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沙特的裡子、美國的面子…葉門胡塞的“鍋”,美國為何甩給伊朗?

獨家供稿騰訊平台,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川普在伊朗問題上糾結的本能:巨大威脅VS達成協議的渴望”,《華盛頓郵報》在16日的報導中這樣形容如今的川普對於伊朗的複雜情感。

近日,沙特原油設施遭遇襲擊,作為沙特盟友的美國將矛頭直接對準伊朗。不過在如何回應伊朗問題上,川普卻盡顯“糾結”。《華盛頓郵報》注意到,川普一邊將伊朗稱作中東地區最大的威脅,甚至“炮彈已上膛”,而另一邊卻也急切地想與伊朗領導人坐上談判桌。

沙特阿拉伯兩處石油設施14日遭無人機襲擊引發美國和伊朗之間的“口水戰”。對這次襲擊,葉門胡塞武裝當天承認是自己所為。儘管如此,美國卻視若無睹,依舊指責伊朗應該為這次“對世界能源市場前所未有的襲擊”負責。有人出面認領襲擊,美國為何還不依不饒?有分析認為,美國之所以將沙特石油設施遇襲一事歸咎於伊朗,主要是為了掩飾其導彈防禦體系在保護盟友沙特上存在漏洞或缺陷。

沙特石油設施遇襲 美國矛頭直指伊朗

當地時間9月14日,全球最大石油輸出國沙特的兩處石油設施遭無人機襲擊。沙特宣稱這次襲擊使該國石油產量減少一半,這意味著將影響近570萬桶原油日產量,約佔世界每日石油產量的5%。消息一出,世界震動。

事發後,儘管葉門胡塞武裝已承認實施了襲擊,但美國卻將矛頭指向伊朗,指責伊朗才是“幕後黑手”。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率先“發難”。蓬佩奧稱,“德黑蘭是近來對沙特發動的近百起襲擊的幕後黑手……伊朗現在對世界能源供應發起了前所未有的攻擊。”蓬佩奧甚至呼籲“所有國家公開和毫不含糊地譴責伊朗的襲擊”。

美國總統川普雖未直接點名,但卻在近日的發聲中或明或暗地多番影射說,“我們知道罪魁禍首是誰”,美國“炮彈已經上膛”。

為了佐證這種猜測,有美國官員16日向媒體提供衛星圖片稱,沙特兩處遇襲的石油設施至少有19處彈著點,受損區域顯示襲擊來自伊朗或伊拉克方向,而非來自葉門。《華爾街日報》稱,此次襲擊也可能是伊朗發射的巡航導彈或“巡航導彈+無人機”組合,而非僅使用了無人機。

不過,這種說法並未得到進一步證實,反而招致不少質疑聲音。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援引3名圖像情報專家的分析說,這些圖片無法支持美國政府的指控。

面對美國的指責,伊朗方面拒絕“背鍋”。伊朗外交部發言人穆薩維15日說,蓬佩奧所言“毫無意義”,是針對伊朗的盲目指認。

伊朗外長扎裡夫15日也發推文否認蓬佩奧的說法,稱美國正在謀求與伊朗進行“極限、直接”的對抗。扎裡夫說,美國及其“代理人”在葉門遭到打擊,他們總幻想武器裝備的優勢最終能帶來軍事勝利,但如今深陷葉門戰事。指責伊朗並不能終結這場“災難”。

胡塞武裝認領襲擊 美國為何視若無睹?

葉門胡塞武裝認領此次襲擊,美國為何卻一而再、再而三的將禍水引向伊朗?

“今日俄羅斯”(RT)17日在其網站頭條位置刊登一篇來自記者菲尼安·坎寧安的分析文章,從軍事防禦方面進一步剖析了這一問題。文章核心觀點認為,美國之所以將沙特石油設施遇襲一事歸咎於伊朗,主要是為了掩飾其在保護盟友沙特上的“驚人失敗”。

報導稱,川普政府需要為沙特近期石油設施遇襲尋找“替罪羊”,因為如果美國承認沙特石油設施遇襲是葉門胡塞武裝所為,就等於承認了美國的“不足”。

什麽“不足”?RT緊接著給出了答案。

RT說,近年來,沙特花費數十億美元從五角大樓購買了大批美國“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和所謂的尖端雷達技術。如果葉門胡塞武裝的作戰無人機能夠飛入沙特境內1000公里遠的地區,並摧毀沙特石油工業的關鍵生產基地,那麽對美國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尷尬”。

報導中提到,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的數據,沙特軍事預算位居世界第三。報導稱,沙特每年的軍事支出約為680億美元,其購買的大部分武器來自美國。

然而,儘管擁有來自美國最好的軍事技術,這個石油王國卻目睹了對其至關重要的石油工業的一次潛在毀滅性的空襲浪潮。RT援引可信報導稱,沙特遭受的損害比官員承認的還要嚴重得多。這些關鍵工業基地可能需要數周時間才能完成修復工作。

據法國廣播電台(RFI)報導,美國著名智庫蘭德公司分析師貝卡·瓦瑟表示,沙特主要憑借“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來攔截胡塞武裝的飛彈及其類似武器,但是效果並不顯著。愛國者導彈的主要用途在於摧毀敵方的導彈,而不是防止來襲的無人機。她認為,使用無人攻擊機偷襲暴露了沙特的空防系統的漏洞。

複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潘銳17日對環球網記者表示,目前,美國和沙特並未提出切實證據來證明伊朗是襲擊事件的“幕後黑手”。美沙至今仍未公布攻擊石油設施的具體武器細節,一方面可能是因為該事件仍處於調查過程中;另一方面,兩國或有難言之隱。潘銳稱,如果這次襲擊真的是由葉門胡塞武裝的無人機或者導彈造成,那麽證明美國的導彈防禦體系或相關防禦系統存在缺陷或者漏洞。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與此同時,自美國去年5月退出《伊核協議》以來,美伊緊張局勢逐步升級。此次將伊朗直接列為石油設施襲擊的肇事者,美國或有自己的軍事戰略考量。此外,沙特與伊朗之間也存在不少分歧和爭端,選擇與美國站在一起,沙特也並非“一時興起”。不過,由於公布信息有限,目前仍無法判定誰才是沙特設施遇襲背後的始作俑者。

地區局勢再度吃緊 美伊關係深陷迷局

襲擊事件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德國《世界報》稱,怎麽解決海灣危機,不僅關係到中東,也關係到世界經濟和政治。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5日通過發言人對襲擊表示譴責。他呼籲各方采取最大限度的克制,防止緊張局勢升級,並遵守國際人道主義法。

沙特石油設施遇襲之後,美伊之間的關係也變得愈加撲朔迷離。約旦《憲章報》稱,這次沙特石油設施受襲的背後,是地區形勢的波譎雲詭,尤其與美伊之間的博弈息息相關。伊朗在不斷受到極限施壓的情況下,動用其地區資源與美國抗衡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下一步,美國可能會加大對伊朗的施壓力度,海灣局勢將更加複雜緊張,充滿不測。

對於襲擊事件造成的影響,潘銳也表示,此次襲擊事件加劇了地區局勢的複雜程度,對美伊關係產生巨大影響。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離職後出現的美伊關係緩和勢頭,襲擊之後已經完全消弭。美伊關係面臨進一步惡化的可能,不排除出現局部衝突的可能性。

沙特石油設施遇襲的“幕後黑手”究竟是誰?中東地區的複雜迷局會是何種走向?美伊緊張局勢將又將何去何從?這些問題恐怕都需要時間來給出答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