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傳承艾灸國粹 融入智能無煙科技賣斷貨的左點小艾智能艾灸盒

在我國從古以來就有端午插艾,端午用艾蒿熬水洗澡,新生嬰兒用艾葉熬水洗三的習俗。從遠古時期就知道艾草能防病治病的藥用價值。從而誕生出一個神奇的中醫理療方法——艾灸。像常見的腰背肩頸麻木疼痛,女性宮寒引起的系列病症都能通過艾灸來防治。不過城市中隨處可見的艾灸理療養生會所都採用燃燒艾條的方法,過程中會有大量煙霧產生,氣味嗆人且刺鼻,溫度也不好掌握。像我除非頸部痛得走路都輕飄飄了才會去艾灸理療館。主要是那氣味太刺鼻受不了。

近日小米有品上架了一款繼承艾灸古法,並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實現艾灸無煙,智能防燙,全家人都適用,能無縫接入米家app,手機可查看和操作的「左點小艾智能艾灸盒」。有了它,做艾灸在家就能輕鬆完成。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這種艾灸盒,沒收到之前那是相當期待。包裝是裡三層的外三層,每個配件在裡面錯落有致,還有獨立倉位,大致看下「左點小艾智能艾灸盒」包括了艾灸盒主機,20片裝艾餅一盒,Type-C 數據線,5V/2A電源適配器,帶魔術貼的綁帶兩根,隔熱矽膠墊,說明書這些。

不管是艾條還是艾餅,都是艾蒿作為原材料,左點養生艾餅選用道地陳艾製成陳年艾絨,再濃縮壓製成梅花型餅狀,用手指輕捏還有彈性,聞了聞艾草特有的馨香便撲鼻而來。不僅想起小時候每年端午前和兒時玩伴集體出動割艾草的場景。

見慣了艾灸養生館裡那種大型艾灸加熱設備,左點小艾智能艾灸盒要小巧許多,要不是兩個側邊綁帶孔我還以為是小愛音箱mini出的新品。它中間是一塊0.96英寸的OLED背光顯示屏,用來顯示使用中諸如艾灸模式,溫度,時間等狀態信息。螢幕四邊對稱設有四個觸摸式按鈕,用於開關機,模式轉換,溫度調節等。

左點小艾智能艾灸盒機身採用防阻燃的PC+ABS材料,內部核心加熱區域更是選用耐高溫的PPO材質,不但好看還提供了非常高的安全保障。在機身一側是正反都能插的Type-C電源介面,在使用中發現小米移動電源也能為其供電。極大豐富了使用場景,在家我甚至可以一邊走動,同時還能給身體減負。

左點小艾智能艾灸盒底部是放置艾餅的地方,固定艾餅的加熱倉門採用卡扣式,裝換十分方便。鋁合金加熱盤通過黃銅導電片接收熱能來加熱艾餅或任意搭配像艾絨、艾條、薑片、中腰等各類灸材。其加熱盤最高溫度能達到170℃,還能通過艾盒內部的智能溫控系統在艾灸倉周圍設置溫度區隔,再也不會出現明火艾灸溫度不好掌握的現象發生,使防燙成為可能,還避免了煙霧對健康的困擾。當然如果在使用中加熱區溫度設定超過120℃時建議套上隔熱矽膠墊。總體來說艾盒不但設計非常人性化還注重安全。

艾灸盒工作時機身與身體固定通過一長一短兩根綁帶來實現,這兩根綁帶有彈性還能自由調節,能適應不同人群,手部、腿部艾灸用短綁帶。腰背部用長綁帶。綁帶為柔性親膚材質,貼合透氣。

左點小艾智能艾灸盒提供兩種操作方式,一種是通過面板上下左右四個觸控按鈕,開關機、艾灸模式選擇,時間和溫度調節等,都通過這四個按鍵組合來完成,通過熟悉很快便掌握了這幾個按鍵的組合操作。但感覺按鍵操作還是稍微有點複雜。

當艾灸遇上智能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那就是操作更直觀更簡單,狀態一目了然,模式的選擇,溫度,時間調節不在需要反覆按螢幕上的設置按鈕。包括螢幕鎖定只需要輕點app中對應圖標就能避免艾灸過程中對按鍵的誤觸。

相對於連接成功後手機端操作的簡單,最初的連接我是走了點彎路,反覆連了幾次都沒成功,原因是沒仔細看使用說明,操作上缺失一個步驟造成,不過方法正確時連接就很快。

左點小艾智能艾灸盒艾灸方式也是比較豐富,針對不同使用群體的需求和要達到的效果,研發出五大艾灸模式,利用智能溫控系統來區分這五類艾灸模式,即使是第一次使用也容易上手。它們分別是常規灸、舒適灸、溫灸、隔物灸和熱灸。經常熬夜用舒適灸,溫灸適合用電腦比較多的人,隔物灸就特別適合長期使用空調的人,經常運動的人用熱灸更有效,常規灸適合經常沾水游泳的人群。

相對於傳統艾灸如果穴位沒找準,錢錢花了效果也沒有,我自己從來沒嘗試過在家用艾灸,因為找不到穴位。左點小艾智能艾灸盒通過增大艾灸面積,使用中只要找到相當位置即可。

自從左點小艾智能艾灸盒來到我家,它便成了最受歡迎的成員,特別是我的父親對它更是情有獨鍾。由於前年夏天氣象炎熱,天天吹空調,到國慶節時發現得了面癱,住院兩個月都沒見好轉,後來經過三月的艾灸才得以控制。到現在父親都還經常去社區艾灸館去做艾灸理療。每次去都要花費40元。左點小艾智能艾灸盒艾餅一盒20個,市場價在50元左右,和艾灸養生館比是不是要便宜許多呢?如今父親在家就能用左點小艾智能艾灸盒做艾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