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八佰》:一場喚醒民族意識與家國情懷的戰鬥

▲圖片來自微博。

作為院線重啟後首部國產大片,《八佰》不負眾望。該片於8月14日開啟全國部分影城超前點映,首日票房破千萬,8月17日起開始了二輪超前點映,8月21日起正式上映。上映第三天,票房已經突破6億元,今日突破7億元應該是沒有什麽懸念。

《八佰》取材於真實歷史事件——四行倉庫保衛戰。1937年10月,淞滬會戰進入尾聲,國軍撤離上海,留下最後一支部隊做最後的抵抗。

“八百壯士”(實際為四百多人)奉命進入四行倉庫,以有死無生的姿態與日軍激戰四天四夜……

如果我們了解第二次淞滬會戰的歷史便會知道,其實在整個淞滬會戰過程中,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戰略意義和軍事意義都不大。

淞滬會戰中比四行倉庫保衛戰更激烈、更殘酷的戰役有不少,但影視創作者“偏愛”四行倉庫保衛戰,主要是這場戰鬥的特殊性和罕見性——它是一場被“全程直播”的戰役,戰役進行過程中都有“觀眾”。

這是由四行倉庫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的。國軍以四行倉庫為陣地,四行倉庫西北面被日軍佔領,一河之隔的東南面則是英美租界。

四行倉庫保衛戰進行時,蘇州河對岸的租界百姓,能清晰看到日軍與國軍的交戰。這場被“全程直播”的戰鬥,也由此具備了重大象徵意義。

昔日有哪些“觀眾”在“觀看”這場戰鬥?他們又是以怎樣的心態“觀看”?複盤這一切,也是今日觀眾通過電影觀看這一場戰鬥的價值所在。

誰在“觀看”?

租界的外國人以及國際社會,在觀看這場被“直播”的戰鬥。

他們的普遍心態是隔岸觀火。比如電影裡租界的外國人紛紛以戰鬥的結局做賭注,他們近距離地觀看火拚就像是看熱鬧。雖然也有被英勇抗敵的國軍打動的國際友人,但他們並不是多數。

蘇州河上空還飄浮著一個飛艇,飛艇內一些外國軍事觀察員俯瞰戰爭。這代表的是國際社會的視角。

當時蔣介石寄希望以戰爭作為九國公約會議上談判的籌碼,希望英美等大國製裁日本的侵略行為。但各大國出於自身利益,對於日方的侵略僅限於聊勝於無的道德譴責,沒有任何強製性的約束力。

國際社會的“冷漠”背後,可以看到一個“弱國”的悲涼。

國民黨高層,也是這場被“直播”的戰鬥的“觀眾”。

國民黨高層是戰爭的決策者,但是他們連連做出最差的選擇,無不折射出其腐朽和無能。

遠離民眾,不懂得發動愛國民眾的力量,而是將希望寄托在國際社會的“同情和支援”。戰士的犧牲成了“表演賽”。

電影中,四行倉庫保衛戰是為了爭取不久後在布魯塞爾召開的“國聯”的同情。奈何該會議延遲了。

最後,國民黨也對四行倉庫的戰士做出撤退的命令。黃曉明飾演的特派員傳達了這一命令。特派員的說辭是:撤退是為國軍保住種子。

這一冠冕堂皇的說辭可笑可悲:如果要撤退,那麽戰士們之前浴血奮戰地風雲保衛,意義在哪裡?

電影對衝橋撤退做了戲劇化的改編:戰士們英勇抗敵尚能守住士氣、守住生命,但撤退途中只能成為日軍的靶子。

▲圖片來自網絡。

這場戰鬥,喚醒了一批最重要的“觀眾”

但不能因為國際社會的“冷漠”、國民黨決策者的“無能”,就抹除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意義。

這不僅在於戰士們英勇無畏、視死如歸地保家衛國,本身就值得歷史銘記;也在於這場戰鬥,喚醒了一批最重要的“觀眾”——蘇州河對岸的中華兒女們。

他們當中很多人一開始對戰爭的態度是隔岸觀火、麻木不仁。

就像租界裡的太太們,一邊在槍炮聲中打著麻將,一邊漫不經心地說“我家有套房子在法租界,法國人肯定要保護的。”

但當他們如此近距離地觀看了這一戰鬥,他們看到戰爭的血腥、殘酷、死亡,看到中國軍人在敵我軍力懸殊、看起來必敗的戰爭中的不畏戰、不服輸、不怕死,他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神衝擊,原本已經沉寂的民族意識、家國情懷被充分喚醒。

他們意識到:他們是中國人,中國人在遭受侵略,而中國軍人在以血肉守護他們一隅的安寧、守護國土的完整。

這一刻,他們精神覺醒並以各種方式加入這場保衛戰。

電影的最後一幕令人感慨萬千:四行倉庫被子彈打得千瘡百孔的那一堵牆仍然存在,但這一堵牆的周邊是今日遍布高樓、繁榮昌盛的上海。

歷史的選擇、歷史的奧秘,都藏在這張對比圖裡,值得今日的觀眾細讀。

□陳子非(媒體人)

編輯 陳靜 校對 吳興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