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血液粘稠是一個想當然的說法,它不等於血脂高

「當血液中脂肪與膽固醇含量過高時,將會出現血液粘稠的現象。」在許多養生文章中,都提到了「血稠」,認為這是血栓發生前的一個徵兆,並提出不多吃鹽、不多吃油、少生氣、經常運動,便可避免血稠。還有一些人提出:「血脂過多,容易造成血稠。」

但事實上,在正規的醫學術語中並無血稠這個概念,血稠並不意味著血脂過多,更不能視為血栓發生的前兆。

顯然,血稠是一個想當然的、不規範的說法,對於具有科學思維的現代人來說,應慎重使用這個詞。

血稠不等於血脂高

人體血液由血細胞和血漿構成。血細胞佔血液總量45%,其中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等,紅細胞是主要成分。

血漿佔血液總量的55%,主要成分是水,此外就是溶於其中的物質,如蛋白質、糖、脂類等。

在醫學中,沒有血稠這個概念,一般使用的概念是血粘度。

血粘度主要由紅細胞性質決定,此外還依賴血漿成分。從這個角度出發,血粘度更多反映的是機體紅細胞狀況。

血稠不等於血栓

血稠和血栓根本就是兩碼事。血栓是血管內形成的塊狀物。當血管受傷時,血小板和纖維蛋白啟動保護反應形成血栓,以防止失血,所以,適度血栓不影響健康。

如果血栓逐漸增加,影響到血液循環,增加心臟負擔,減少氧氣供應和有害物質的排出,就會影響健康。

血栓會引起凝血異常、高膽固醇、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血粘度描述的是血液特徵,血栓則通常指一種疾病。有研究表明,二者之間有關聯,但不是嚴格的因果關係。

血為什麼會粘稠

血粘度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水的比重、血細胞中的紅細胞數量及形狀、血漿成分、溫度等,低溫可增加血粘度,而高溫則相反。

一般認為,血粘稠度與以下三個原因有關:

血細胞因素:發生病變或是增多,會使血液變得粘稠,血液循環速度變慢。此外,如果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原,或者是免疫球蛋白濃度變高,也會使血液粘稠。

血管壁老化,失去彈性。血管硬化也會引起血液粘稠,導致血流速度變慢。

不良生活習慣和部分慢性病會伴隨血粘度升高。降低血粘度不等於能改善病情。

總之,血脂高可能會導致血液粘稠,但是血液粘稠並不一定會引起血脂高。

沒有降血液粘稠度的中藥

中藥重視「治未病」,但要注意的是,沒有特定中藥用來降低血液粘稠度。

中醫開方要根據脈證四診來辨證論治,不是某種中藥就可以勝任的,血液粘稠度高者,應到專業醫院診治,確定是病理性的,再遵醫囑治療。

一般來說,如果是飲食習慣不佳引發的高血脂,建議先從飲食上調整自己,不食用高脂肪食物,同時在生活中多吃山楂等食物。此外,可以服用藻酸雙脂鈉或者維生素E來改善癥狀。

文/唐城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