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溪黃草,能治肝炎、水腫、抑菌,但是長時間服用會有副作用

溪黃草,俗稱土黃連,又叫溪溝草、血風草、熊膽草等,是一種常見的民間中草藥,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以南的各個省區。溪黃草屬於多年生草本,具有粗壯的根莖和纖細茂密的根須。它適應環境的能力比較強,常生長在山坡上、道路旁、小溪旁、草叢下等比較陰涼潮濕的地方。

溪黃草味苦、甘,性寒,歸肝、膽經,有涼血消淤、清熱利濕的功效,多用於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痢疾、跌打淤傷等常見疾病的治療。


溪黃草治急性黃疸型肝炎。取適量溪黃草、鐵線草,加入適量的水一起煎成湯劑。治同時患有急性膽囊炎和黃疸的患者,取適量的溪黃草、田基黃、茵陳蒿、雞骨草、車前草,加入適量的水煎服。——《中醫方藥學》

溪黃草可治水腫、淤青。當出現水腫、淤青時,用溪黃草沖泡茶水可以起到消腫的作用,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將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


近年來對溪黃草的研究,發現溪黃草有保肝利膽、抗病毒、腫瘤、抑菌等多種作用,對於腫瘤等有著明顯的作用。溪黃草中含有的黃酮甙、氨基酸、酚、有機酸等物質,可以促進肝臟循環。

而且溪黃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蛋白質,用溪黃草泡茶能有效的調節人體機能。


溫馨提示:雖然溪黃草有清熱解毒的作用,但是卻不能長期服用。如果長時間服用溪黃草,也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比如加重腎臟負擔等。

如果你覺得文章有用,歡迎推薦給你的朋友。

我會每天給大家分享關於皮膚方面的知識,如果有什麼皮膚方面的問題,歡迎留言。

點擊右上角關注廣州膚康盧教授:關心皮膚健康,關愛自己和家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