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身上長白斑不一定是白癜風,很可能是它!

從去年開始就有寶媽顧問寶寶臉上長白斑的問題當時也覺得是白癜風,對這種不常見的病就沒有太在意。

但是今年被連續多次問到,才發現這個問題已經如此普遍了。

再後面通過寶媽們發來的圖片才發現,大部分其實並不是白癲風,而是「白色糠疹」。


由於白癜風名氣最大,看到白色的斑斑大家自然只會想到白癲風,於是特別焦急以為寶寶患上多麼嚴重的疾病,其實就算是白癲風,它也主要影響容貌,對健康沒有威脅,但是它提示了身體可能出現異常,需要及時調整,大家也大可放心,大多白斑經過正確及時治療是可以恢復正常的。

在所有孩子白斑裡,白癜風的佔比大概是10%,剩下大部分是「白色糠疹」,還有小部分可能是:花斑癬、先天性無色素痣、炎症後色素減退斑等等,那麼我們要怎麼去判斷呢?


一、白癜風


1.白癜風的特點:

白癜風是一種皮膚色素脫失性疾病,屬於後天性疾病,如果孩子一出生就有白斑那一般就不是白癜風。

白癜風的白斑往往特別白,表面平滑,與周圍皮膚有明顯的界限,在身體任何部位均可以長,它的大小數目形狀都不固定,有的隻局限某個部位長,也有的在全身泛發。

白斑內毛髮的顏色可能正常也有的會發白,還可能看到有黑色的小點,表皮有點萎縮狀。

白癜風隻影響美觀,不影響其他身體健康。


2.白癲風的發病機制:

到現在醫學界對發病原因都沒有特別清楚,隻認為可能和自身免疫、遺傳、紫外線照射、黑素細胞異常、神經精神因素、環境改變等都有關,遺傳性大概有5~15%,大多都不會遺傳到,更多是後天因素影響。


3.白癜風如何治療:

根據可能的發病原因,當孩子出現了白癜風就要考慮:是否免疫異常?是否營養不良?是否經常在陽光下暴曬?是否受到驚嚇或者精神刺激?是否有遺傳?………能調整的盡量先去調整。

當然也要儘快就醫,醫院的治療方法有多種,包括外用和口服藥物、光療、自體表皮移植等。

一定要接受正規治療勿相信網路「遊醫」或貼牆上那些雜廣告,最後花了錢卻沒效果。


二、白色糠疹


1.白色糠疹的特點:

白色糠疹的發病率是很高的,大概有4成孩子都有過不同程度的白色糠疹。

白色糠疹,老百姓俗稱「蟲斑」或「桃花癬」,好發年齡3~16歲,表現為邊緣模糊的色素減退斑,從視覺上能明顯看出與白癜風的區別,好發於臉部,也可能出現在頸部、胸口和手臂上等位置。

剛開始表現為淡粉色,不是特別明顯,以後顏色慢慢變淺,才變得更容易肉眼可見,有的孩子經過日曬之後皮膚變黑,白斑就更明顯了,白斑出皮膚更乾燥,有少許細小鱗屑。

長了白色糠疹後孩子孩子基本上不會有什麼不舒服,只有少部分可能會稍微覺得有點癢。


2.白色糠疹是怎麼形成的:

同白癜風一樣,發病機制不是很清楚,研究發現與缺乏某些微量元素、營養不均衡、日光曝曬、皮膚乾燥等有關。



3.白色糠疹如何治療:

根據可能的發病原因,考慮是否營養不良?孩子是否偏食挑食?是否經常陽光下暴曬?是否皮膚乾燥?


相應的調整就要:

1、糾正偏食挑食

2、出門要抹防防曬霜,戴帽子,做好防曬工作,上午10點到下午4點之前的陽光不要直曬

3、注意為皮膚保濕,每天洗完臉及時塗抹潤膚乳

如果癥狀特別嚴重,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抹一些藥膏,大多過一段時間後都會自行消退,不會留下痕跡,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個月,也有可能要幾年。

三、臉上長白斑說明體內有蟲對嗎?

老百姓把白色糠疹也叫「蟲斑」,認為長這種斑就說明腸道裡有蛔蟲,之前就有個媽媽來顧問說,自從寶寶臉上長白斑已經連續多次吃驅蟲葯,怎麼還沒好。



到底長白斑是不是說明有蟲呢?

其實鑒別方法很簡單:

取一段寶寶的大便,拿去醫院化驗,如果標本顯示有蟲,就說明腸道裡有蟲,這時候再吃驅蟲葯也不遲,不能因為長白斑而盲目吃驅蟲葯,畢竟這種藥物是有毒性的。

而且目前研究是認為白斑和腸道寄生蟲感染沒有直接關係,不需要驅蟲。

但我覺得,如果寶寶真的有蛔蟲,這些蛔蟲阻礙營養吸收,導致營養不良,進而因缺乏營養而出現白斑,這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可以先做個化驗再決定是否驅蟲最穩妥。

四、營養學上對這種白斑有調理方法嗎?

不論是白癜風還是白色糠疹,或是其他斑,都認可的是可能跟營養不良有關,由於它們好發於兒童青少年,也說明跟孩子的免疫系統神經系統等發育不完善有關,而營養的合理供給是發育最基本的保證。

長白斑不一定是缺乏某一種營養成分,而是多方面綜合的結果,可以通過飲食評估可能缺乏的營養,再針對性去補。

不論它跟營養缺乏的關係有多大,日常注重營養搭配,保證各大類營養素充足攝入,保證均衡飲食總是沒錯的。


?

作者:藍弧營養師,9年營養職業生涯,專 注寶寶科學餵養和營養調理。

微信公眾號:藍弧營養師,回復「食譜」可免費領取6個月~3歲寶寶食譜,個人微信:lanhuyys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