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共濟失調小腦萎縮用中醫是這樣治療調理的啊!

首先我們要了解小腦萎縮是怎麼造成的。

1、腦梗塞:無論缺血性或出血性腦梗塞,其後期均可發生,嚴重的腦萎縮患者可形成軟化灶等。多發性、腔隙性腦梗塞發展為腦萎縮的人數雖然不多,但是大多數腦萎縮患者可導致癡呆。因此,這是屬於導致小腦萎縮的原因之一。

2、先天稟賦不足:胎兒期或新生兒期血管阻塞引起的大塊腦梗塞或發育不全所致。這也是常見的導致小腦萎縮的原因的重要因素。

3、腦鈣化:小腦萎縮患者會常同時伴有同側面部血管痣。全腦瀰漫性鈣化可導致腦萎縮、癡呆或智能減退。

4、細菌及病毒感染後:小腦萎縮多繼發於腦膜炎、腦炎、腦膿腫等後遺症。

以此可以看出小腦萎縮是不分年齡以及性別的,在中醫中有很多種原理來解釋小腦萎縮的形成。1、先天稟賦不足,也就是所謂的遺傳性小腦萎縮共濟失調,這是在我國最常見一種小腦萎縮共濟失調的類型,大多數人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攜帶致病基因,直至到達癥狀顯現的年齡才得知自己患有小腦萎縮共濟失調。在中醫裡先天稟賦不足乃是臟象中的腎出現了問題,腎為先天之本,腦髓的生成來源由三部分組成,一就是源於腎中先天精氣,《靈樞?經脈》雲「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2、後天之本虧虛,也會造成小腦萎縮導致共濟失調的癥狀出現,脾乃後天之本,中醫理論中,脾主四肢,且腦髓的生成來源之二就是水谷之精充養腦髓。腎中精氣化生腦髓雛形之後腦髓還需不斷得到水谷精微的濡養化生才能逐步長成。3、臟腑失養,同樣會導致小腦萎縮的情況出現,腦髓的生成來源之三是臟腑之精化髓充腦,腦髓為腎中精氣所生,脾胃精氣所化,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充於腦而養腦髓。腦髓之功能正常是五臟精氣充養、協調為用的結果。所以調好五臟六腑才能避免或者治療小腦萎縮,減少患者的痛苦。

通絡生肌三聯湯遵循「先天生後天,後天養先天」的原則,脾、胃、肝、腎同治,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第一步:健脾益胃,脾乃後天之本,輸布氣血;胃是掌管水谷精微的,二者相輔相成,是治療此疾病的根本。

第二步:補益肝腎,肝藏血,主疏泄,腎藏精,生髓;腦為髓海,是精髓聚會之處,正因為腎精化生腦髓,從而保證腦神之用。

第三步:固本培元,這一步主要是鞏固作用,脾胃盛、腑臟實,則循環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