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金誠控股突遭洗倉 大跌60%背後發生了什麽?

今日(12月14日),港股金誠控股上演離奇大跌,股價從開盤的1.64港元跌至0.6港元,跌幅超60%。

作為港股唯一一隻特色小鎮概念股,今年以來其股價節節下挫,閃崩的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麽?

股價大跌原因幾何

今日,金誠控股突遭洗倉式下跌,早間盤中大幅下挫,最低跌至0.53港元低價。截至收盤,金誠控股跌幅達63.86%,收報0.6港元,市值僅剩24.23億港元。

股價跳水引發金誠控股午間停牌,午間時分,該公司公告擬於12月14日下午一時三十八分起短暫停止買賣。

事實上,金誠控股今年5月以來股價一路走低,今日的大跌行情將其年內跌幅拉至77.61%。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金誠控股此前下發的最新財務數據發現,該公司近半年營收淨利出現增速下滑趨勢。數據顯示,4月1日~9月30日,金誠控股實現營業收入2.78億港元,同比減少38.06%,淨利潤3005.1萬港元,同比下滑27.05%。

對此,其公告給出的解釋是,擁有較大項目金額的若乾一次性項目於一季度大致完成,樓宇服務業務產生的合約收入較去年同期出現大幅減少。純利減少主要由於與去年同期比較下,投資物業公平值收益減少及行政成本上升所致。

某私募並購董事總經理認為,金誠控股集中拋盤說明機構對大股東金誠集團一系列情況並不看好,金誠控股在實際操控方面存在大量的風險。“客觀來說,我認為,大家對這件事情的解讀還是相對滯後了,港股作為成熟的資本市場早就應該在二級市場有所反應,如果不停牌可能虧損更為嚴重。”

大股東金誠集團負面纏身

金誠控股前身為雅駿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雅駿控股),2015年12月,金誠集團旗下金誠(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戰略控股雅駿控股,並於次年完成收購。2016年3月,雅駿控股更名為金誠控股。

近年來,金誠控股圍繞資管、房地產、產業投資基金三大板塊深入布局,並在2017年迎來大發展。截至2018年3月31日,該公司總資產規模達到12.9億元,同比增長190%;母公司應佔權益規模4.5億元,同比增長約74%,股價也從複牌後的0.24港元/股漲至最高點4.24港元/股(2017年11月底)。

可以說,金誠控股此前股價飆漲離不開股東方鼎力相助。不過今年6月以來,金誠集團違約風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前,《每日經濟新聞》曾刊發

《員工衝業績違規申購自家產品反被套:揭開金誠集團違約一角》

,圍繞金誠集團經營模式、產品違約兌付以及被處罰等問題進行了分析。

今年4月監管機構的專項檢查中,金誠集團旗下的5家私募基金存在不配合現場檢查工作的情況。此後不久,這幾家私募基金高管被約談,後經調查被列為異常機構。5月,金誠集團旗下基金銷售平台被迫暫停新發產品,6個月業務凍結期後再次被暫停營業,這也導致了金誠集團資金鏈斷裂,基金無法按期兌付、投資項目悉數停擺、員工被辭退、投資者接連維權等一系列連鎖反應。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