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直系二當家吳佩孚向本系統某名將求救,對方居然不搭理

中國歷史上,北方統治者南下一般更容易實現統一,而南方軍要北伐實現統一則很少見,朱元璋是一個例外,國民革命軍是第二個例外。後一次北伐看起來也很順利,其實充滿波折甚至凶險。

比如,打南昌就前後打了四次之多。摧枯拉朽的北伐軍為什麽在這裡遇到如此激烈的抵抗,敵人又是誰?

隨著北伐軍進軍兩湖,北洋名將吳佩孚向東南五省聯軍統帥、過去也算直系將領的孫傳芳求援。那麽,面對過去老領導的呼救聲,擁兵20多萬的孫傳芳會怎麽做呢?

他打算做夢。

“做夢”?

沒錯,他做的是“七省聯帥”的大夢。

吳佩孚的頭銜很嚇人——14省討賊總司令,其實只是虛張聲勢,實際控制的地盤比孫傳芳這個5省聯帥地盤要小很多,不過就一個湖北和半個湖南。

孫傳芳有結結實實的東南五省,這幾個地方富甲天下,加上孫大帥能征慣戰,在歷年的軍閥混戰中,他接連擊敗王永泉、盧永祥、張作霖等人。可以說,當吳佩孚開始日暮西山的時候,孫傳芳則如日中天。

吳佩孚目前面臨的窘境,其實早在他和北伐軍在湖南汨羅江對峙的時候,孫傳芳身邊的參謀長、中國著名的軍事理論家蔣百裡先生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給孫傳芳出了三個主意:

上策:乘北伐軍與吳佩孚在汨羅江激戰,以重兵從江西西進,攻擊北伐軍,進而佔領長沙,將北伐軍攔腰截斷;

中策:乘北伐軍圍攻武漢,孫傳芳親自指揮主力,沿江而上,解武漢圍,使北伐軍無法全力圍攻武漢,讓北伐軍和吳佩孚在武漢以南相持,孫傳芳則待機而動;

下策:集結重兵於江西,以逸待勞,坐看北伐軍與吳佩孚對耗。

孫傳芳上策不用就算了,連中策也不用,偏偏用的是下策。什麽情況?

在孫傳芳骨子裡,根本就看不起北伐軍。他認為,吳佩孚老了,打不過北伐軍,而他自己如日中天,根本不怕北伐軍。如果按照前兩條計策,最後都是便宜了吳佩孚,自己沒必要為吳火中取栗,不如等北伐軍乾掉吳佩孚,自己再名正言順出兵擊敗北伐軍,然後接收老吳的地盤。

因此,孫傳芳采取了蔣百裡第三條建議,坐山觀虎鬥,集結重兵於江西,坐等吳佩孚和北伐軍最後的戰況。

眼看吳佩孚快扛不住了,孫傳芳才開始重視起來。他調動大軍,在江西對北伐軍形成6路威懾:以贛軍主力唐福山、張鳳歧為第一路,集中在萍鄉、宜春,準備進犯湖南株洲、醴陵;以蔣鎮臣為第二路,集中在永新和蓮花,準備攻擊湖南的茶陵和攸縣;以謝文炳和陳修爵為第三路,集中於萬載和寧岡,準備攻擊桂東;以劉寶題為第四路,集中於撫州,作為戰略預備隊;以二楊(楊如軒和楊池生)為第五路,集中在新城、大余,準備進攻廣東南雄;以賴世璜為第六路,集中在尋烏、武平,準備進攻廣東東江。六路人馬,集結完畢,整裝待發。

儘管北伐軍還沒打到北方,但張作霖感受到了危險。本來,張作霖剛剛和孫傳芳鬧翻過,但這次為了共同對付北伐軍,暫時重修於好。張作霖不計前嫌,打著“北洋一家親”的旗號,主動致電老冤家孫傳芳:“玉帥(吳佩孚字子玉)新敗。武漢將失。東南半壁,全靠我兄支撐。作霖以大局為重,昔日些許小隙,早已付之東流,倘有所需,儘管直言。”

張作霖的大度,讓孫傳芳如釋重負,雙方簽訂了蘇魯停戰協定,來自北方奉軍的後顧之憂解除了。奉軍山東最高軍事長官張宗昌甚至對孫傳芳表示,如果要對付北伐軍,有什麽需要,儘管開口,要人要槍,他張宗昌都鼎力支持。

這下子,孫傳芳徹底放心了。他大手一揮,五省聯軍主力在盧香亭指揮下,從浙江、安徽、江蘇等地開赴江西前線。福建的周蔭人也發來電報,自己離得太遠,但已經派遣兩旅官兵趕赴浙江,聽從孫傳芳調遣,同時福建願意承擔部分軍費,幫助對付北伐軍。至此,孫傳芳集中在江西的主力部隊已達10萬之多,裝備精良,士氣旺盛。

孫傳芳志得意滿,於1926年9月7日給北伐軍下了最後通牒,要求北伐軍必須於24個小時以內全部退回廣東,不得借故停留,否則,職責所在,未容食忍。

這個最後通牒讓北伐軍群情激昂。江西是北伐的關鍵,一旦失敗,不僅新得的兩湖地盤可能全部丟失,而且廣東老家都可能不保。反之,如果在江西擊敗孫傳芳主力,那麽浙江的夏超、安徽陳調元、江蘇白寶山等人,都有可能背離孫傳芳,北伐軍要進軍江浙就容易得多。所以,江西戰役的勝負事關大局。

此時,在江西的北伐軍有第1軍1個師約5000多人,第2軍4個師約16000多人,第3軍兩個師12000多人,第6軍兩個師1萬多人。再加上其他一些被收編的雜牌部隊,北伐軍在江西的總兵力接近5萬人。

北伐軍分成三路攻擊態勢,第3軍7、8、9師,第2軍4、6師,在第3軍軍長朱培德指揮下,從醴陵出萍鄉,向萬載、新余、宜春等地方攻擊前進,目標直指江西省會南昌。這一路是北伐軍主力,兵力最為雄厚,戰鬥力也強。第二路以第2軍5師和第5軍46團組成,由魯滌平指揮,從廣東南雄出發,向贛州進發;第三路由第6軍17、19師和第1軍1師組成,由第6軍軍長程潛指揮,從湖北鹹寧進入贛西北修水和銅鼓,直搗德安,切斷南潯線,進而控制九江。

北伐軍來勢洶洶,孫傳芳也不含糊,10萬援軍加上本來就在江西的部隊,孫傳芳在江西差不多集中了十幾萬精銳,號稱20萬。具體部署如下:以江西總司令鄧如琢部編為第一方面軍,下轄唐福山、張鳳歧、陳修爵等人,負責樟樹到吉安地區的作戰;以鄭君彥所部,編為第二方面軍,下轄李彥清、王良臣、梁弘恩等人,擔任南潯路南段作戰;以浙江總司令盧香亭為第三方面軍,下轄謝鴻勳、楊震東、劉士林、李俊義等人,擔任南潯路中段作戰,這一路是主力,戰鬥力最強;以福建總司令周蔭人為第四方面軍總司令,下轄張毅、李鳳翔等人,擔任福建廣東邊境作戰,隨時準備進攻廣東;以安徽總司令陳調元部為第五路,下轄王普,畢化東等人,在贛北瑞昌等地作戰。此外,浙軍周鳳歧部兩個旅為戰略預備隊,在九江湖口一帶布防,隨時策應各個戰場。

布置完畢後,孫傳芳親自在九江城外長江上的江新輪上設立指揮部,指揮協調各路大軍。一場大戰,即將拉開序幕。

預知後事如何,明天再來。

參考資料:

1.唐德剛:《口述歷史 李宗仁》

2.曾憲林:《北伐戰爭史》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歷史學者查佳峰主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