袍與董平穿著,納頭便拜。”董平立刻就“慌忙答禮”,趕快表忠心,順帶把自己報私仇奪程太守閨女的事也一並辦了。

宋董二人一拍即合。

二、宋江式的假“義”

宋江乾過很多“義”事,許多人都被他的“義氣深重”所感動。

賺秦明時宋江、吳用教人假扮秦明濫殺無辜百姓,絕了秦明後路,甚至讓秦家妻小都把人頭奉上獻祭。

之後撫慰秦明的辦法是不由分說把花榮的妹子嫁與秦明。這種做法實在是惡心至極。但是秦明也夠嗆,居然還坦然接受。

扈三娘原本是個富家千金,被李逵滅了門,然後又被宋江許配給猥瑣的王矮虎。宋江曾在清風山向王矮虎承諾,日後給他找個好媳婦,轉手就把“義妹”扈三娘嫁給了他。

書中說:“一丈青見宋江義氣深重,推卻不得。”其實對於扈三娘來說,宋江哪有什麽“義氣”可言,她不過是看明白了此刻若想活命,就得服從。

宋江兌現了曾經給王矮虎的承諾,落得“眾人都稱讚宋公明仁德”。這就是宋江式的“義”。

像這種宋江式的“義”,梁山好漢們學得快,用得熟,比如呼延灼就用這種“義”賺過關勝。

呼延灼第一次見關勝時,“備說宋江專以忠義為主,不幸從賊無辜。二人遞相剖露衷情,並無疑心。”

第二天就讓關勝中計,活捉了去。然後宋江又開始上演“慌忙下堂,喝退軍卒,親解其縛,把關勝扶在正中交椅上,納頭便拜,叩首伏罪”的橋段。

“關勝連忙答禮,閉口無言,手腳無措。”,之後又被“義氣深重”所感動,從了賊寇。

而想當初呼延灼自己被宋江賺上梁山,也是中了這個計。宋江表演“納頭便拜”的戲碼早已是駕輕就熟。然後呼延灼又被宋江的“義氣”感動了,“非是呼延灼不忠於國,實感兄長義氣過人”。

呼延灼活學活用,直接把這個套路用在了關勝身上,成為宋江式“義”的推廣者。

三、出賣他人利益換取的“義”

登州兵馬提轄孫立被親眷設計逼迫不得已放棄鐵飯碗上梁山。他角色轉變相當快,還沒入梁山的門,就開始為“進身之報”做打算了。

此時宋江正帶人攻打祝家莊一籌莫展,孫立恰好與祝家莊的武術教練欒廷玉是同門師兄弟。利用這層關係,孫立自告奮勇去祝家莊當臥底。

師兄欒廷玉對孫立毫無疑心,說明二人關係不錯,心無芥蒂。可欒廷玉萬萬沒想到,這個師弟已經暗中把自己,當作向梁山納貢的投名狀了。

後來的事情完全按孫立預想發展,可憐欒廷玉死於混戰,孫立給自己撈了戰功。這種以出賣他人來換取自己利益的可恥行為,很多梁山好漢都乾過。

在梁山好漢頭腦裡,我對我哥們兒講“義氣”,不惜損害故人利益。

武松受了施恩的好處就答應幫他“黑吃黑”奪取快活林,這也是因“哥們兒義氣”,根本不考慮做這件事情有沒有正義可言?至於什麽“結義”、“聚義”都不過是強盜開大會,毫無正義。

“義”在江湖中,已經與原意大相徑庭了。

先秦時代最早提出“義”的是管仲:“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孟子更是將“義”發揚光大,成為做人行事的基本法則:“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從“義”繁體字原形可以看出:上邊是“羊”,下邊是“我”,即一個人為了正義可以犧牲自我,講的是一種“大義”。

但在《水滸傳》的江湖法則中所說的“義氣”,與“義”的原意完全不同,和“正義”完全無關,說白了是出自於私心的“義”,全無利他之心。

參考資料:《水滸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