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部可貴的知識分子電影,長篇人物傳記藝術片《上海的女兒》

在中國上個世紀大時代的長河浪花中,每一個家族和個人的遭際都寫得出一部長篇小說。而今天那些沉得下心來記錄那或疾風驟雨或風華絕代的電影人,尤為值得讚頌。女導演陳苗的《上海的女兒》就是這樣一部別開生面又深刻剖析時代與人生的電影,而它演繹的人物也是一位擔得起那個過去時代的傳奇女性——周采芹。



周采芹來到人間時是中國陽光風雨交替的年代,而她的最初的搖籃是一個戲箱。作為一代京劇大師周信芳的三公主,她卻從來不曾有過公主的命——幼時已被母親送出國門,在英國的顛沛流離中讀書成長。那個她生於斯卻不能長於斯的上海,就是她童年夢中的記憶,而中國從新中國建國到文革歲月的曲折歷史成了她一生在海外漂泊的背書。


和父親母親後來的悲劇不同,這個上海女子在歐洲開始了她傳奇人生。她在歐洲一個個舞台中光彩奪目,成為了唯一在倫敦成功的華裔明星。然後她轉戰美國,在好萊塢續寫傳奇,從首個007華裔邦女郎到征服美國演藝圈,她的世界觀、人生觀和中國觀也在經歷著時代和文化環境賦予的改變。她坦承她的人生哲學是獨立和自由


影片不僅僅講述了一個在西方文化背景之下艱難轉型且終於成功的人物,它還直面了周采芹有血有淚、有成功有挫折的非凡人生。《上海的女兒》的深刻之處在於毫不掩飾地告訴了觀眾一個大時代如何給了一個中國女人別樣的人生體驗,還譜寫了上個世紀一個具有文藝天賦的中國知識女性的道路。


當我們和她的父母一樣經歷著反右、文革二十多年人生煉獄的時候,周采芹獨立自由的天性卻沒有被扭曲;當我們被迫接受著錯誤時代折磨的時候,周采芹在坎坷生活的磨練中獨自閃耀著演藝之路的光芒。她離鄉背井的孤獨和衝破文化隔膜的奮鬥,換來了一個人在完全沒有自己祖國的輝煌映照下贏得的成功,而這種成功的意義不是單單屬於她個人。



《上海的女兒》因此有著海派文化的驕傲。儘管這裡寫的僅是一個周采芹,但是我們還看到了一代京劇麒派鼻祖周信芳的大氣和一位上海母親(中國戲曲藝術市場化管理第一人)的睿智,我們還看到了整個中國最後的時代變遷,接受了周采芹的人生轉型。而她的人格塑造給一個時代的中國女性樹立了別樣的標杆。


影片提供了一個知識分子的視角,當我們回首七十年祖國春華秋實的時候,謳歌歲月巨變是一種視角,描寫她的兒女走向歐風美雨、完成獨立驕傲的人生,則是另一種不易的角度。這同樣是一種深沉的角度、思索的視野。它不但不膚淺,而且在豐富著我們白雲蒼狗下所見所聞的同時,告訴了一個真理:只要自由而坦蕩地活著都會是出彩的人生。譬如周采芹。


很少有這樣的電影,《上海的女兒》是沒有任何影片可以對標的,它在今天中國電影文化現象中獨樹一幟。就因為它選擇這樣的題材,為了這個真實的人物和她傳奇的經歷,導演陳苗等待了,堅持了,創作了九年。周采芹現生活在洛杉磯,改革開放後多次回到上海北京,影片不寫她尋根,但寫了她尋魂。她一生的勇氣來自哪裡?靈感來自哪裡?來自家族還是歲月?



陳苗相信她創作的時間跨度如此之長,才能配得上女主角的一生。所以導演拍得淡定而行雲流水,她像在享受一次慢船的旅行,把更多思考逐一融進了畫面和旁白裡。影片每一幅畫面都經歷了細致的挑選,而旁白的寫作和配音更是匠心獨運。這樣一部年代久遠但歷歷在目的電影,僅僅追憶主人公驚豔的似水年華誠然不夠,還有影片本身的思想存焉。


當我們看完全片的時候會是心潮在激蕩起伏,還是如掩卷沉思般等待繚繞的余韻,也許都會作思想狀。所謂時代不只是一個中國,所謂世紀不單有一個時代,所謂選擇並非當初的一條道路,所謂思想更不是只有一個視窗。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一帶一路”,你足夠獨立嗎?你足夠堅強嗎?你準備怎樣獨自邁向命運蒼茫的遠方?而且始終相信:天在看著你。


地球有足夠空間盛下幾十億人的遭遇,你和遠方的祖國有著同樣的命運,世界和國家每十年都在巨變,三十年就天地翻覆,等不及你的哀怨和悲傷,但會點讚你的不屈不撓。你用一生換回“上海的女兒”五個字,也許認為已經值回全部付出,而我則認為這五個字未必等同於你一生付諸的堅執追求。通過影片你成為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對標,但願人們都這樣認為。


知識分子是怎樣的人,影片沒有直白地托出。但知識分子電影應該是這樣一種電影:展示一種“求真的人”和“求真的人格”,弘揚對於堅定的認知以及忠貞的信仰。《上海的女兒》因為拿出了周采芹作為今天中國人的對標,它就是一部展示“求真的人”和“求真的人格”的電影,恰恰因為刻畫了身處西方文化背景下一段求真人生的傳奇,所以影片沒有媚俗。



周采芹因為影片而成為一個文化符號,也許是她始料未及的。也許她本來就是一個文化符號,在大洋彼岸她是中國人的符號,在中國大陸她是世界文化的符號。《上海的女兒》沒有刻意表達,對於導演的電影生涯而言,關於世界文化和中國人的命運的探索,它應該剛剛才開始。陳苗是一個把電影的著眼點放在不大的方寸中的人,一如她曾經拍攝的《星星的孩子》。



所以她是沉實而誠實的。她熱愛她生活的城市——上海。她熱愛活得真切通透的人,所以能夠拍出不虛偽的電影。她知道拍一部電影付出的人生成本不是以金錢衡量的,她把《上海的女兒》作為給予周采芹——這位早她近半世紀來到上海又孤身漂泊世界的上海資深美女——情感與心靈的陪伴。也許我們還想從中看到更多,願你能夠看到更多的美好,那就是陳苗導演給你的祝福。(本文作者: 趙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