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炸雞炸出一片天,韓影80後導演迎來他們的時代?

新人導演的銳氣與光芒無法持久保持,或許是韓國電影界在一代代傳承過程中面臨的現實困境;另一個困境還在於性別與創作傾向的固化。

這部滿溢著炸雞香味的滑稽偵查片《極限職業》拯救了韓國開年的電影市場。

截止當前,1月23日在韓上映的《極限職業》突破1600萬觀影人次,票房累計超8.15億人民幣,打破了2014年上映的《鳴梁海戰》8.04億人民幣的票房記錄,問鼎韓影史票房冠軍

這個票房成績放在國內似乎沒有什麽競爭力,而就韓國本土5100多萬人口而言,1600萬的觀影人次相當於5個韓國民眾中便有1.5個人觀看過《極限職業》,國民度可謂相當高;同時《極限職業》也是典型的以小博大贏家,成本僅95億韓元(5600萬人民幣),投資收益比為14.4倍。即便已至三月末,《極限職業》仍牢牢位居韓國票房榜的前十位置。

一幫同儕眼中的廢柴警察追捕毒販的故事,究竟做對了什麽俘獲人心?更有比較意味的在於,《極限職業》的劇本和去年國產電影《龍蝦警察》屬“一本兩拍”,一樣的創意核和人物架構卻得來兩個截然不同的結果,一個影史冠軍,一個籍籍無名。

話說從頭。《極限職業》和《龍蝦刑警》的共用劇本來源於2015年中韓故事共同開發項目一源多用文化征集展的獲獎劇本《極限職業》,劇本原作者是韓國編劇文忠日。這句話幾乎可以解釋《龍蝦刑警》因何失利,因為打從一開始,這就是一個韓國本土風味強烈的故事。

特別又是喜劇題材,各國喜劇故事的鋪陳節奏、演員的表演風格以及導演對喜劇節奏的拿捏均不一樣,並且故事發生在寫實背景下更對本土元素有著超高的要求,這也是為何過分依賴製景、仿似發生在真空背景下且演員喜劇表演節奏不統一的《龍蝦刑警》的弊端。

而且在本土化上,《極限職業》確實做到了“極致”。

故事圍繞業績超級差的毒品偵查班,偶然獲得翻身機會蹲點毒販。為了執行任務,小組五人盤下了一家炸雞店潛伏,沒想到馬刑警製作的口味獨特的炸雞使得店面瞬間躥升為網紅店,做警察薪水入不敷出的窘境和遭遇停職的糾結間,偵查班又將何去何從呢?

整個故事的立意已顯示出兩個有趣的點,一點是警察開店賣炸雞,身份的錯位所形成的笑料是個看點;另一點則是整部電影裡散發著對警察職業薪資低、風險高的調侃。把警察這份職業最窘迫的部分拿出來逗樂子,反而為影片最後偵查班以一敵百壯烈地與毒販搏鬥埋下了熱血的苗子,欲揚先抑的手法雖老套卻十分管用。

而另一個成功的地方是對韓國本土王牌美食“炸雞”的推新。相較於《龍蝦刑警》中對龍蝦這道美食為何誘人近似空白的描述,《極限職業》裡對炸雞可謂是360度的呈現。電影裡自製的暢銷配方“水原王排骨炸雞”,在韓網引發熱議和追捧。

韓國人對炸雞的熱情從《來自星星的你》開始蔓延全世界,《鬼怪》裡的一句台詞,“全韓國的炸雞店比麥當勞多”更是印證了韓國人對炸雞的熱情。

而據說《極限職業》的編劇裴世英在京畿道水原市(以炸雞聞名)改編劇本的過程中,每天會陷入吃炸雞還是吃排骨的煩惱中,最終便有了將兩者結合後“水原王排骨炸雞”的出現。可以說,爆款網紅炸雞和電影互相成就。

再者來說,《極限職業》的成功還來自於它“純粹喜劇”的樣式,擺脫了韓國以往盛行的“笑後有淚”模式,即“喜劇+感動”的套路。“笑後有淚”模式的里程碑開始於《我的野蠻女友》,影片前半部分以搞笑為主,後半部分旋即轉入兩人分手的感傷,這幾年大賣的《超速緋聞》、《奇怪的她》、《七號房的禮物》等均是對這一套路的鞏固,甚至變得固化。

這也是為何自2013年《七號房的禮物》後在韓國鮮有喜劇電影成功的原因。《極限職業》給了另一種觀影快感,高班長(柳承龍飾演)領銜的五人小組性格不一,每個人都有著自身特點的滑稽表情和誇張語調。

沒有悲情,從頭至尾所有的是對生活無奈的小小調侃,是一部純粹的熱血、搞笑喜劇。影片對喜劇節奏拿捏的精準,其背後的最大功臣自然是影片導演李炳憲。

在韓國,票房破千萬人次的電影被稱為國民電影。就目前而言,在韓國電影票房史上超千萬觀影人次的電影有23部,其中韓國本土電影18部,好萊塢電影5部。則在這其中喜劇電影僅兩部,一部是《七號房的禮物》,另一部即是《極限職業》。同時,《極限職業》的李炳憲是“千萬俱樂部導演”中唯一一位80後的新銳導演。

忠武路因有大量的拍攝場地且導演輩出,是韓國電影界的代名詞。因此李炳憲的成功,便被韓國媒體冠上了“憑借爆笑平定忠武路”的title。僅僅創作了4部作品就登頂名譽殿堂,李炳憲給韓國影壇造成的衝擊不亞於文牧野之於中國電影。

其實李炳憲擅長喜劇創作的路子早有跡可循。在尚未成為導演的那些年,他跟隨薑炯哲導演參與編劇了《超速緋聞》和《陽光姐妹淘》兩部頗受好評的喜劇片。

2012年,他成為導演拍攝了自傳性質的獨立電影《加油啊,李先生》後,2015年講述青春苦惱現實的首部商業電影《二十》(去年曾被國內翻拍為《二十歲》)、2018年講述四位男女橫衝直撞的不倫戀故事《風風風》均為喜劇,加上如今的《極限職業》,他的喜劇世界變得更加豐富。

李炳憲曾在採訪中說過,周星馳對其有深刻的影響。喜劇也會作為他一直探索下去的方向。

《極限職業》對他的突破意義在於,以往的喜劇作品中他更善於揭露主人公內心難為情的欲望和秘密,對故事進行諷刺,因此會有觀眾感覺到不適。而《極限職業》則直接走向了合家歡,是男女老少都會微笑的故事。他的喜劇世界正在發生著變化,正在習得更廣泛的表達方式。

透過李炳憲的成功,自然會讓我們將更多的眼光集中於在韓國日漸活躍的80後導演們,他們有一個共通特點,都是編導合一的好手,甚至常常身兼數職。而且在過往的十年時間裡,每年韓國三大電影獎項的歸屬上不乏新銳導演的身影。

這些新銳導演中,李炳憲在商業類型創作和票房號召力上處於領頭羊的位置。

而早在2013年因一部商業製作《恐怖直播》(豆瓣8.7)驚豔業內外的金秉祐近年來鮮有好作品出現。同理,還有拍出話題之作的《道熙呀》的鄭朱莉,這部處女作也是她最新的作品,圖表中最年輕的金泰泳的履歷也停留在了2016年的作品《女教師》。

《恐怖直播》

新人導演的銳氣與光芒無法持久保持,或許是韓國電影界在一代代傳承過程中面臨的現實困境;另一個困境還在於性別與創作傾向的固化。女導演多個人私語、小成本製作以及獨特視角中尋求表達,卻難以有更上一層的可能性;男性導演多類型化的、犯罪、歷史、現實等更加厚重的題材樣式以及大製作被男性導演把持。

《道熙呀》、《我們的世界》、《戀愛談》、《小公女》

數據對此是種印證,自1999年至今,韓國三大電影獎項中,最佳導演獎尚未有女性導演獲得

新銳導演撼動“忠武路”或許為時尚早。李炳憲式的成功是韓國電影界對類型電影創作模式二十年來不斷打磨下結出的果實,是韓國民眾狂熱地對本土電影自我守衛的表現。他的成功對中國新導演的啟示在於,錘煉類型創作是獲得市場的不二法門。

— THE END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