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掏耳屎到底好不好?了解完耳屎的這些「秘密」,你就知道怎樣做了

在影視作品中我們經常會發現舊時人們會在理髮後再讓理髮師清理自己的耳朵,躺在椅子上讓人用專用工具和棉花棒將耳屎掏乾淨,被掏的人則是一臉享受,昏昏欲睡。不止是影視作品中,生活中有不少人都會承認掏耳屎是件很享受的事情,特別是再掏出一大坨耳屎時,那種快樂成就感真得能使心情愉悅。所以掏習慣的人,隔段時間不掏,就會感覺耳朵癢,非得掏了才舒服。

那麼耳屎到底用不用掏呢?經常掏耳朵好嗎?

世間萬物既然存在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耳屎同樣,其實耳屎學名叫做耵聹,只是我們耳道皮膚腺體分泌出的一種物質,它和進入耳朵裡的灰塵和皮屑形成的一種混合物,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臟。而且耳屎對我們的耳朵還起著保護作用。

就像眼淚能夠潤滑眼睛一樣,耳屎也起到潤滑耳道的作用。並且耳屎由於含有油脂,可以在耳道皮膚上形成一種酸性的保護膜,能夠抵禦外界細菌病毒的入侵。耳屎所具有的粘性還可以黏住進入耳道的灰塵,小蟲子,以及水滴,避免我們的耳朵被感染生病。

此外耳屎還起到過濾和緩衝過高聲波的作用,以免鼓膜被高聲震傷。

耳屎又分乾耳和油耳,都是正常的,這是和地域人種有關的,一般白種人和黑種人多油耳,在我國大部分人是乾耳。相比而言油耳的潤滑保溫功能還要高於乾耳呢。

那麼耳屎用不用掏呢?

怕不掏耳朵,耳屎會堵住耳朵影響聽力的顧慮完全是沒有必要的。我們的耳道並不需要藉助外力來清潔,它自身就有清潔功能。人的外耳道皮膚在新陳代謝過程中就像一個傳輸帶,會慢慢向外移動,將耳屎運輸出耳道。當我們在咀嚼食物,打噴嚏或是說話時,只要讓下鄂有活動,就可以將耳屎推出耳道。

如果經常掏耳朵反而會導致耳屎分泌異常,不但不會見少,可能會越掏越多,原本片狀的耳屎還會變成碎屑狀,使其保護功能大大減弱。

我們的耳道皮膚很嬌氣,如果你使用的力道不當,那麼就會傷到外耳道,引發感染,導致聽力受損。經常掏耳朵還會造成外耳道皮膚角質層發生腫脹,感染細菌,引發炎症。如果用棉花棒掏耳朵不小心還會將耳屎推進耳道深處,造成耵聹栓塞,或是進入耳道太深,傷及了鼓膜,如果鼓膜被刺穿,那麼可真要喪失聽力了。

我們知道了耳道自己具有自潔功能並不需要掏,但是有特殊情況導致了耳屎堆積太多,堵塞了外耳道,也是需要處理的。如果還不掏是會引起耳鳴,耳疼和聽力下降的。可是不建議自己用耳杓或是棉花棒深入進去掏,或是去理髮店,足浴店等地找非專業人士來掏,還是要找專業的耳科醫生來處理。如果沒有時間去非得自己掏的話,建議用棉花棒沾上溫水在外耳道旋轉幾圈來帶出耳屎,然後在用耳杓將耳屎挖出。

註:以上圖片來源網路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