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婆媳之間的育兒理念不同,經常會爆發矛盾,你家情況是這樣的嗎?

隔代教育是孩子的保護傘,媽媽的絆腳石嗎?現如今許多父母忙於工作,沒時間照顧孩子,只能讓家裡的老人幫忙帶孩子,但是由於兩代人育兒理念不同,經常爆發出矛盾。這不,前段時間杭州一位50多歲的阿姨在小區16樓樓頂想要輕生,了解原委才知道,因為兒子兒媳工作忙,沒法照看孩子,她特地從四川趕來照顧孫子,可是卻和兒媳在照顧孩子上有很大的矛盾分歧,阿姨在城市裡沒有什麼朋友,受了委屈沒人傾訴,所以一時想不開要輕生,所幸被眾人勸說了下來。兩代人的育兒觀念真的可以產生這麼大的衝突嗎?

兩代人育兒觀念有哪些差別

穿衣

老人:「孩子穿的太少,會感冒,要多穿點衣服」

媽媽:「氣象不冷,和大人穿一樣多就行」

老人會覺得孩子抵抗力差,怕冷,不講究溫度,隻講「我覺的你冷」,給孩子穿過多衣服。而媽媽會考慮氣象溫度給孩子穿衣。

吃飯

老人:「早點吃鹽好,以後力氣大,飯裡加點鹽,可以增加點味道,讓孩子吃飯香」

媽媽:「孩子1歲以後才可以吃鹽!」

大多數老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育兒經驗」,聽著似乎很有道理,不過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

綁腿

老人:「睡覺時要把孩子腿綁起來,這樣腿才會長的直」

媽媽:「綁腿孩子多難受啊,應該讓孩子自由發展,什麼時代了,還用這老舊的傳統」

老人會堅持給孩子綁腿,難免會和媽媽發生矛盾。

教育

媽媽:「寶寶,你怎麼把玩具扔的到處都是,自己撿起來」

孩子:「奶奶......」

老人:「孩子這麼小,懂什麼,我來收拾」

老人過分溺愛孩子,孩子犯錯不會指出,也不會讓孩子承認錯誤,這就造成父母有時候管教孩子,老人成了擋箭牌。

出了問題不要隻找老人,父母教育才是關鍵

雖然許多老人的育兒觀念和父母的分歧很大,並且老人的做法往往沒有科學依據。但是老人相比父母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使孩子身體和心靈都能茁壯成長。老人的生活閱歷比較豐富,在處理孩子的問題上,有時更加理智、淡定,這也會影響孩子使其更優秀。所以在遇到觀念分歧的事情上,我們也要懂得尊重老人。畢竟在教育孩子這方面父母才應該是主題,而絕非老人。

化解分歧,為了孩子健康成長

老人和父母這一代由於知識層面的不同,所以在育兒這方面才會產生諸多分歧,要想避免分歧,最好和老人一起學習科學的育兒知識。在孩子面前,就算意見不統一,也不要表現出來,不然在孩子面前發生衝突,聰明孩子就很會鑽空子。懂得感謝老人,畢竟老人是義務幫忙看孩子,而不是責任,如果能多體恤老人的辛苦,相信老人也願意站在父母的立場考慮如何教育孩子。

最後,父母們要是覺得自己的育兒方式可以更好的幫助孩子成長,一定要堅持自己的立場,如果老人不能理解支持,那就得付出更多的精力,因為這才是父母的責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