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AI救不了電視:全球電視市場萎靡,語音互動雞肋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文 | 寓揚

一位電視圈打拚十多年的沙場“老炮”,歷經傳統電視與互聯網電視的浪潮,站在AI時代的高點,向我們講述著電視行業這些年的“打怪更新”之路:

第一條路是電視外觀的演變,尺寸越來越大,從32吋到40吋、49吋、55吋、65吋,再到70吋以上;另外一端是機身越來越薄,超薄、無邊框之類的概念在越來越多的電視上湧現,儘管電視越來越像藝術品,但這條路也似乎已到盡頭,再走下去就是大量成本的增加。

第二條路是顯示技術的更新,電視的分辨率從標清到720P、1080P、2K、4K不斷提升,再走下去行業也是困難重重。

第三條路是芯片上演的“摩爾定律”,電視機芯片也在從單核、雙核、四核不斷迭代,但越來越多的算力除了不斷上漲的成本,似乎找不到更大的用武之地。

電視發展到這一步似乎已像步入年邁的老人,加上全球電視市場趨於飽和並已經呈現頹勢的背景下,電視圈這波人坐不住了,活在尋找新的差異化和賣點的焦慮之中。

這時人工智能來了,成為眾電視廠家追逐的第四條路。電視廠商極力擁抱AI,尤其是語音互動,甚至有的廠商為了蹭語音熱點,重走用手機APP語音遙控電視的老路。

電視這四條路演變到今天,就變成了為大家所熟知的大尺寸、超高清和人工智能。

但今天我們要說的是AI救不了電視!儘管當下支持語音控制的電視已佔到出貨量近半,但依然不能改變這一事實。

AI——電視廠商的“曙光女神”

從2014年開始,全球電視出貨量已基本保持穩定,市場趨於飽和。從增長曲線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電視行業的頹勢。數據顯示,2017年更是近年來全球電視出貨量的谷底,為2.2億台,同比增長-3.3%。

▲數據來自中國產業資訊網

全球電視頹勢的大背景下,國內也不例外。據奧維雲網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彩色電視零售銷量為4752萬台,同比下降6.6%,創近14年來最大降幅。

今年國內市場依舊低迷,上半年彩色電視市場零售量約2260萬台,同比增長3.6%,零售額725億元,同比下降2%。

近年來隨著移動終端(手機、平板)的迅猛發展,更是分流了原本屬於電視的家庭娛樂功能,這讓本就趨於飽和的電視行業進一步呈現頹勢。加之電視行業的價格戰,這讓剛剛經歷互聯網電視大戰的電視廠商,又面臨新的焦慮。

小米電視負責人王川曾告訴智東西,今天硬體已經走到了瓶頸期,現在CPU很強大,記憶體也很強大,螢幕也走到了技術的瓶頸期,真正的差異來自於互聯網服務、來自於AI。電視已經從硬體之爭,發展到軟體之爭、AI之爭。

這正暗合前文所述,電視的前三波紅利已快消耗殆盡,而當下電視新的紅利來自智能化。智能化第一階段是互聯網化,全盛時期湧現出數十家互聯網電視品牌,而今天大多已經離開戰場,剩下少數幾個玩家與傳統電視廠商繼續戰鬥。據中怡康數據顯示,2016年互聯網電視滲透率已經超過80%。

第二個階段就是當下的AI與電視的結合。極米CEO鍾波曾介紹道,極米無屏電視2017年就內置百度DuerOS語音助手,今年還與百度合作成立AI實驗室,探索AI在無屏電視場景的應用。一位方案商也談到,在電視行業整個頹勢的大背景下,電視廠商最大的焦慮,就是尋找新的賣點,實現新的突圍。而AI似乎成了那根最容易抓住的稻草,於是行業都大打AI牌。

另一方面,智能家居的入口又給了電視廠商更大的想象太空。本就已經佔領家庭客廳的電視如果能夠躋身家庭的控制入口,不但能實現電視的突圍,甚至還能引爆未來家庭。

從近場語音到遠場語音

國內電視行業擁抱AI這件事,從2015年下半年就開始了探索。而去年智能音箱的水漲船高,也將語音互動推向高點。2017年也成為了電視廠商集體AI化的一年。

智能音箱主打用語音代替遙控器以及家庭入口的概念讓焦慮中的電視廠商更加恐慌。正在努力尋找新賣點的他們也紛紛跟進,將AI和語音互動當做電視新的突破口,推動電視行業的轉型更新。

隨著AI進入電視行業, 電視的產業鏈也隨之發生變化。思必馳行銷中心副總經理柳如峰是一位扎根電視行業多年的“老兵”,他告訴智東西,產業鏈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變長了。比如AI技術與方案公司湧入,由於傳統電視廠商在AI方面並沒有太多的積澱,需要他們將語音技術或視覺技術落地到產品中。科大訊飛、百度、思必馳、聲智科技、驀然認知等AI公司都都是湧入這一領域的代表玩家。

另一方面,整個產業鏈也開始圍繞AI做更多的研發儲備。電視的品牌廠商(整機廠)也相繼增加了AI部門,探索語音技術的產品形態、軟體架構,以及與智能家居的結合等。再比如芯片廠商也會面向AI推出計算力更強的芯片,並針對語音或視覺進行優化。

而在AI應用方面,電視廠商的核心在於語音互動,在AI技術公司以及方案公司的幫助下,企圖用語音互動來改變電視行業一直以來的按鍵互動。AI電視並在近兩年呈現了由近場語音到遠場語音控制,由電視與控制模塊分體化到一體化的趨勢。

最初電視與互聯網的結合,產生了海量的內容資源,使用物理按鍵的遙控器便顯得有些捉襟見肘。隨著AI技術尤其是語音識別技術的相對成熟,業界便開始嘗試將語音識別引入電視。又由於聲學技術不太成熟,遠場語音互動的體驗一開始並不好,這時語音遙控器便成為了一種選擇。

比如小米在2017年3月底推出的小米電視4S仍然採用遙控器這種近場語音互動的方式。相比而言暴風TV則是遠場語音電視的早期探索者,2017年5月其便推出遠場語音電視,擺脫對遙控器的依賴。

到了2018年,遠場語音電視更頻頻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今年3月份的AWE(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上,海爾五代電視也推出了遠場語音功能,而其技術方案來自阿里機器智能技術實驗室。

摩爾聲學是暴風TV遠場語音技術方案的提供者,其CEO呂延海告訴智東西,目前電視的遠場語音方案已經成熟,儘管相比語音遙控器會略微有一些性能差異,但是並不影響用戶的體驗,並能夠帶來成本上的優勢。

另一位業內人士也談到,儘管語音遙控器的效果更好一點,還有小米這樣的廠商堅持做語音遙控器,但是傳統廠家則認為語音遙控器沒有新意,“行業的認知是,遠場語音才是AI”。此外,據智東西了解到,小米下一代智能電視也將支持遠場語音功能。

另外一個趨勢是語音控制模塊與電視的一體化。最初由於技術原因、廠商因素等,遠場語音電視會採用分體化的設計,由一個類似機頂盒的模塊專門集成語音互動的功能。隨著整個產業鏈進一步打磨,聲學技術的提升,一體化正在成為更多廠商的選擇。

最初行業多選擇科大訊飛的語音識別技術來進行電視的語音控制,但是隨著整個產業的發展,一些電視廠商也開始通過百度、思必馳、雲知聲等公司的技術進行一些差異化的探索。

據思必馳柳如峰透露,今年遠場語音互動的電視預計能達到四五百萬出貨量。如果按國內大體5000萬的電視銷量來算,遠場語音電視大概佔據今年電視份額的10%。

如果加上近場語音互動,柳如峰認為今年接近一半的電視都會支持語音互動功能。可見語音互動已經深入電視行業,開始成為智能電視的標配。

語音互動仍是遙控器的附屬品

儘管語音互動在快速滲透電視市場,並佔據了近半數的市場規模,但就電視而言,AI的價值並不大,還停留在實用性的初級階段。AI也並不能使用戶真正脫離遙控器,相比實用性,當下的AI電視的賣點與噱頭成分更大。

通過與業內人士的溝通,我們發現即使是應用程度最高的語音互動功能,不要說取代遙控器,充其量只是遙控器的助手。主要原因一方面在於語音技術本身面臨的挑戰,另一方面則是應用場景沒有打通。

核心原因還在於語音識別本身,不論近場還是遠場互動,典型的問題就是口音與方言。語音互動的第一步在於語音識別,而在中國這個幅員遼闊、方言眾多的土地上,口音與方言成為第一個攔路虎。以在方言語音識別投入最多的科大訊飛為例,其官方號稱識別的方言也只有20余種,而中國方言則上千種。

再比如家庭場景中老人和兒童是觀看電視的兩個重要人群,針對他們的聲音能否做到有效識別,也是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除了技術問題外,現實應用場景也存在問題。摩爾聲學CEO呂延海表示,除了方言口音問題目前解決不了外,用戶真正的使用也脫離不開遙控器。儘管語音控制可以獲取互聯網上的內容,但是很多電視節目還要通過機頂盒來看(廣電內容),並且目前語音控制也不支持第三方機頂盒的內容。

因此,純語音互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一個家庭中,語音互動面臨老人、小孩、方言、口音等種種障礙,這就注定了目前語音互動不能為大多數人使用,其角色仍是遙控器的附屬品。

其他AI功能還在概念階段

除了語音互動外,AI電視還打出了智能推薦、AI遊戲、內容AI化、智能家居等概念,但這些功能在當下仍然是噱頭大於實用。

AI、大數據、智能推薦······這套話語是不是很耳熟?但實際來說,目前的電視沒什麽智能推薦,儘管有一些推薦也並不智能。核心原因在於目前AI電視使用的仍是一個單用戶账號,如何基於一個账號體系為全家人提供智能推薦?

想要進行智能推薦,首先AI要能夠識別出家庭不同的成員,然後才能算得上推薦。想要實現智能推薦的一條路徑就是通過攝影頭來實現,通過對不同家庭成員進行人臉識別,然後做一些相關的推薦。

智東西了解到,從去年到今年各家AI公司也相繼推出了語音與視覺相結合的電視解決方案,但這條路才剛剛起步。另外,在電視中安裝攝影頭一個不能避免的問題就是隱私。請問有多少人真正願意有一顆攝影頭不是不在的“看”著他,無論是客廳還是臥室。此外有如何保證攝影頭的安全問題,一旦被不法組織入侵了又該如何?

思必馳行銷中心副總經理柳如峰還談及了通過聲紋識別的方式進行智能推薦,他稱思必馳的聲紋識別技術已經開始大規模商業化,可以通過聲紋識別向不同成員推薦內容,預計搭載聲紋識別的電視將在明年上半年推出。

AI電視會經常展示影視內容的AI化,來呈現AI帶來的用戶體驗,比如當你看到影視中的某個畫面,就可以喚醒語音助手問它,畫面中的人物是誰,他還有哪些作品,畫面中的那個包包是什麽品牌。但現實是影視內容的AI化發展十分緩慢。

一位業內人士稱,這可以稱為內容Skill的缺乏。其實這項技術並不難,基本上所有的人臉識別公司都可以做,大致技術路徑就是,當你問這個人物是誰的時候,後台直接做一個截屏並上傳到雲端進行比對。

但是核心問題在於做內容AI化沒有人來買單,服務產生不了價值,商業就沒法落地。因此這一功能就變成了一種Demo展示。

至於智能家居,我們不妨參考智能音箱。一方面是各種標準協定林立,短期內很難打通;另一方面國內的智能家居發展仍相對緩慢,整個市場難以形成較大的需求,電視成為智能家居的視窗短期內仍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此外,關於家庭到底是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的討論似乎一直都沒停過,想扮演家庭入口的電視,至少還面臨智能音箱等其他設備的競爭。

結語:AI救不了電視

可以說,在全球電視行業已經飽和並呈現頹勢的當下,AI成為了電視廠商不可多得的救命稻草。但就目前而言,其噱頭與賣點的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AI救不了電視行業的頹勢。

想要電視行業再度煥發生機,還需要整個AI技術的進步,並與用戶體驗相結合,真正為用戶帶來更加優質的體驗。而這一步至少還需要數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