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鍾會是魏國的滅蜀功臣,為什麽還要選擇造反呢?

在漢末三國時期,鍾會之父為著名書法家鍾繇,而鍾會在書法上亦有相當造詣,唐朝時尚有作品傳世。南齊王僧虔《論書》曰:“張芝、索靖、韋誕、鍾會、二衛,並得名前代。古今既異,無以辨其優劣,惟見筆力驚絕耳。” 梁武帝蕭衍《古今書人優劣評》稱“鍾會書有十二意,意多奇妙。”《杜工部草堂詩箋》注引袁昂《論書》雲:“鍾書有十二種意外巧妙,實亦多奇。”當然,對於歷史上的鍾會,不僅是一位書法家,更是一位著名的將領。特別是在魏滅蜀之戰中,鍾會作為曹魏大軍的主帥,可謂立下了大功。那麽,問題來了,消滅蜀漢後,曹魏大將鍾會為什麽選擇造反呢?

首先,根據《三國志》、《晉書》等史料的記載,景元四年(263年),魏滅蜀之戰中,鍾會配合鄧艾分兵進取,最終滅亡蜀漢,拜司徒,封縣侯。也即作為魏國的滅蜀功臣,在蜀漢後主劉禪正式投降後,鍾會和鄧艾等人一樣,都受到了司馬昭和曹魏朝廷的重賞。就鍾會來說,就被曹魏拜為司徒,封縣侯。在漢末三國時期,司徒可謂位列三公,也即在官職品級上達到了頂峰了。在很多人看來,鍾會應該就此感到滿足了。不過,在此之後,鍾會萌生不臣之心,勾結蜀漢將領薑維,圖謀據蜀自立,並打壓太尉鄧艾。

根據史料記載:作為書法家的鍾會,在劍閣攔截鄧艾書信,把言辭改的傲慢無禮,又偽造司馬昭書信離間鄧艾。在壓製了鄧艾這位掣肘之後,景元五年(264年)正月,鍾會以郭太后遺命之名,矯詔討伐司馬昭。不過,最終的結果是鍾會為部將胡烈所害,死於亂軍之中,時年四十歲。對於鍾會謀反的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方面,在性格上,鍾會非常驕傲自大,甚至過於自負。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鍾會出身潁川士族鍾氏,為太傅鍾繇的幼子、青州刺史鍾毓之幼弟。

除了出身世家大族之外,鍾會少年時聰慧敏捷異常。鍾會五歲時,鍾繇帶著他去見蔣濟,蔣濟認為鍾會“非常人也”。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因為自己的出身,加上從小就聰慧過人,導致鍾會在性格上非常自負。在此基礎上,等到消滅蜀漢,立下了赫赫戰功後,鍾會對司馬昭,自然也缺乏了敬畏的態度了。換而言之,對於一生順風順水的鍾會,認為自己完全有能力和司馬昭一較高下了。當然,最終的結果是鍾會志大才疏,在造反行動上不夠果斷,所以以失敗而告終。對此,晉文帝司馬昭妻子王元姬曾表示:(鍾)會見利忘義,好為事端,寵過必亂,不可大任。

最後,另一方面,鍾會之所以選擇造反,很可能還是因為司馬懿家族的示範作用。眾所周知,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了高平陵之變,掌握了曹魏的大權。在此之後,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等人又平定了淮南三叛,基本清楚了曹魏內部的反抗勢力。對於這一過程,鍾會不僅非常清楚,甚至還在平定淮南三叛時親自參與。由此,在鍾會看來,既然司馬氏可以篡奪曹魏的大權,那麽,自己完全可以以郭太后遺命之名,矯詔討伐司馬昭,也即打著複興曹魏的旗號,以此擊敗司馬昭所在的司馬氏。總的來說,鍾會還是低估了司馬氏在曹魏將士中的影響力,比如其部將胡烈、監軍衛瓘等人,都是支持司馬昭的。因此,鍾會因為自己的自不量力而失敗。

文/情懷歷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