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阿里集團回應杭州阿里創投“換帥” 解析阿里戰投的核心邏輯

每經記者:李蕾 每經編輯:肖芮冬

昨日(3月11日)一則消息引起市場廣泛關注——杭州阿里巴巴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阿里創投)“換帥”了。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杭州阿里創投3月8日發生工商信息變更,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不再擔任阿里創投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長,其職位由阿里巴巴B2B事業群總裁戴珊接任。此外,阿里巴巴集團財務副總裁張彧和阿里巴巴集團首席人才官蔣芳,將在這次調整後出任杭州阿里創投的董事。對此,阿里巴巴方面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這是一個常規的公司管理動作。

阿里巴巴旗下有多個投資平台,此次更換法人的是杭州阿里創投,而此前《每日經濟新聞》也報導過關於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創投)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戴珊也擔任阿里創投的董事。阿里本身還有成立於2008年、負責阿里巴巴集團戰略投資的阿里資本;阿里旗下的阿里巴巴台灣創投公司,其發起設立了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在市場上也非常活躍;成立於2016年的杭州阿里巴巴澤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澤泰信息),投資風格以參與定增、並購等成熟期項目為主;此外還有一些規模較小的合夥制基金。

今天,記者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阿里集團的投資框架與核心邏輯。

杭州阿里創投和阿里創投

首先來說一說昨天新聞裡的主角,杭州阿里創投。

私募通數據顯示,杭州阿里創投成立於2018年4月27日,注冊資本5000萬元,為杭州臻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後者的全資子公司還包括浙江天貓網絡有限公司、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和杭州阿里科技有限公司。

在3月8日的變更之前,杭州阿里創投的法定代表人一直是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而接棒他的戴珊也是阿里巴巴的創始人之一。公開資料顯示,戴珊畢業於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於1999年加入阿里巴巴,曾擔任過客戶服務、銷售及用戶界面等多個管理層職位。2005年,戴珊開始擔任阿里巴巴廣東分公司總經理,2013年4月接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人才官。將近四年後的2017年1月,戴珊出任阿里巴巴B2B事業群業務總裁。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3月,戴珊開始擔任阿里巴巴集團的法人代表。這也是2014年4月馬雲從阿里巴巴法人位置退出後,第三次更換法人代表。天眼查信息還顯示,她本人還是杭州阿里巴巴廣告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並且擔任了阿里巴巴集團、高德軟體、浙江天貓、支付寶等19家公司的高管。

杭州阿里創投成立時間不算長,私募通顯示其目前公開投出的項目僅有一個,即以2億元參與了上海燦星的B輪融資、佔股1.17%。

接下來說一說馬雲本人掌舵的阿里創投。這家公司成立於2006年10月,管理的資本量為2.6億元,累計參與兩隻基金募集,共出資18.40億元人民幣。和杭州阿里創投相比,阿里創投的股東背景就更厲害了:大股東馬雲,認繳出資金額2.08億元、出資比例80%;第二大股東謝世煌,認繳出資金額5200萬元、出資比例20%。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阿里創投的前身是杭州阿里網絡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到2008年變更為阿里創投,經營範圍也由之前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等變更為創業投資業務、創業投資谘詢業務(除證券、期貨)以及為創業企業提供創業管理服務業務。而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是幾經變更,一開始是馬雲本人,到了2014年變更為前任阿里CEO陸兆禧,再到2016年變更為目前的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

據私募通數據,阿里創投直接對外投資的項目共有11個:

從上面的統計也可以看出阿里創投在投資方面的偏好,其投資金額最大的幾筆集中發生在電信運營、影視製作及發行等賽道。

阿里巴巴戰略投資的核心邏輯

看完了“傻傻分不清”的杭州阿里創投和阿里創投,我們再來看看成立時間更長、管理資金量也更大的阿里資本。成立於2008年的阿里資本承擔了阿里巴巴集團戰略投資的主要任務,目前管理的資產總量超過700億元。

根據IT桔子的數據,自成立以來阿里資本共投出了345個項目,其投資數量和金額的變化如下表所示:

不難看出,除了2016年,阿里資本的投資數量和金額都呈逐年上升趨勢,其在2018年共投出了73個項目、總金額1777.8億元。

那麽,阿里集團的戰略投資究竟偏好哪些賽道和行業呢?

由於其投資的項目數量眾多,記者這裡也不再一一列出,但我們可以看看阿里資本在去年以來公開的一些投資案例(數據來自IT桔子):

縱觀2018年以來的這些投資案例,其實已經能看出一些端倪。於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又統計了阿里資本成立以來投資項目所屬的行業和階段,希望能更加一目了然:

我們拆開來看。首先,阿里資本比較偏好、投資項目數量超過20個的行業,依次是電子商務、企業服務、娛樂傳媒、本地生活、汽車交通、工具軟體、物流和硬體。單從這一點上來看,阿里巴巴一直在沿著自己的生態鏈進行投資,構建底層商業基礎設施的能力相當出眾。無論是其核心的電商、支付還是物流、對B端商家的企業服務和賦能,都是在幫助阿里集團把護城河越修越寬。難怪行業裡有人評價,國內互聯網公司中最難被顛覆的其中一個就是阿里,因為它已經沿著生態鏈做了大量布局,這也意味著其根基會相對更穩固。

而從投資階段來看,阿里資本顯然更傾向於戰略投資,佔比高達21.5%。除此之外,其發生在種子、天使、Pre-A 、A輪、A+等早期階段的投資事件一共有96起,佔比為27.9%;22%的投資事件發生在B、B+、C和C+等發展期階段;D輪及以後的投資事件共有98起,佔28.5%。

從投資階段和策略來看,更偏向戰略投資是阿里巴巴最大的特點。有知情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阿里巴巴主要還是投資生態和生態公司協同,而非財務投資。“阿里(巴巴)投資的企業都是生態企業中或者上下遊有1加1大於2的情況,才會去做這個投資,幾乎沒有純財務投資,這與騰訊還是有很明顯的區別。”相比之下,騰訊則被業內普遍認為是最像財務投資人的CVC(公司創業投資),不強求被投項目的業務與自身業務結合,也給到後者更多自主權。

除了阿里資本,阿里巴巴台灣創投掌管的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也先後投出了7個項目,行業集中在旅遊服務、無線互聯網服務和電子商務等領域,輪次集中在A輪或B輪,這裡不再一一列出。此外,阿里巴巴全資的澤泰信息在2017年1月以4.39億元的價格受讓了上市公司三江購物9.33%的股權,並在2018年8月投資14.66億元繼續參與了該公司的定向增發;2018年9月,澤泰信息又以8100萬元的價格受讓了新盒科技40.5%的股權,這些投資行為也側面反映了該公司的風格與偏好。而上述機構和投資事件組合起來,才可以說是粗略地勾勒出阿里系投資的全貌。

封面圖來自攝圖網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